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编后记     
我们探索大自然,要研究人,研究人与环境,人与宇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人天观、人体科学与人体学》,论述了怎样认识人与宇宙形成的超级巨系统,认为人天现有三部份:宇观人天观、宏观人天观、微观人天观,指出了人体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着重论述了人天观、人体学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对于人体科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开拓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成立大会上(1987年,北京)的讲话指出,人体科学是一门将中医、气功、特异功能三者融在一起的研究人体的科学.并认为,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它的研究成果将造福于人类. 我国人体科学包括特异功能的研究在一些有胆识的领导者的支持下和广大决心致力于人体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终于冲破了重重阻扰,在科学实验这项伟大的实践中勇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钱学森同志在《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人体功能态学说,为人体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了进一步阐发这一学说,本刊三位同仁在学习、探讨人体科学的基础上,草就《人体功能态学说初识》一文,以求正于同好.  相似文献   

4.
气功筆谈     
自本刊1978年5月创刊号发表了顾涵森,林厚省《探测气功“运气疗法”物质基础的初步实验结果》一文,后又陆续刊登了其他同志的有关气功、经络研究的文章以来,本刊编辑部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其中有科研人员、气功师及一般读者,他们都对这一新兴的研究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为了进一步交流情况,推动气功研究工作的深入,我们约请了有关方面的同志,举办了这次《气功笔谈》。  相似文献   

5.
自本刊开辟人体科学栏目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科研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体进行科学探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验结果,本文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作者吕继唐是一位练习静气功有近四十年历史的同志,他不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而且还勇于创新,在自己和教授他人习练气功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人们如何进行气功锻炼来战胜自身各种疾患的奥秘。本文介绍的用静气功防治近视眼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读者能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丰富、充实和改进这些方法,使气功防治近视眼更行之有效。气功和祖国医学已引起世界的广泛注意和兴趣,这是由于人们认识到气功是一种能对人体机能进行自我调节、锻炼和提高的有效方法。人类起源于自然界,生活在自然界,相信人类也一定能运用自然界赋于人体的生理机能来防治人类疾患,本着这一认识,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对人体科学的各个方面及其应用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人体科学栏目中,本期发表了《气功外气2000公里超距对物质分子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报导了清华大学气功科研所协作组在去年所做的用多种大型分析仪器对气功发放外气作用的物质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气功师发放的外气作用于物质,并可以不接触物质而使某些物质的分子性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在人体科学栏里,《气功“外气”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效应初探》一文,再次证明了气功“外气”的物质性、与意念的相关性。在实验设计上更加科学化,有一般对照、模拟对照和空白对照,注意了三盲法,这些都表明气功实验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作者在讨论中提出的一些见解,无疑是颇有见地的。只有更科学、更严格地对待气功现象,才能使气功科学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8.
在人体科学领域专栏中,本期发表《气功“外气”对大鼠小脑细胞自发放电的影响》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细细研读。  相似文献   

9.
10多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导建立一个平行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等大部门的科学技术部门——思维科学。在发表于本刊1983年第8期的《关于思维科学》一文中,钱学森论述了建立这门科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组成这门科学的各个结构层次及其与相近学科的相互关系。在谈到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的研究对象时,他特别强调了对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气功益智,我国古文献早有记载。如何实现气功现代化,钱学森同志对气功“入静”、“得气”等现象,首次提出气功功能态原理,对气功开发人脑智能潜力,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对气功影响人体生理机制,从人的大脑、神经生理、心理、细胞、心血管、遗传基因和内分泌等学科领域的不同侧面,利用现代实验科学手段,进行多学科的测试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充分证明气功开发人脑智能具有无限潜力。近年来美国加强亚心理学的研究和推广“超觉静坐技术”,印度风行“瑜伽术”,日本推行“形象控制法”,这些都与中国气功有相似之处。智力开发离不开对人类全部智慧的勤奋学习,超人的智力,离不开遗传和社会因素,气功只能作  相似文献   

