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术中避免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采取完全乳晕入路及胸乳入路完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手术296例。结果296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有2例甲状旁腺损伤,出现麻木及抽搐,给予钙剂治疗,共有5例喉返神经麻痹,出现声音嘶哑,给予理疗好转,平均恢复时间1~4个月,1例术后出现分离间隙淤血,后经穿刺抽液三次后愈,胸前水肿一个月后消褪。术后患者均自述有术区麻木感,1~3个月后自行消除。全部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0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心理微创与美容效果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及术中烟雾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 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实施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术中采用镜头躲避烟雾及排除烟雾技术,将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完全腔镜手术成功1 195例,中转常规开放手术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5.5 min,平均镜头清洗次数为15次,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毕伤口早期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熟悉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烟雾的产生情况,掌握腔镜下躲避烟雾及排除烟雾技术,是腔镜甲状腺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裸眼3D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完全经口腔前庭3D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4名,其中偏光3D系统手术组患者8名,采用裸眼3D系统手术组患者6名,回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手术医生的操作感受;患者随访1~6个月.结果:偏光3D腔镜手术组平均年龄(43.13±15.69)岁,BMI(24.49±3.42)kg/m2,裸眼3D系统手术组平均年龄(37.83±8.80)岁,BMI(20.97±2.36)kg/m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偏光3D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18.30±46.30)min,术中失血量为(10.43±4.96)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50±0.54)d;裸眼3D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3.83±58.40)min,术中失血量为(12.12±5.99)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63±1.48)d;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 h可进食凉全流,术后第1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和外观满意.裸眼3D系统能明显降低手术者的眼疲劳,手术医生主观评价使用裸眼3D系统的眼疲劳评分(3.67±0.52)明显低于使用偏光3D系统的眼疲劳评分(7.00±0.76)(P0.05).腔镜下画面和非腔镜下操作的转换的视觉感受良好,符合2D操作的操作感受,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优于偏光3D系统.但由于目前的裸眼3D系统仅能对术者实施裸眼,助手的感受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在完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裸眼3D显像腔镜手术系统的疗效与安全性与常规偏光3D显像腔镜系统相当,并能明显降低术者的眼疲劳,维持良好的画面色彩饱和度和亮度,并可潜在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4.
皮下间隙分离法在150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皮下操作空间预造的最佳方法与手术技巧。方法:15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先用“膨胀液”皮下注射辅助,再用皮下分离棒穿刺皮下分离胸前皮瓣,然后在腔镜直视下用超声刀补充分离完成皮下空间的制造。结果:皮下手术操作空间的平均制造时间为14.5min,制造手术空间平均失血量约5mL,术后胸前皮瓣平坦美观,除有5例切口位于胸骨前正中疤痕增生明显外,其余病人对外观均较满意。结论:该种皮下间隙分离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损伤、减少CO2的吸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四子散对腔镜甲状腺术后作用。方法通过对296例腔镜甲状腺术后术区应用四子散中药热庵包治疗效果。结果 296例使用四子散中药热庵包治疗后颈部水肿、淤癍、疼痛时间明显缩短,患者舒适度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术后专业护理方法及使用四子散中药热庵包治疗有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王丽红 《甘肃科技》2009,25(16):137-138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切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日、恢复工作时间;对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30例患者为研究组(腔镜组),取同期临床特点相似的开腹子宫次切术90例为对照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效果比较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平均出血量亦较开腹少,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腔镜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较开腹明显缩短,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的临床效果,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对本院4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食管裂孔疝游离后,应用腔内缝合器将补片钉合食管裂孔边缘,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同期给予部分胃底折叠术。4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Ⅰ型13例,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烧心返酸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夜间睡眠时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手术用时70~17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10~110mL,平均20mL,均无输血。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住院3~30d,中位平均住院日为5d。对40例患者术后进行3~2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未发现食管裂孔疝复发病例及有关补片并发症的发生。证明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建平 《甘肃科技》2014,30(24):143-145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对36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疗效进行观察。