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校有13项课题获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共获资助经费195万元。获一般项目立项的有文学院桑杰端智的“全球化背景下藏传佛教思想变迁的新趋势与省思”、东主才让的“西藏当代文学编年史(1980—2010)”;获青年项目立项的有财经学院徐良果的“管理层权力、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理学院索郎桑姆的“传统藏族天文历算和现代天文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研究”、文学院旺宗的“珞巴族社会变迁研究”、图书馆(现教中心)更尕易西的“基于《苯教大藏经·丹珠尔》的词汇计量研究”和夏吾卡先的“唐代吐蕃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获西部项目立项的有文学院次旺的“西藏传统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及价值研究”、图书馆(现教中心)阿贵的“藏文史籍《弟吴宗教源流》翻译与研究”、理学院其美多吉的“《世界广论》翻译与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图登克珠的“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和德吉央宗的“现阶段西藏文化消费市场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联合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曾任奥地利维也那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美国西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录》、《吐蕃简牍综录》、《吐蕃敦煌文献选》、《西藏文史考信集》、《宗喀巴评传》、《水晶宝矍》、《藏戏故事集》、《西藏萨迦格言译注》、《藏学概论》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历史文献类、语言类、宗教类、文化艺术类等藏学专题论文数百篇并主编相关学术出版物。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史(吐蕃)、藏传佛教及敦煌古藏文。文章围绕王尧先生主要藏学学术生涯,概览其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及学术思想,意欲管窥新中国藏学的发展,展现以王尧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藏学专家,对于中国藏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五部遗教》中的《神鬼遗教》是一部伏藏文本,学界对其内容来源的研究仍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文章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神鬼遗教》是由金刚普巴橛的历史与莲花生入蕃事迹结合而成的一部伏藏文献。文中关于莲花生和金刚普巴橛的叙事母题最早可以追溯到敦煌吐蕃历史文书P.T.44号,而《神鬼遗教》的8-16章中莲花生与夜叉“郭玛卡”的斗争又与辛饶弥沃传记《塞米经》的11-12章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都是佛魔斗争母题的再现与重构。莲花生进入吐蕃后降伏各地鬼神的叙事模式,在敦煌文献P.T.307和《娘氏宗教源流》《莲花生本生传·赤铜洲》中能够找到与之相应的母题。因此,《神鬼遗教》的史料来源是多元的,其内容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11世纪以前的文献。  相似文献   

4.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已有20多年的学术历史。南诏史研究室取得的一些成果,如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录》;周祜《大理古碑研究》、《大理历史文化论集》;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南诏大理白族史论集》;段伶《白族词曲格律通论》、《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等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显影: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系统梳理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的源流、代表人物与思想,既有历史维度的纵向探究,也有文化诗学意义上的个案阐释.该书以文学探讨为出发点,邅递到文化研究的视域,以历史梳理为基础,隐括西方文化中宗教维度的影子,较好地做到了韦勒克所言的"内外结合"研究,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分量之作.  相似文献   

6.
吐蕃考古与吐蕃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考古学的视野论述了吐蕃考古与吐蕃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吐蕃考古既是吐蕃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传统意义上以文献研究为主体的吐蕃史研究在材料、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有所区别,两者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借鉴。文章还回顾了吐蕃考古的学术史,对近年来吐蕃考古的新材料所带来的新问题及其研究前景也作了学术展望。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文史籍与金石铭刻、敦煌文书、藏文古籍一样,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古代历史、远古宗教、民族关系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准确掌握汉藏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的名号及其由来,在藏族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史料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对古代汉文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名号的由来及其变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考证,同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师专学人     
田清春,男,1950年生,中共党员,河南温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焦作师专政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先后发表了《社会的源流及其在广州地区抗英斗争中的作用》、《论北伐太平军怀庆战役的得失》等多篇论文,并主持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德治与法治思想》、《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等省、市级科研项目。参与了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孟州市顺涧湖古周城、博爱月山寺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宋代青唐王子政权的兴起是个建构历史的过程,而作为文化元素的社会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素质以及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客观表现,则为实现建构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唐王子政权兴起的重要内在因素。文章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记忆,结合河湟吐蕃文化特质,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着重探讨其兴起之因,为研究历史上河湟吐蕃实现第二次联盟的文化属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我院副院长黄鸣为团长的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学术代表团一行七人,应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和清迈山民(注:即少数民族)研究院的邀请,今年五、六月间前往泰国进行为期廿天的学术交流和民族考察。这次学术交流,以壮、泰民族比较研究为中心,兼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比较研究。我方学者共带去十二篇赴会论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关民族的历史源流、语言、民间文学、习俗文化、宗教、文物考古等方面,还带去《壮族三月三》、《瑶族风情》、《巴马长寿之谜》等三部学术录相片。我方学者分别  相似文献   

11.
王圣宝先生的专著《文化源流论》,从历史生物学的角度,对文化源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从全新的角度研究问题,所以书中新论频出,而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2.
《西藏大学学报》2014,(4):F0002-F0002
2014年1月,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古格·次仁加布研究员在芒康县做田野调研时,在该县境内发现了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石刻像。有关该石刻的记载在现存的藏、汉文献资料中尚未发现,在现代文物普查者和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也未提及。因此,此次发现的吐蕃时期的石刻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研究芒康县历史、宗教、服饰和艺术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滇西山地白族古村宝丰,明崇祯二年至民国十八年为云龙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宝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宝丰宗教较为繁荣,佛、儒、道和三崇本主相互交融的现象较为突出,至今宗教文化遗存较多。以宝丰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三崇本主信仰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探析宝丰宗教文化的历史源流、特点及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15.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16.
《大明一统志》是由明英宗朱祁镇令李贤等人主持编修一部一统志,其第89卷中的《西蕃》为记今西藏地区的专篇。该篇虽篇幅不大,内容较简,体例不全,但却具备了我国传统地方志的基本特征,可谓寄存于《大明一统志》中的一部西藏简志。更早成书的《寰宇通志》是《大明一统志》编修的主要参考,两书中的《吐蕃》专篇的体例、内容、篇幅基本一致,是明代西藏方志的姊妹篇。继唐代的《吐蕃图经》、宋初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吐蕃》之后,明代编修的《寰宇通志·西蕃》和《大明一统志·西蕃》被确认为西藏方志,填补了元明时期西藏地方志的空白,为西藏地方志自唐代以来一直延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因而在西藏地方志源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借校点《吴越备史》一书的机会考证、分析了《吴越备史》一书的作者、卷数、主旨、创作时间、版本源流等问题。《吴越备史》的作者是钱俨;全本为15卷,明代嘉靖年间被合并为6卷;《吴越备史》实际是吴越诸王的功德史;987—1003年完成15卷;此书现存23种版本分属三个源流。  相似文献   

18.
《吐蕃王国成立史研究》是山口瑞凤所著的关于古代西藏史的藏文史料论著,介绍了自19世上半叶至20世纪中叶一百多年的西藏古代史研究概况,并详细论述了各个时期、各个论著的特点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满学》(第二辑)是继第一辑后又一部由吕萍主编,汇集众多名家最新研究成果的满学论文集,其内容广泛,涉及历史、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学术价值高,研究手段多样。该书既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还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突出了东北满族历史文化在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胜温画《梵像卷》是世界佛教艺术的瑰宝,是南诏大理国史研究的重要史料。20世纪以来,张胜温画《梵像卷》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多。在全面收集整理20世纪以来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梵像卷》研究现状、形成的共识、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面进行述评,对深入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