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位于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海拔4300 m)的ARGO-YBJ实验具有高海拔、大视场、全覆盖特点,其阈能约几百个GeV,在探测高能GRBs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ARGO-YBJ实验不能分辨光子和质子,要在大量的宇宙线事例中找出光子信号,就必须正确地估计背景事例率,这是寻找高能GRBs的关键.本文采用"等天顶角法"对ARGO实验中寻找GRBs的宇宙线本底进行了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天顶角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暴在其持续时间内天顶角的变化,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了本底估计.  相似文献   

2.
伽玛天文是中意合作的ARGO-YBJ宇宙线实验的主要物理目标,其中,宇宙线质子背景的排除对于该目标的实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蒙特卡罗模拟产生的伽玛光子和宇宙线质子数据,利用ARGO合作组开发的Medea++重建程序,分析不同的重建方法下伽玛和质子事例各种分布的区别,提出利用伽玛与质子在重建中不同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的重建稳健度(Reconstruction Robustness)与噪声容忍度(Noise Tolerance)方法。通过分析模拟产生的分别投点在探测器中心与整个探测器上的伽玛和质子事例,显示了该方法的一些特点,表明该方法对于宇宙线质子背景具有较好的排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ARGO-YBJ实验进行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利用多重分形和离散小波方法在不同尺度下对“膝”区原初宇宙线粒子所产生的广延空气簇射中的次级粒子的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多个可以表征不同原初之间差异的参量,以这些参量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多参量分析,并研究了该网络对原初粒子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系统中具有支撑作用的框架结构,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和宇宙线物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其一百年发展史中,传统的宇宙线研究并非完全以大科学装置为依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探索宇宙中微子和极高能宇宙线粒子,那必不可少的巨大中微子灵敏体积和至少上千平方公里的极高能宇宙线探测面积才给这个古老的学科设定了新的标准,而随之提出的几个大科学装置相继建成并在近几十年的宇宙线研究的辉煌成就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尤其在甚高能伽马射线天文学.在过去的20年内,中国为发展巡天普查伽马射线源的广延空气簇射技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功地运行了ASγ和ARGO-YBJ两个高海拔国际宇宙线实验.现在,我们提出独具特色的高海拔空气簇射测量装置LHAASO的建设计划,建设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复合探测器阵列,以多种探测手段的有机组合寻求发现高能宇宙线起源,挑战新世纪里未解之科学难题.凭借其30 TeV以上最高的探测灵敏度,LHAASO将成为整个宇宙线研究领域的支柱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中意合作项目RPC地毯实验正处于安装和调试阶段,对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为全覆盖式阵列宇宙线观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之更能全面地了解RPC宇宙线研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期观测和理论表明,宇宙线可源于类太阳恒星,且在星际空间中有净能量增益,由此,本文提出了在太阳域内用厚板模型,在星际介质中用泄漏箱模型描述的传播模型,可以解释实验观测到的高能宇宙线C、N和O的同位素反常。  相似文献   

7.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4):41-41
我校宇宙线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与的中日合作羊八井宇宙线实验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最新一期世界权威杂志《科学》上,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8—2015年Fermi卫星观测到的所有γ射线暴,并将这些Fermiγ暴的能谱延伸到ARGO-YBJ与ASγ实验的工作能区,计算其到达羊八井地面实验中的流强.结果表明:对于在羊八井视场范围内且光子能量在Ge V能区的Fermiγ暴,若不考虑河外背景光子的吸收效应,ARGO-YBJ实验运行期间内,在其灵敏度范围内的有3个;新升级的ASγ实验运行期间内,在其灵敏度范围内的有4个.最后讨论有机会被ARGO-YBJ实验探测到的3个γ暴未得到正结果的原因.此研究为羊八井地面实验与卫星γ射线暴的符合寻找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重建原初宇宙线粒子的能量是基于地面宇宙线观测实验的关键工作.这一工作体现了高海拔和全覆盖两大突出的地面实验特点,利用广延大气簇射(EAS)和蒙特卡罗模拟程序,以及设置在高海拔的地面全覆盖探测器阵列,记录膝区宇宙线粒子质子和铁核成分产生的次级粒子信息,给出了对事例初能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大学学报》2004,19(3):71-71
