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阻碍分散型可再生能源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是其较高的采用成本,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增加,对这种新能源技术的采用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基于元胞自动机技术,考虑到绝对收入水平和相对收入水平对居民采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将元胞划分为潜在者、等待者和采用者三种状态并定义了相互间的转化概率,建立了收入影响下的分散型可再生能源技术扩散模型.通过与太阳能热水器扩散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仿真分析表明,相对收入系数与等待元胞转化概率成反比,与采用元胞转化概率成正比,潜在者相对收入系数变动的边际贡献小于等待者;此外,研究还发现采用示范效应和收入敏感度是在特定收入范围内而非收入最大值区域是最优的,初始采用元胞收入水平高低对扩散进程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结论对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和企业市场营销决策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元胞自动机的演化建模方法构建深部采矿岩体的动态稳定性演化模型.定义岩体的工作状态变化概率和岩体完整性影响系数,创建了一种实现采矿岩体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数字模拟实验,分析了岩体中不同状态下的元胞相互作用的关系,得到了以离散度作为岩体动态稳定性的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避让行为在疏散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建立了一种考虑避让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把疏散人员分为避让者和被让者,通过改变人员的被选概率体现避让行为;通过仿真分析避让行为在不同人员比例、不同人员初始位置分布等情况下,避让行为对疏散效率及疏散进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避让行为能够优化人员的疏散顺序,提高疏散效率,并减少疏散过程的危险性;避让概率超出临界值时疏散时间明显减少,且人群密度越大临界值越小;被让者比例较小时,避让行为的效果较好,且避让概率越大效果越显著;避让行为在被让者初始位置分布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个体合作行为对行人整体疏散效率的影响,结合元胞自动机与社会力模型对疏散系统动力学与“合作行为”的共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疏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仿真框架,利用社会力模型来表征行人间的心理斥力,通过演化博弈实现疏散个体策略更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博弈增益系数超过一定阈值时群体的稳定合作比率会急剧上升,且合作行为能有效促进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5.
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职务犯罪问题的分析,主要探讨职务犯罪的动态特征.模型主要考虑了以下相关因素:风险概率、法制环境、惩罚力度、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就业收入与退休收入.假定在职者为风险中立者,他的决策变量是不法收入,目标是在动态约束下最大化其预期效用,得到了在职者的最优策略及预期效用的显示表达式.主要结论如下:在一定条件下,在职者退休前获取不法收入是其最优策略,单纯依靠惩罚力度的加强并不一定能够有效遏制职务犯罪;退休前后的收入差异越大,发生职务犯罪的可能性越高;调低退休年龄可能增加职务犯罪;在职者可动用资源的数量越大,职务犯罪的开始时间应当越晚;收入随工作年限逐年上升的模式有助于减少职务犯罪;收入水平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具有某种"水平效应"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技术扩散和吸收能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旨在通过建立国际技术扩散的复杂系统演化模型和仿真实验分析技术扩散的演化机制和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作用.基于技术扩散的微观机制,初步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国际技术扩散的演化模型.通过对不同初始状态、演化规则的仿真分析,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整个经济系统长期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起到关键的作用:若没有企业的内部研发,长期的技术扩散不会发生,技术创新率的均衡值趋于零;并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对于经济系统整体的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智能疏散模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元胞自动机对信息表达和机器人对行为表达的优势,将疏散个体看成是具有分析决策能力的智能体,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智能决策模型.通过疏散时间模型、方向选择模型、通道吸引力模型等模块的组合,实现对复杂疏散行为的描述.将模型用于对大型超市疏散过程的描述,模拟仿真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对个体及群体疏散行为进行逼真的描述,进而说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多出口人员疏散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多出口场所紧急疏散过程的研究中着重考虑个体在决策时的主观智能作用,通过引入目标方向密度概率,出口影响因子概率,移动方向校正因子,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多出口人员疏散模型.通过对教室中学生的疏散行为的模拟仿真,表明所建模型在考虑上述三个因素时,模拟疏散的过程和结果更加合理,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异质个体HIV/AIDS传播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个元胞自动机扩展模型,研究HIV/AIDS在人群中传播扩散的动态过程.将个体在感染后的艾滋病(AIDS)发病过程划分成几个子阶段,以方便研究个体行为对传播扩散过程的影响.为了准确地描述传播过程,将个体异质性引入个体的行为中,并扩展了邻域概念.仿真结果表明,在异质性条件下,人群数量、初始感染率、个体活跃程度,以及邻域形式对HIV/AlDS传播扩散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利他行为者在与利己行为者的个体生存博弈中的不利处境.对于扩展的群体的生存博弈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只要利他行为的回报充分大,群体的利他行为就会存在.利用元胞自动机的仿真验证了这一现象.