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名论断。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主题,也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开放也是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围绕这一主题和动力进行哲学思考,不仅对理解和贯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了生产力的理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开放与独立自主”补充了世界历史 的整体性和多元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当前深入学习十三大文件,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理论,这对统一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疑虑,加快和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将取代传统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然而面临着科技体制的改革也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完善,科技体制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速度与低下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吸取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精华,将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起  相似文献   

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他对我国社会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和科学的分析,为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法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改革的总设计师。邓上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是最基础的建设,因而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又要注意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理论界对邓小平理论的诸多疑虑 ,胡绳有针对性进行了答复。胡绳认为 ,邓小平主要在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论点。一是关于发展生产力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是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外 ,胡绳晚年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 ,也极力关注、着力研究 ,从而阐述了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一部分,它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的必然联系,第一次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开辟了市场经济的新领域,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容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为我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管彦珍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要顺利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促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就应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首先,要进一步启动、加速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促进生产力内部矛盾向有利于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方向转化。其次,调节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反作用,因此要巩固、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克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其中,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正确认识“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对于我们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推进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对僵化停滞的坚决否定和彻底摒弃。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结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所特别关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的思想,多层次、多视角地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状况,并提出了许多关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的精辟见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优化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是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的现实出发点和着眼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提出:(1)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2)判断改革开放及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3)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增添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近读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出版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深地体会到邓小于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党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重要方针,就是灵活运用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具体体现。只有深入学习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才能科学把握这一方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历史上看,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有着科学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揭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结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概括地论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联系社会主义公有制,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完整准确的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谈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既不现实又不可能,亦有违邓小平同志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