由中科院高能所主办,我校协办的″首届基于羊八井平台的交叉学科研究″研讨会,于7月10日至12日在拉萨举行。羊八井是高能宇宙线观测的最佳地点。经过我国科技人员长期的努力及与国际机构的合作,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在科研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吴英杰出席在闭幕式上了讲话。白春礼在讲话中表示,今后,中科院将继续支持羊八井观测站的建设,把它建设成为国际宇宙线实验观测的重要基地,成为开展多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联合研究平台。吴英杰在讲话中谈到,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宇宙线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藏宇宙线实验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宇宙线物理研究的历史,重点介绍了在西藏开展宇宙线实验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中日合作甘巴拉山乳胶室实验、中日合作羊八井ASγ实验及中意合作羊八井AR-GO-YBJ实验,并对在西藏开展高海拔宇宙线实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意合作组在羊八井ARGO实验中采用大型RPC阵列探测广延大气簇射事例(AS);报告了在羊八井高海拔条件下,RPC的工作性能、探测器系统工作参数,其中包括探测效率随高压变化、读出条多重数和时间分辨率等,并研究加入SF6气体与改变系统阈值这2种新方法消除系统噪声和压低二次流光放电,实验研究取得良好结果,满足ARGO实验所需的探测器性能要求,为后续的ARGO实验打下了关键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变迁与社会变革以及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由来、课程内涵与教育体系展开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艺术设计的商业属性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厚基础、淡化专业的适应性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新世纪对艺术设计专业前瞻性的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黄缘闭壳龟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0世纪70年代前野生黄缘闭壳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台湾等省和琉球群岛,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仅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分布面积多达39万hm~2,野生种群数量约40万只.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盗猎强度的加剧,黄缘闭壳龟的分布区和栖息地遭到地毯式的搜索,猎捕手段的多样化及其过度猎捕致使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只在河南大别山区、安徽皖南山区、安徽皖西山区等地还有少量野生个体生存,稳定的黄缘闭壳龟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台湾和琉球群岛.导致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其性成熟周期长、种群繁殖力低、栖息地遭受干扰破坏等因素,另外,人类贪婪无尽地对其野生资源的索取是导致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濒危灭绝的重要原因.加强黄缘闭壳龟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打击盗猎行为,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是拯救黄缘闭壳龟濒危灭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菊科花粉的研究简史;菊科花粉的显微和超显微形态和结构;菊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类型及分类群所属花粉类型的归类;菊科花粉外壁纹饰和超微结构特征的功能与进化;菊科花粉研究今后的主要方向等5个方面对菊科现代花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为古植物和现代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态研究,以及花粉的应用研究包括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与演化学、地质学、古气候、古植被和古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疆域广大,人口、土地、耕地和发展程度很不均衡。1933年,知名学者胡焕庸据此提出了著名“胡焕庸线”。利用这条北东南西走向直线,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该线的东、西两侧差异悬殊。究其原由,制约因素的多元的,而近地表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与探索表明:(1)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两陆—陆板块的碰撞—挤压驱使高原南缘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是根本原因。(2)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阻隔了印度洋南来温湿气候的北进,并形成了西风带造成了我国西北地域的干旱和荒漠化。(3)在力系作用下,壳、幔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地壳短缩增厚、高原整体台升不仅导致东、西两部降水量、气温、人口、耕地与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变,且地球物理场发生了强烈变异与分布不均。(4)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水,水进则人进,人进则文化进,文化进则科技进,科技进则发展快,西部人民生活与生存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则更安宁。(5)东部不断强化开辟地下空间与利用,西部期盼“红旗河”工程实施,维护生态环境,兴建亿亩现代化耕地、牧场与绿洲。我国东部与西部共同发展与建设十分重要,饭碗要永远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制约因素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研成果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 .能否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做到客观、公正 ,不仅会影响科研管理的效应、科研评奖的公正性权威性及激励效应 ,而且还会影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从主评方面、受评方面等制约因素的分析入手 ,探讨延时评价、同类相比、同行评议、专家经验与查新、排除偏见、重视异议等几个控制对策 ,以期寻找一种能够保证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客观公正性的机制与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