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81     
正庞大美丽的M81,大小和我们的银河系相近,同时也是地球天空中最明亮的星系之一。这个位在北天大熊座方向的宏伟螺旋星系,亦名为NGC 3031,另外也因它的18世纪发现者而有波德星系的称号。这幅清晰细致的望远镜影像,呈现了M81明亮泛黄的核心、泛蓝的螺旋臂、粉红的恒星形成区和蜿蜒的尘埃带。在影像的中左方,可见到有些尘埃带与其他旋臂结构逆向而行,穿过了星系盘。这些行为怪异的尘埃带,可能是M81与它的较小的、位于这幅影像之外的邻近星系M82,  相似文献   

2.
正棒旋星系NGC1365是个大小约为20万光年的宇宙岛。位于天炉座方向6000万光年远处的NGC1365,是我们熟知的天炉座星系团里最重要的成员星系之一。在这张精彩清晰的彩色影像里可以看到在核心棒末端和螺旋臂上,都有鲜明的恒星形成区,而切过星系明亮核心的尘埃带,细微的结构也都清楚可辨。而在星系的核心,则藏着一颗超大质量黑洞。天文学家认为NGC 1365明显的星系棒,在星系演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正紫外光波段的仙女座星系是何种样貌?最鲜明的景观会是星系核的周围,环绕着一圈圈的年轻泛蓝恒星。离我们只有250万光年远,亦称为M31的仙女座星系,以大星系的标准来说是近邻。仙女座星系宽达23万多光年,所以在2003年,NASA的星系演化探测器(GALEX)望远镜拍下了11幅不同的照片,才得以建构出此螺旋星系的壮丽紫外光影像。  相似文献   

4.
正NGC 3199是位于船底座方向,离我们约12000光年远的明亮宇宙云。在这张窄波段假色影像里,这团星云涵盖约75光年的区域。虽然深空影像指出它具有接近完整的气泡结构,不过它的上缘远亮于其他区域。星云的中心附近,有颗会发出强烈恒星风的炽热短寿命沃夫-瑞叶型恒星。当沃夫-瑞叶型恒星的强烈恒星风扫及周围的星际物质时,往往会造就外观饶有趣味的星云。在上面这个案例里,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0,(8)
南风车星系——M83M83是离我们最近和最明亮的旋涡星系之一。它位于长蛇座,用双筒望远镜就能看到。因为它具有壮丽的旋臂,因此 M83赢得"南风车星系"的雅号。远在250年前,天文学家就已经发现了 M83。不过直到本世纪初,天文学家才弄清楚 M83和我们的银河系很像,是个棒旋星系,而不是一团雾蒙蒙的云气。这张 M83的照片,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用甚大望远镜(VLT)拍摄,并于最近刚公布的影像。M83是它所在星系团中很显眼的成员,这个星系团的成员包括半人马座 A 和 NGC 5253,这些星系和我们之间的距离约有1500万光年。到现在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在 MB3找到6颗超新星。最近天文学家又在 M83的核心区,发现了一个双层的拱核环,但  相似文献   

6.
M82是大熊星座最有名的天体,它是远方的另一个银河系,距我们约1200万光年。150万年前,M82星系核心部分的亿万颗大大小小的“太阳”发生了一次激烈的爆炸,使整个星系变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7.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宣布,已测出天穹中移动最慢星系的速度,该星系就是M33旋涡星系,它另一个非正式名称为Pinwheel(陀螺)。它位于离我们地球约240万光年的地方,可以在离M31星系(仙女星座)不远的天空中找到它,其直径约为50光年,比我们的银河小2倍。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太阳系外星系,距离地球约127光年,其可能包含有7颗行星。如被证实,这将是迄今发现的行星数量最多的类太阳系,此前还没有哪颗恒星像太阳一样有这么多行星。此次发现也意味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的类太阳系。该新星系的母星HD10180位于水蛇座,距离地球127光年。由克里斯托夫·洛维  相似文献   

9.
正茫茫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系,其中包含的恒星比地球上的沙子还多。星系按照形状分为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正是螺旋星系中的棒旋星系。放眼宇宙,你会发现,和那些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星系相比,我们的银河系只能算是极其普通的一员了。一顶草帽咦,天上怎么有一顶亮闪闪的"草帽"?定睛一看,原来那是位于室女座的透镜状星系M104。它的形状像极了墨西哥阔边草帽,周围有一圈黑暗的尘埃带,而由球状星团  相似文献   

10.
科技影像     
《华东科技》2021,(1):6-9
正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对两个星系碰撞的早期阶段的快照,这两个星系类似于万圣节雕刻的南瓜。"南瓜"发光的"眼睛"是明亮的,充满星星,每个星系的核心都含有超大质量的黑洞。新形成的星星的手臂给了想象中的南瓜一个苦笑。这两个星系被归类为NGC2292和NGC2293,位于Canis Major星座内约1.2亿光年。  相似文献   

