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He原子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包含坐标张弛系数的试探波函数,对He原子的基态能量和解析波函数进行了变分计算,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其中在波函数取N=11时,氦原子基态能量与实验值相比,误差仅为0.014‰.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B^3+离子的结构,在研究双电子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坐标张弛系数的试探波函数,同时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一个运用变分法对三体问题进行计算的软件程序,计算得到了B^3+离子基态能量的多个近似值及对应的解析波函数.在波函数取N=11时,B^3+离子基态能量与实验值相比,误差仅为0.18‰.  相似文献   

3.
以第一性原理和变分原理为基础,给出了钾原子(含类钾离子)基态波函数的一种解析表达式,计算了基态钾原子(含类钾离子)的能量,导出了所涉及的所有积分的解析表达式,对钾原子而言,所得到的能量理论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203%.  相似文献   

4.
氖的电子云及折射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民  刘薇  张涛 《中国科学(G辑)》2008,38(7):867-872
利用近解析方法确定了氖原子中各层电子的径向波函数,通过计算基态能量对径向波函数进行了检验.利用电子波函数、电子云等效体积和折射率的关系,计算出了氖的电子云等效体积和折射率,折射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进一步明确了折射率与电子波函数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氦原子基态能量与波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变分法研究氦原子基态能量和波函数过程中,放弃选用两个相同类氢原子基态波函数乘积作为氦原子基态尝试波函数的传统作法,而是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尝试波函数,并对计算结果作了讨论,得出与传统方法相同的结果.这为研究复杂原子结构,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氦原子处于基态((1s)^2组态)或第一激发态(1s2s、1s2p组态)时,其能量可用变分法计算,如果用变法计算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能量,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的两个电子处于不同的壳层,不能用计算基态能量中采用的单参数方法,同时,由于3P电子较远离原子核,对1s电子的影响较小,也没有必要用计算第一激发态中的双参数方法;二是要保证氦原子1s3p组态波函数与基态及第一激发态波函数的正交.基于以上两点,这里给出一种用变分法计算氦原子1s3P组态能量的具体方法,计算过程直观,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7.
氦原子基态解析波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元泛函变分的方法,求出氦原子基态能量和波函数.该方法比一元泛函变分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之差,比用传统方法缩小了15%.  相似文献   

8.
双电子原子基态波函数与能量的变分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线性试探波函数,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一个运用变分法对三体问题进行计算的软件程序,对双电子原子的基态能量和解析波函数进行了计算。与近年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及实验值比较,本文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文摘[1、2]提出的原子模型势波函数应用于He原子基态能量的计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给出了计算原子模型势理论中参数的计算方案,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能量与波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元泛函变分的方法,求出氦原子及类氦离子Li^ ,Be^ ,B^ ,C^4 ,N^5 ,O^6 的基态能量与波函数,结果表明,二元泛函变分法比一元泛函变分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计算得到的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能量值与实验值之差,比用一元泛函变分法得到的能量之差减小7%-15%。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以氢原子的能量为零级近似能量,用微扰法计算了氦原子的2s~4f态能量,然后以氦原子的能量为零级近似能量,用微扰法计算了锂原子2s~4f态的能量。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选择若干个函数的线性组合为试探波函数,组合系数为变分参数,利用变分定理得到求解系统哈密顿算符平均值的久期方程。此方程的根,为系统相应能级的上限。本文用九个类氢原子波函数组合成试探波函数,近似地计算了氮原子基态及第一激发态的能级。与其他近似方法(微拢法,变分法)比较,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简并态微扰理论和氢原子波函数的性质,得到久期方程中微扰矩阵元的分布规律.导出了任意能级下氢原子斯塔克效应中久期方程的简化公式.并给出了氢原子n=5能级的一级斯塔克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特殊方程间的相互转换,将三维谐振子与三维氢原子的本征值方程转换为具有相同形式的两方程,从而比较得出它们波函数及能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趋肤效应的实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行为.一般研究仅从趋肤深度的角度理解趋肤效应.通过分析电磁波经过不同媒质界面时会形成的反射波和透射波,给出了两种媒质中的电磁场表达式及平均能流密度的表达式.根据媒质电导率的不同,推导出相应的平均能流密度的计算公式,从平均能流密度的角度,诠释了趋肤效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用一种较简单的方法计算了氦原子基态的能量,在微扰法的基础上,对一级微扰项进行修正,用变分法所得到的波函数作为零级波函数,得到的结果较用微扰法、简单变分法的精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第一性原理对T衰变成3H3后,钪氚化物体系的结合能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SeT2中衰变形成的^3He将占据体积较小的四面体间隙;^3He的产生导致最近邻的T原子与Sc原子的成键作用增强,这可能是氚化物时效后平衡压降低的原因.分析了^3He产生后,钪氚化物体系体模量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改进线性兴波阻力帐篷函数法及实船型线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线性兴波阻力帐篷函数法阻力计算及相应的船型优化方法不能反映实际船体对称面形状这一局限,提出一种定义在实际船体对称面上的船体曲面近似函数,将该船体曲面近似函数代入线性兴波阻力表达式,用该表达式与原帐篷函数法计算同一船型的兴波阻力系数,对比结果表明在多数速度区间内比后者更加接近试验结果.由此表达式建立以船体型值为变量的最小兴波阻力二次规划数学模型,此模型适用于任意给定的由曲线、折线围成的非矩形船体对称面区域,尤其适用于舰船前体及其球鼻首的优化.基于二次规划优化模型对仿DDG51船型进行一系列型线优化设计,在理论上获得了20%以上的兴波阻力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光场下的类氢原子Schrodinger方程,可作Floquet展开,然后迭代近似求解,光场电离问题是径向微分方程组加上边界条件构成的复本征值问题,以线极化光场为例,得到了多光子共振电离公式,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