11.
人体可以不接触物质而影响物质,改变其分子性状;人体发出的气功外气甚至能影响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虽然对气功外气的物质性还有着喋喋不休的争论,虽然对人体的奥秘还探索得远远不够,但我国的人体科学工作者,已经将气功研究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从而创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技术也和任何事物一样是在发展的。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真可说得上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的这样飞速发展,有人惊呼之为“知识爆炸”,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办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面对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曾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问题。最近又进一步提出了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还正在形成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这三个新的科学大部门的看法。本期所刊《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一文是钱学森同志应本刊特约撰写的一篇专论文章,文中对上述看法作了系统的论述。今后科学技术将如何发展,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科学技术,这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相信,钱学森同志的见解会在读者中引起关注,本刊欢迎大家来深入探讨这一重大的战略问题,以更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气功功能态生化效应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在意识主导下,通过调身、调心、调息协同锻炼,对人体内部机能起着有益的调整作用,使机体的生命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进入气功功能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从不同层次和侧面对气功锻炼过程中生理,生化、生物物理效应进行了大量检测,以探讨气功功能态的特征。关于气功锻炼时生理效应巳有大量报道,以下着重介绍我所对气功锻炼引起人体生化参数变化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期发表的林中鹏同志《国外气功研究一瞥》,有助于气功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开拓眼界,了解国外研究气功的情况和趋向。  相似文献   

15.
意识历来是哲学研究的范畴。近年来,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深入探索到大脑的领域,并已经涉及到对精神活动,如意识、学习、记忆等问题本质的研究。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则是近半个世纪的事。那末意识和量子力学之间有什么可能的联系呢?美国马里兰州学院区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系理论物理中心吴锦鋐教授的《意识与量子干涉》一文,对这个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实验设想,相信会引起神经生理学和物理学、人体科学等工作者的兴趣,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科学交叉、渗透的快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发展迅猛,因此本刊“现代科学专题综述”栏也常盛不衰。本期在此栏目中奉献给读者五篇佳作。《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在DNA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一文,向读者展示了新的实验仪器对DNA结构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它证明了随着成果的不断积累,仪器的不断改进,我国科学家会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题目反应理论和自适应测验》一文介绍了一种现代心理和教育测量理论,这是由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为客观、准确、高效率地评估人的智能和其他心理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今年4月3日晚,同步辐射这一新的光源在我国诞生,它标志着我国科技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气功运气疗法,是攻克许多慢性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气功疗法为什么能治病?气功状态下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重大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关于气功运气疗法的科学研究,应当包括:应用气功运气法的研究,气  相似文献   

18.
气功能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疏通径络,流通气血,具有扶正祛邪、医病强身、延年益寿、调动人体潜在功能之特效,这是为大多数人公认的,但它的作用机制和原理是什么?为了揭开这个迷,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学者曾做了大量工作,但拒大多数仍限于现象和效果报道,对其机制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利用叠加技术测取耳后电位,直接观察气功师在气功态耳后肌群,中耳肌肉以及面部随意肌的活动情况,以了解气功态对外周肌肉和神经活动的影响;观察气功态对中脑以下脑干活动的影响,并且验证其他中枢活动的实验结果。以充实和完善我们从皮层、脑干、外周三个水平对气功态神经机制的探讨。耳后电位(post-auricular potential, PAP)由比克福德(Bickford)在1963年提出后,被许多学者所证实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国内继1982年李兴启首次报道这一工作以来,并未广泛开展,尤其用于气功研究,至今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9.
国外气功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气功不但在我国盛行,而且也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我国的气功与印度的“瑜珈“(Yoga)、欧美的“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简称TM)、“生物回授”(biofeedback)、“放松训练”(relaxtion training)“坐禅”(zen)以及日本的“灵子术”、“岗田式静坐法”等相似。由于这些功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具有祛病延年的作用,而且容易学,少花钱,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所以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在欧美的一些著名学府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等都建立了气功研究机构,对气功从多种学科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仅仅综述医学领域的一些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气功外气对核酸溶液紫外吸收影响的观测》一文研究了气功外气对小牛胸腺DNA及酵母R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