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为动力,使得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海全力推进科改"25条"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简称科改"25条")针对上海科技创新中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提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正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在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科技投入效率、降低全社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满足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上海科技创新资源,以长三角与长江经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全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领先者和探索者,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为各类企业、高校和个人用户提供高效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2020年,既是上海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一年,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  相似文献   

4.
<正>从"科技资源上网"到"用上科技资源",近年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如今,三省一市达成鲜明共识,那就是要通过服务,让企业更便利、更低成本地跨区域使用科技资源。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上,为更加有效地促进上海研发资源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创新服务,研发平台探索上海创新服务提供模式,以"科技创新券政策"为抓手,积极推动长三角创新政策互通和创新服务对接,发挥上海科创中心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科普,一直都是上海科技民生方面的重头戏,2015年亦是如此。为了将科技新知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介绍给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群,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的主题和上海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需求,特别设定"万众创新——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特色内容。此次科技节历时9天,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995  相似文献   

6.
<正>为有效促进上海优质创新资源的区域辐射效应,研发平台积极整合集成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研发资源,通过设立服务驿站与科技服务中心,促进创新服务与研发需求的跨区域对接,通过与周边科技主管部门的对接合作,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作服务支撑,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资源对接活动。其中,"上海市科技创新资源企业开放日系列活动"作为研发平台精心打磨的主打科技活动品牌,在2018年显现出更加多元开放、跨区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依托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国家战略,柳东新区(柳州国家高新区)全面对接上海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双方加强资源合作与联动,深化在科技创新服务领域的合作,同时导入漕河泾管理理念和服务体系,探索"漕河泾-柳东-东盟国家园区"的产业与科技合作,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留创园等科技创新服务载体以及科技创新指数等创新生态环境。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把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科  相似文献   

8.
正十年间,上海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与融合,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10年,上海被列为国家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经过十年发展,上海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与融合,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并逐步探索并形成了"1+4+1"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基本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科技金融政策与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上海坚持走开放、协同的创新之路,鼓励多样性,扩大协同性,增强包容性,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内生动力和"化学反应",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建设成效明显,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品牌影响更加彰显,上海与全球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对接渠道更加顺畅,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城市创业氛围更加浓郁。  相似文献   

10.
正早些年,我国曾面对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高校和研发机构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创新的发展,成为创业者们前进方向上的拦路石。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本着以"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通过搭建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共享论坛、扩大科技创新券政策惠及面、打造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功能型平台等方式,在长三角  相似文献   

11.
月报     
正1连接多方需求,中国电子合作伙伴大会推动"双创"升级与成果转化8月31日,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30周年巡礼中国电子合作伙伴大会在浦软爱酷空间顺利举行。作为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30周年巡礼的系列活动,本次大会以"产业引领、双创升级、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连接多方产业资源及合作需求,旨在进一步推进"双创"工作深入发展,依托中国电子在产业引领、创新资源、创新平台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中国电子"产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2日,第六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共享杯"大赛)上海赛区动员会在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召开。"共享杯"大赛是经科技部批准的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实践大赛。"共享杯"大赛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旨在通过竞赛方式培养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利用科技资源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服务校园创新,激发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热情,营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氛围,为"大众创业、万众  相似文献   

13.
正科技创新乃立命之本,刻不容缓。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坚持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双向"发力,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着力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着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体制机制制约加快突破,创新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形成和核心功能的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科创资源的开放共享,将加速科技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眼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话题在各大科技峰会上的热度不断升高,沪苏浙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对于科技资源流动共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那么,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将给长三角带来哪些变化?如何使固有的科技资源流动起来呢?共织"科技资源共享网"当前,长三角正在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以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作为核心动力,开展长  相似文献   

15.
正为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使青浦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局中,区委、区政府在区二号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青浦"科创18条"。"科创18条"的出台将充分激发青浦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快构建"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祝侣 《创新科技》2012,(11):17-19
<正>在"十二五"期间,面向上海科技创新工作中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科技规划,围绕"健康上海、绿色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四个上海中新兴培育工程部署的20项重大任务,上海组织研究和编制了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本文以"精品上海"中先进材料为案例,选择飞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高温合金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技术体系、上海创新资源分布、优劣势及机遇与挑战,构建了上海飞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的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一方面为政府进行科技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提升上海创新"高度";打通体制机制瓶颈障碍,加快上海创新"速度";厚植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夯实上海创新"厚度";打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提高上海创新"浓度",努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期封面故事关注将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关注这些科学家身上"沉下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创客风潮"正在迅速兴起,这不仅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梦想,也表明我们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是时代赋予上海的光荣与动力。本期封面故事里,我们将详细了解上海建设张江综合性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资源。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骆大进强调:"上海科改‘25条’体制机制改革举措,也是围绕人才的集聚、培养、流动、评价和激励等环节,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当中的需求端、供给端和服务链进行系统设计。这其中重点包括,对人的激励,将是以信任为前提,以激励为核心,以诚信为底线,提出一套具有含金量的改革‘组合拳’。"  相似文献   

20.
<正>据已发布的政策内容,上海科改"25条"立足于科技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方面同步发力,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一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创新供给;另一方面,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的协同,进一步释放创新需求。增强创新供给,提升创新实力在创新供给侧方面,近年来,上海科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