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显著提升我国太阳物理研究水平、满足国家对空间天气监测和预报的重大战略需求,同时兼顾夜间时域天文学观测的需要,我们建议研制一架2.5 m大视场高分辨率望远镜(WeHiT).它将是世界上首架既做白天高分辨率太阳观测又做夜间大视场巡天观测、具有重大创新设计的特殊望远镜.它的科学目标覆盖了太阳物理、时域天文学、星系物理和太阳系外行星物理等天文领域的前沿热门课题,可为我国、特别是高校的天文学家提供一流的观测资料.特别是,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具有比所有大型太阳望远镜更大的视场,可提供前所未有的太阳活动区高分辨率资料,在太阳活动区和太阳爆发现象(特别是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研究中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并为我国空间天气学研究提供宝贵资料;作为中国时区的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对于持续严密监控超新星、伽玛暴和大质量双黑洞等时变天文现象十分重要,将填补国际上的空白,提供在中国时区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同时在窄波段星系巡天、临近星系研究及系外行星搜索等许多领域提供宝贵的高质量资料.  相似文献   

2.
WFST要开建啦     
正WFST是什么?它的中文名是"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FST为英文简称。该项目于2018年3月1日启动,不久前正式"落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赛什腾山天文台址——这里的晴夜数、夜天光背景、大气消光和视宁度等,均达到世界级优良天文台址观测标准。WFST包括望远镜本体、主焦相机、望远镜圆顶台址和数据存储分析共4个分系统。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光学天文迅速发展的阶段,主要是得益于多个天文大规模巡天项目的开展(2dF,6dF,RAVE,SDSS,LAMOST和Gaia等).这些大规模光学巡天项目主要是光学光谱巡天,目的是获取数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天体的光谱.本文着重介绍了国际上的SDSS项目和我国自主创新的LAMOST望远镜以及所取得的光谱巡天成果.LAMOST是一种新型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突破了大规模光谱巡天所需要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望远镜的技术瓶颈,成为世界上天体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已经发布的LAMOST光谱数据集DR1中有200万条天体光谱,其中有170万条恒星光谱和包括108万条恒星光谱的参数星表.  相似文献   

4.
LAMOST     
赵永恒 《科学观察》2021,16(4):70-72
LAMOST是中国天文界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天文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完美结合的典范.自2011年开展光谱巡天以来,发布的光谱数据已超过国际上其他巡天项目发布的光谱数据之和,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截至2017年6月第一期巡天结束时,已获得900万条光谱数据.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传承价值的天体光谱数...  相似文献   

5.
10月10日,我国首台南极望远镜阵CSTAR(Chinese Small Telescope Array)在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验收。该望远镜阵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合作研制,是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装在机架上构成的一个小望  相似文献   

6.
口径大于6米,为世界口径最大大视场望远镜,耗资2.35亿元位于河北兴隆县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望远镜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为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7.
10月10日,我国首台南极望远镜阵CSTAR(Chinese Small Telescope Array)在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验收。该望远镜阵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合作研制,是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装在机架上构成的一个小望远镜阵,分别配置白光和g、r、i四种滤光片和lkxlk的CCB相机。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到处都在说"大数据",那么这个"数据"的量到底要多"大",才能叫"大数据"?不就是数据多一些吗,它为什么会这么时髦?大数据,大科学LSST(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是一台还在研制中的巨型望远镜。无论是直径8.36米(将近3层楼高)的巨大主镜,还是囊括近紫外、可见光、红外线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20,(1):18-18
2019年10月26日,在安徽蚌埠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来自蚌埠市各中学的2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走进位于合肥市的中科大,感受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聆听中国一流科学家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模拟了红移z <0.2的双中子星并合源,并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千新星模型,计算了这些并合源所对应的千新星光变曲线.分别分析了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FST)、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和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对这些模拟千新星的观测能力.发现WFST和LSST的最佳波段是g波段,它能观测到最多的源.此外,最佳双波段联合观测策略为:在最初的1.5天以内,通过g/r波段观测事件;在1.5天以后,通过r/i波段观测事件.对于CSST而言,通过采用深度无缝光谱来观测,发现GU波段能够在前1.5天观测到事件, GV波段能在前3.5天观测到事件, GI波段可观测事件的时间最长.同时我们发现,观测倾角对光变曲线的影响与质量比有关,对于质量比q <0.8的源,不同观测倾角对光变曲线的影响很小;但是对于质量比q> 0.8的源,观测倾角对光变曲线的影响则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专刊推介LAMOST巡天及早期成果星系是宇宙结构的基本单元,恒星形成和演化的场所。研究和阐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是21世纪天体物理学的重大问题。银河系是唯一可以将其星族组成解析为单体并进行细致研究的旋涡星系。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运行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是当今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口径、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2012  相似文献   

12.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在口径、视场和光纤数目三者结合上超过了目前国际上所有的多目标光谱巡天计划的装置.本文介绍了它将在河外星系、银河系结构与演化及多目标认证三方面的科学巡天计划.LAMOST的建成将对宇宙学、星系形成及演化、恒星物理等天文学中广泛的科学课题的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准确求解望远镜成像系统中视场的几何扭曲是高精度天体测量中的关键环节.借鉴哈勃空间望远镜几何扭曲求解的思想,提出并实施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应用到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2011年4月2~3日观测疏散星团M67所得的72幅CCD图像表明:望远镜存在明显的几何扭曲效应,在视场角落最大扭曲~0.6pixel(~120mas).经扭曲改正后,视场中星象的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7月 2 2日下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口支援西南科技大学协议书签字仪式”在我校举行。中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 ,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程艺 ,中科大秘书长潘忠孝 ,中科大工程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伍小平 ,中科大理学院副院长周先意 ,绵阳市副市长黄正良、市政府副秘书长雷百灵等出席了签字供式。经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友好协商 ,双方达成了以下协议 :1.两校建立长期友好关系 ,中科大长期对西南科大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给予指导和帮助 ;2 .5年内 ,中科大承担西南科大 10 0名教师的培训任务 ,包括西南科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解释"双一流"的含义,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结合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经验,探讨了"双一流"建设导向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面推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结合"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探讨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从如何建设一流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一流实验室条件、一流人才队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以期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一流实验室的建设既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对曲阜师范大学自动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案例,从实验室人才建设、教学规划与改革、管理模式等方面阐述了一流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期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特别是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得以快速、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CANDELS巡天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历史上最大的多波段图像观测项目,其科学目标主要是借助高分辨率WFC3(Wide Field Camera 3)/近红外波段图像数据,研究高红移(z1)星系的形成与演化。CANDELS巡天包含5个观测区域,总面积约800平方角分。独一无二的空间条件和很深的图像深度已使CANDELS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越来越多重要的科学成果。根据国内相关研究者的需要,该文对CANDELS巡天的观测、数据结构、图像数据预处理给予简要的介绍,以使国内感兴趣的同仁对该巡天项目有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9月18日,CFC金融信息研究中心暨安徽省金融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新华社副社长鲁炜、中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安徽省省长助理花建慧、新华社安徽分社社长王正忠、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等出席揭牌仪  相似文献   

20.
“人多力量大” 当你拿着望远镜向远陈望时,虽然前面东西距离近了,但是看到的范围却变小了,这观看的范围就叫做视场。望远镜的功能越强大,看到的东西就越清楚,很遗憾,它的视场也必然要缩小。在望远镜的发展史上,这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