11.
正与银河系大小相近的星系NGC 3256位于1亿光年外的船帆座。尽管它现在如同一朵玫瑰安静地绽放在黑暗的宇宙中,但实际上,NGC 3256是大约5亿年前两个螺旋星系激烈碰撞后留下的遗迹。一般情况下,两个星系合并时,星系中的恒星由于距离相对较远并不会发生碰撞。但是,星系中的气体和尘埃却会彼此作用,产生惊人的效果。NGC 3256中心闪烁的光芒证明了这是一个星系合并后产生的星暴星系,并不断孕育产生出新的恒星。这些恒星  相似文献   

12.
詹想 《科学世界》2013,(9):88-89
仙女座是秋夜星空的代表星座之一。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深空天体——仙女星系(M31)。这是在北半球大多数地区能看到的最亮、最大的河外星系。也是天文爱好者最喜欢观测和拍摄的目标之一。它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距离我们大约250万光年。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是它250万年前的样子。在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避开城市的灯光向它所在的天区望去。凭肉眼就能轻易地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光斑。用一台小望远镜。我们就能看到它明亮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环球     
正在阿贝尔2597星系团最明亮星系的核心深处,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ALMA),见证了这场从来没有见过的宇宙气象事件——在距离地球10亿光年的一个巨型星系的中心,星系际气体云正成群结队像下雨一样倾泻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之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光谱能量分布(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SED)拟合对近邻早型旋涡星系M81(NGC 3031)的整体和局部区域进行从远紫外到远红外光谱的建模,旨在探究M81星系中的星族和尘埃性质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研究中,收集了来自包括GALEX、Swift、SDSS、2MASS、WISE、Spitzer和Herschel的空间及地面望远镜/巡天获得的一共27个波段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有数据统一成相同的分辨率。通过对M81整体和每个像素进行SED拟合,得到了M81中的星族和尘埃等物理参数及其空间分布。发现M81是一个整体年龄约为9.5 Gyr(十亿年),恒星总质量约为3.54×1011 M(太阳质量),整体恒星形成率约为0.29 M/yr,光度约4.26×1011 L(太阳光度),以年老恒星为主的星系。M81的内部区域(主要由核球主导),包含了星系中最年老星族,其年龄大约为10 Gyr,恒星形成率低,尘埃消光小;外部区域(盘主导)年龄约为1 G...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家观察到,麒麟星座中一颗恒星怎样逐个“吞食”自己的行星。这颗编号为V838的红巨星的首次爆发是在2002年1月被记录到,在短时间里它成为银河系中最明亮的恒星——比我们的太阳明亮60万倍。但是当时科学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直到现在才找到原因。澳大利亚悉  相似文献   

16.
《太原科技》2010,194(3):112-112
日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发表公报说,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专家发现,在距离地球约600万光年、代号为NGC300的螺旋星系中有一个小型黑洞.这个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5倍,是迄今发现的第二大小型黑洞。研究人员介绍说,欧洲航天局首先通过XMM牛顿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这个NGC300星系中最强的辐射源,当时还未确认它为黑洞。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知     
星系大冲撞数十亿新星诞生最近,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距离地球6300万光年的太空中正在上演一场"星系大冲撞"。据科学家推算:撞击在约5亿年前开始,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预计还要耗费4亿年,两个星系的中心星体才能相互撞击"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超星系。图片资料显示:随着两个星系不断撞击,数十亿颗新  相似文献   

18.
雷神的头盔     
正雷神索尔不但有他专属的历日(星期四),天空中更有他的头盔。名为雷神头盔的NGC 2359,是团有侧翼的头盔状宇宙云。然而,就是对北欧的神祇来说,这顶宽度达30光年的头盔也是庞大无比。其实这顶头盔较像星际气泡,是由中心附近的明亮大质量恒星发出的高速恒星风,在周围分子云里吹出的天体。这颗分类为沃尔夫·拉叶星的中心星,是颗处在前超新星演化短暂阶段的极端炽热巨星。位于大犬座方向的NGC 2359,离我们约有15,000光年远。  相似文献   

19.
正宇宙浩瀚无比宇宙浩瀚无比!目前目前,我们已知的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邻星,它距离地球约44.22光年光年。要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地方,人类必须考虑很多问题:用什么材料制造飞船以抵御外物撞击船以抵御外物撞击?飞船该用哪种推进设备,怎样储备燃料样储备燃料?飞船是否适合船员世代生存?使用哪些仪器和设备对新星系进行探测哪些仪器和设备对新星系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20.
 在宇宙的物质成分中,大约70%不是由已知的物质构成,而是存在大量不可见的物质,天文学家很早之前就获得了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20世纪,天文学家对许多涡旋星系的旋转速度进行了精确测量,他们发现星系外围部分的旋转速度远远大于预期,似乎有强劲的引力拉扯着那些外围的恒星,其拉扯强度远远超过可见恒星施加引力的总合。因此天体物理学家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星系中包含一些无法被常规手段探测到的物质,却可能对星系施加引力作用,天体物理学家称这种目前无法探测到的物质为"暗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