对个体和群体两种生存博弈的分析表明,互惠利他行为是群体机制的一种涌现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寡头垄断市场广告投放效果的元胞自动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宏观层面的数学模型在描述个体差异方面的不足,建立了一个异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寡头垄断市场中广告的投放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运行仿真程序再现了两种产品竞争与扩散的过程,以及不同内部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市场规模等条件下,广告投放力度对扩散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到了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当产品差异减少的时候广告就成为决定产品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消费者向服务集成商购买产品服务系统时存在策略性等待行为,通过构建两个销售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成本和服务价值占比等因素对消费者策略行为和均衡结果的影响,比较了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的绩效偏差,基于两阶段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研究表明:提高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服务价值占比能减少消费者策略行为,提高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总利润;高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高服务价值占比虽能增加分散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但也扩大了与集中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差距;收益共享契约能调整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即当服务价值占比较高时,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抑制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仿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复杂系统研究是当前的热点,脆性是复杂系统的一个基本属性.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当一个子系统遭受足够大的打击而崩溃时,整个系统将会崩溃.元胞自动机是一个离散的动力学系统,它可以用来仿真复杂系统的行为.文章应用元胞自动机对复杂社会系统的脆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传染病扩散对其它社会子系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复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传染病的大规模扩散会使社会混乱,进而得出它具有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的传染病扩散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社会系统这一复杂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的突然性大规模扩散会对其它子系统产生影响。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整个复杂系统的有序状态将会被破坏,最终崩溃,这就是复杂系统的脆性。基于元胞自动机对一种传染病的扩散进行仿真,说明传染病的突然性大规模扩散会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脆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在Langton参数的基础上对一维二值元胞自动机的性质及其动力学行为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提出了用组合规则熵刻画元胞自动机规则的方法并证明了一维二值元胞自动机组合规则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实验还进一步表明组合规则熵能够在Langton参数的基础上对元胞自动机的规则进行更细致的刻画,有利于对元胞自动机动力学行为的分析和提...  相似文献   

16.
企业激励的现有研究方法过于概念化,不能从理论上说明具体激励措施的运用过程及效果.在一般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激励可传递的特点,提出激励传播理论,考虑时间延迟、信息失真和行为突变等因素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企业员工激励传播过程进行元胞自动机建模并开发模拟系统,就该过程及其对企业内部群体的影响进行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证明了企业员工群体激励传播效应的存在,并说明如何通过模拟实验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改善企业员工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点格自动机的原理,提出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改进点格自动机交通网络模型。该模型把交通网络分为“道路”和“路口”。用队列来模拟“车流”,车辆密度分为三档。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情况下交通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理论上分析了自组织形成的动态过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安全疏散性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正在运行的北京地铁某型号车辆的空间布局特点出发,在现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行人流模型基础上,运用人员动态调整自身速度、动态调整自身运动方向等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车辆环境约束以及人员行为特性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具有人员速度可变、能复现人员自组织现象的特点。论文以北京地铁某型号车辆为仿真对象,对车辆不同布局对车辆人员安全疏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加以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发的双重效应和技术创新: 基于自动机模型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研发具有双重性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同时也增强了对扩散技术的吸收和学习.基于研发的双重效应,建立一个技术创新扩散的随机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技术创新扩散的复杂性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和网络外部性对技术创新率的作用表现为"S"型曲线的特征.企业内部研发的提高可以加速技术创新,缩短经济起飞的时间,并且增强了均衡状态下经济系统创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搜索特定类型的一维二值元胞自动机,通过计算其演化熵,实现了对一维二值元胞自动机动力学行为描述的度量,并给出了演化熵平面类型域与其不同动力学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结合演化熵分析了不同的Langton参数下一维二值元胞自动机动力学行为的分布情况,发现一维二值元胞自动机的Langton参数在刻画其动力学行为时与普适规律不符,而具有以参数0.5为中心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