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玉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89-190,194
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大多是起病急、病情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往往十分焦急、求医心切、对医院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往往因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漠、时间观念不强、院前出诊不及时、接诊抢救不熟练、抢救仪器故障、护患之间缺乏信任沟通、留观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等护理隐患,加之目前医疗纠纷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在钻空子,故意搞医闹谋取暴利。为了使急诊患者能顺利就诊,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保证护理安全,现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沟通能力已公认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而面对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病人维权意识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在护理见习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探索护理见习中沟通技巧的培养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将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沟通,询问患者病情相关问题,观察组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后与患者沟通,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建立良好和谐的急诊科护患关系中的运用.方法:护理人员要主动克服护患沟通关系中存在的不足,科学运用沟通技巧处理好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关系,以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结果: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病情的恢复.结论:有效的沟通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语言在心理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有着直接影响 ,其语言是沟通医患之间感情的纽带。语言运用得如何 ,一方面反映出一个医疗部门的职业道德水准、服务规范程度以及文明修养和素质 ,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医疗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语言在医务人员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运用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和痊愈的语言 ,鼓励患者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以达到使其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急诊在日常的急症病人的救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急诊病人来医院就诊都是为寻求救护的,一般能很好地和医护人员配合,完成救治工作.但在急诊中也出现少数家属拒医现象,这些家属在将病人送入医院急诊科后发现病人情况危急;救治无望,或考虑到救治后会留下诸多后遗症,也有原本不送病人入院、但在各种压力下不得已将病人送到医院,或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等,往往要求医生或护理人员停止救护或消极对待,甚至少数家属粗暴干涉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给救护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据统计,1998年我院急诊科先后救治了31例此类病人,有10多例是经医护人员对其家属反复、耐心地做工作得到及时救治的,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护理沟通交流时机与科学的技巧与方法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心情舒畅,提升治疗作用,融洽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形象,使患者、家属和社会充分认识医护人员的价值,医护人员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急诊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服务程度。近年来我院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方便了病人,同时也锻炼了一批医护人员,但从总体上来说,基础还很薄弱,有专科特长的医生配备不足,人员不稳定,医护人员的体质和工作安全问题常困扰和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此,笔者就如何改善和加强急诊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1 改善工作状况,稳定急诊队伍急诊工作是医院最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一。医护人员工作很辛苦,比如夜班医生值班时间长达14个半小时,仅有内、外科医师…  相似文献   

8.
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治疗环境,是广大医护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怎样运用沟通技巧,增强沟通效果关键。2003年来,我院实施整体护理,强调护理沟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沟通技巧对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检查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有效的沟通技巧能提高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依从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观察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时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后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相关时间、救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救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的76.04%高(P0.05),护理满意度94.90%较对照组的78.13%高(P0.05)。在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明显提高急救有效率,并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或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护理礼仪作为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在护理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它包括护士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护理礼仪作为职业礼仪,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护士的礼仪可以从护士个体形象,容貌,言谈举止,礼节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完美的护理礼仪可以营造完美的医疗护理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因此,护理礼仪已经成为提高护士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医护人员的素质、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正成为医院之间竞争的关键点.本文就护理礼仪与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对护生进行护理礼仪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国明  邱捷 《科技资讯》2012,(14):218-218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具备全科医学观念、全科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方法统计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收住院的病人2484例,分析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的诊疗方法、病人病情转归。结果发现急诊科收治的病人病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涉及到临床各科专业知识,对急诊医生的素质要求高且全面。结论急诊科医生应具备全科医学的观念,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具备全科医学知识,才能在急诊工作中应付自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所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40名护士和普通病房4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SAS及SDS评分均比普通病房护士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急诊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急诊特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从患者就诊流程、人员管理、物资及环境管理、心理及科研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了患者入口通道、患者出口通道、医护人员专用通道的三通道管理,增加了发热诊断室、发热抢救室,设置了专职岗位,设立了护理人员应急库,对护理人员、工勤人员、护理学员均进行专业培训,设置了多个功能制小组,按防疫级别来分配防疫物资,对病区环境、医疗垃圾进行严密管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成立了护理科研团队.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防护物资得到了有效利用,就诊患者得到了科学诊治,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诊的18例患者均得到妥善治疗,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未出现交叉感染病例.结论:科学、全面的护理管理,对提高就诊速度、降低交叉感染率、提升疫情救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应凤 《科技信息》2009,(34):331-331
体会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正> 急诊科是医院门诊医疗一线,它承担着门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任务。过去护士在急诊救护中,往往只注重了护理专业技能性操作,却疏忽了对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有时导致急诊抢救会因病人的不配合而受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急诊科护士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和疾病监护,而是要在急诊护理中溶进心理护理的内涵。在对急诊病人实施救治过程中,注重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消除病人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反应,使之能积  相似文献   

17.
平琳 《科技咨询导报》2007,(29):187-187
近20年来,我国急诊医学有了长足发展,急诊在保障人们生命和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部分医院的急诊科都已完成了从依赖型向支援型的转变,个别医院建立了自主型急诊科。急诊的功能定位及业务范围也日趋明确。但急诊在教育、管理、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周幸莲 《中国西部科技》2013,(6):120-120,127
沟通是人们相互理解、信任的桥梁,也是现代化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良好的人际沟通是联络医护情感纽带与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帮助护生学会沟通技巧,注意加强沟通的实际锻炼,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将有助于提升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对改善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等候区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及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包括详解病情及手术风险性;对手术环境及术中情况的告知;完善急诊手术患者家属心理干预;根据不同文化水平进行健康宣教;尽量以病情为主,设计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医护人员从业技能及道德品质.结论:对等候区手术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缓和医患关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晓蓉  张文娇 《科技信息》2013,(16):442-442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压力源,寻求合理有效的减压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自5个方面:1)精神高度紧张,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难以预料;2)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行为;3)工作量大;4)工作无规律;5)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等。结论:加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培训、增加护理编制、合理安排班次、完善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