36例中,3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2例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2例为腹膜后阑尾粘连和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术中出血2-10m L;术后当日或次日排气,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3月、6月、1年随访,无因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次手术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疤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将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应用介入栓塞的方法对10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治疗.结果:痊愈91例,好转7例(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术后门诊随访60例,入院造影随访10例,其中5例复发.随访时间6月~3年.随访期间无再出血病例.结论:介入栓塞手术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在基层医院应用经后腹腔腔镜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时间定为2015年1月―2021年4月,研究对象定为该时间段内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接受经后腹腔腔镜手术治疗的肾脏疾病患者(一共41例),其中有30例患有肾囊肿,有2例患有肾错构瘤,有5例患有肾恶性肿瘤,有2例患有肾结核,有2例患有肾盂恶性肿瘤。所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转开放手术,其他患者(40例)均手术成功,且并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在基层医院住院的时间在5~9 d,均值为7 d。后腹腔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对比可知,前者具有术中出血量低、对患者创伤小、术后住院的时间比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以及术后病情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接收36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20例,患侧腺体部分切除术8例,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例。首次手术后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腺癌3例,髓样癌1例。根据外院手术治疗资料及我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结果,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功能性颈清扫术27例,患侧复发病灶切除术2例,对侧甲状腺切除+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癌残留的18例(54.5%),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20例(71.4%)。随访至今均生存。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甲亢术中术后气管痉挛17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的紧急处理.方法:从1978-03-2004-1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共收治手术治疗甲亢患者2050例,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窒息17例,其中气管软化8例,气管痉挛5例,气管软化合并气管痉挛3例,两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果:本组17例中气管切开10例,气管插管7例,本组抢救成功16例,死亡1例.结论:气管痉挛是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气管痉挛术者要迅速判断气管痉挛的原因及时选择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总结甲心病的手术治疗经验,对186例甲心病手术病人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92%(171/186)病人手术期内甲心病获得治愈,并阐述了甲心病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跨主动脉弓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五年来手术治疗跨主动脉弓段食管癌 1 1 9例 ,根治性手术切除 1 0 1例 ,姑息性切除 1 1例 ,探手术 7例 ,切除率 94.1 %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一年、二年、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是 77.2 %、 64.3%、 48.4%、 38.0 % .笔者认为 :跨主动弓段食管癌 ,手术中应熟悉该部位的解剖结构 ,细心操作 ,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 ,病变部位及长度不应成为手术切除的决定性因素 .食管癌病人除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者外 ,均可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在LAVH-I型的基础上结合部分Ⅲ型,即在镜下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悬韧带),打通阴道后穹窿,并离断双侧骶韧带;经阴道处理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结果5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80~250 mL,平均165 mL,无1例大出血、副损伤及术后病率。结论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既克服了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特别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医院开展,是子宫切除方式的又一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运作模式已逐渐渗入我国各个领域.从实际运作失败的案例可知,项目能否成功运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通过案例和问卷调查识别出影响PPP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并对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5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阐述.然后基于K近邻算法构建了智能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PPP项目能否成功运作进行了客观的预测.案例结果显示北京第十水厂项目失败,通过分析、调整其失败原因再次进行预测,测得项目能成功运作,说明该智能预测模型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动态决策与管理,从而减小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62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资料,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对其治疗效果、风险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术后除1例皮下出血,1例复发外,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永久性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治疗甲状腺肿瘤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阴囊皮瓣尿道成型术中背侧包皮的临床利用价值。方法收集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21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总结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期手术治愈18例,外形效果比较满意,治愈率85.7%,其中冠状沟型5例,阴茎体型16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尿道瘘2例。结论在阴茎、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利用背侧包皮覆盖在腹侧并包埋重建尿道的尿道成型的新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产特点。方法对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在3天内恢复。随访2~35个月,未见复发。术后患者对颈部切口的愈合均较满意,手术效果理想。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