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耙吸挖泥船疏浚中装舱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将某大型耙吸挖泥船作为研究对象,以装舱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干土吨产量为优化目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优化策略,并对实船数据进行离线分析,得到具体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理论的全局寻优算法。文中首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然后比较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粒子滤波算法的异同,并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到粒子滤波算法中,解决了粒子贫乏的问题,提高了每个粒子的作用效果,同时给出了PSO-PF算法的基本步骤。最后将PSO-PF算法应用于自航耙吸挖泥船的泥舱溢流损失估计中,采用实测工程数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PSO-PF算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自航耙吸挖泥船操作人员的施工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疏浚作业常用的绞吸式、耙吸式、抓斗式三种不同类型挖泥船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悬浮物污染源强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疏浚效率下,三种不同挖泥船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产生悬浮物强度大小为:抓斗式耙吸式绞吸式,建议在使用疏浚船舶时优先选择悬浮物发生量较小的绞吸式挖泥船。  相似文献   

4.
李彦  李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6):1218-1221,1230
以900 m/h绞吸式挖泥船为对象,针对其疏浚模型,以土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绞吸式挖泥船的优化控制策略,并将推出的工艺参数值作为疏浚控制中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以900m/h绞吸式挖泥船为对象,针对其疏浚模型,以土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绞吸式挖泥船的优化控制策略,并将推出的工艺参数值作为疏浚控制中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耙吸挖泥船在港口建设中有着较重要的应用,尤其在长距离深水航道和运营港区的维护工程中,其特性更加具有优势。该文针对耙吸挖泥船施工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阐述了耙吸挖泥船如何提高施工效率、边坡施工及扫浅实施,有助于类似工程的安全、高效、节能、经济施工。  相似文献   

7.
以序列二次规划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针对耙吸式挖泥船的推力分配方案。推力分配方案的目标是将系统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由于耙吸式挖泥船的特殊性,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推力指令,解决推力的二次成本函数的带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出能源消耗最少的各个推进器的推力组合,从而得出各个推进器需要的控制信号。通过对船舶实例的仿真研究,表明序列二次规划法能达到降低系统能源消耗的目的,并且避免了奇异结构,增加了系统的可操纵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在负载功率波动较剧烈的应用中存在的经济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复合储能平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功率波动的协调控制策略,通过设计基于低通滤波的自适应系数调整算法,有效解决功率波动平抑过程中储能模块过充或过放的问题.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实测耙吸式挖泥船为例,利用MATLAB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平抑耙吸式挖泥船的功率波动问题,同时,能够灵活、快速地对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进行控制,使得复合储能模块具有较好的荷电状态.该方法对提高耙吸式挖泥船等电力推进船舶的能效指标和经济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绞吸式挖泥船疏浚动态特性与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绞吸式挖泥船疏浚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采用面向对象的Visual C 语言和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图形函数,仿真不同疏浚工况下的动态特性,有助于指导挖泥船的高效,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刘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5):1203-1206,1218
传统的耙吸式挖泥船的三揽定位由于成本低,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河道环境以及高精度作业要求,动力定位系统能够克服挖泥船的大惯性、时变等特性,以满足挖泥船定位/定迹系统的精度和实时要求。本文分析了挖泥船自身配置的推进系统,提出了一种针对同时配备舵桨的推进设备的推力区域的处理方法。最后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到推力分配的最优解。通过理论仿真研究,显示该方法满足了动力定位系统发出的推力指令,同时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耙吸式挖泥船先进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耙吸式挖泥船(TSHD)的特点,提出一套适用于已建造投入使用的TSHD性能水平等级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用于对建造完成的TSHD的先进性评价.经过分析和计算实例表明,该性能水平等级评价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利用获取的评价结果,可对船舶在同类型挖泥船中的先进性水平进行定位,评估船舶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可为国标中的船舶性能水平等级评价体系作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王庆  冯峰  李景春 《应用科技》2010,37(12):5-8
针对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总体设计问题,介绍了5 000 m3/h绞吸式挖泥船的船型、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装置的设计过程.阐述了总布置设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设计目标及实现方法;简要介绍了总布置情况、结构设计特点;分别介绍了该船的3种特种装置及其设计依据.实践证明,该船挖掘能力强、产量高,达到了国内同类型船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料斗式电子秤的落料模式和料斗式电子秤在称量过程中影响称量精度和称量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控制算法,以提高电子秤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其中对快速加料门的控制采用了模糊控制算法,对中速加料门的控制采用了自学习算法。经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对某斗轮式挖泥船水下泥泵吸入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船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刮泥板和集泥挡板进行了改造设计,并对改进前后的体积增加量进行了计算对比.同时对水下泥泵装置的吸泥管管口接头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结构进行了阻力计算与比较.改造后挖泥浓度有了很大提高,有效吸泥区增加了10°左右,局部阻力损失减小了55.2%-88%,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对工况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400 m3/h绞吸式挖泥船泥泵吸入性能进行研究,指出了原泥泵的不足,并提出双泵串联的方案对该泥泵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挖深达18m,排距3000m,疏浚能力达1 250m3/h.  相似文献   

16.
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对近失速工况下跨声速压气机静叶端壁附面层抽吸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了压气机静叶端壁前缘开槽吸气、靠近端壁尾缘开槽吸气和组合抽吸这三种方案对静叶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叶端壁前缘抽吸有效减薄了附面层抑制了端壁角区分离,明显降低了损失,有效拓展了喘振裕度。而靠近端壁尾缘抽吸方案中,只是抽走了分离区内的低能流体,效果不明显。组合抽吸方案的抽吸效果则介于前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