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审美韵味及其艺术形式,即诗歌的三美——音美、形美与意美。传达出原诗的审美韵味也是诗歌翻译的重中之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显著,依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诗歌翻译中把握两种语言各自之美,将原诗的美感移植到译作之中也就成了诗歌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英诗汉译实例,旨在探讨在英诗汉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译入语言的优势,运用翻译补偿手段,将原诗的音美、意美以及形美移植到译作当中。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歌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审美性特征。李商隐的诗具有意蕴深邃韵味无穷的朦胧美,表现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味,诗歌境界的缥缈凄迷,诗歌情感的深沉迷惘等,形成中国诗学中"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境界,由此可见文学的审美性,文化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3.
唐代进士试诗一般是指由尚书省主试的诗歌,是唐代科举的常考之体。其谈理悟道诗,表达对天地人生的感悟,是进士试诗中较有特点的思想内容之一.具有较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审视,王维诗歌具有色彩美、构图美、音响美多方面的审美特征,从整体上折射出盛唐文化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5.
诗谶作为一种隐秘的诗歌类型,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始终。在诡异奇幻的形式下,它反映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学批评观念,它的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是作家生命形态与艺术风格紧密联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把冯志的《十四行诗》看作是存在主义文学,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十四行集》虽有西方十四行诗的外壳和现代主义诗歌文本的诗名,却更有中国文化的精魂在内,那是一种融会了中西文化却又摆脱了狭隘“文化”制约的、自由的中国诗心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中文诗歌随着中国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升而得到了许多西方学者的推崇和研究。然而,在中诗英译中,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意义亏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翻译补偿理论探讨词汇补偿手段在中诗英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本文针对诗歌的特点,以《多佛海岸》为例,对英诗汉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三者不可偏废加以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促进中外文化更好的融合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陶欣冉  吴嘉平 《科技信息》2013,(18):175-176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中文诗歌随着中国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升而得到了许多西方学者的推崇和研究。然而,在中诗英译中,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意义亏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翻译补偿理论探讨词汇补偿手段在中诗英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生于吴越地区,吴越文化对他的文化性格和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艾青诗歌一种独特的情调和风格底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因普遍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而转向中国古老文明的热潮中,为了寻求突破,一部分美国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接受和吸收了中国古典隐逸诗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诗人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会影响、干扰、甚至是颠覆他们对中国诗歌和思想的接受和吸收,但不管怎样,隐逸诗最终成为美国诗歌的一部分,成就了中关诗坛的一段文学姻缘。  相似文献   

12.
除了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物,诗歌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了解古代风俗的重要来源之一。辽代东北地区以契丹族的风俗为主流,对东北地区风俗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辽诗中东北地区饮食、穿着、生产、酒乐舞蹈等方面诗歌的归纳总结,为辽代东北地区的风俗与文化做一粗浅勾勒。  相似文献   

13.
异体诗种种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文蔚盛,诗歌源远流长,所以我国诗歌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诗歌的形式也特别多种多样。在格律诗形成并统治诗坛之后,还有许多异体诗各以它的独特形式而同时存在,并吸引着广大读  相似文献   

14.
正【习作提示】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在课文中,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也能写出有趣的诗歌来。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试着写一首诗歌。【习作指导】老师:同学们,诗是生活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诗是大自然每一次快乐的舞蹈,诗是心坎里每一分暖暖的深情,诗是思绪中每一次飞扬的畅想。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金森这位有才气的女诗人的诗歌主题涉猎甚广,与死亡有关的诗作有600多首,但它们不是反映恐惧、气愤、悲观和失望,而主要是惊喜、爱情、期望以及面对死亡的坦然自若。这种反映可以说是西方传统文化对狄金森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贵在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诗歌的教学尤其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诗歌储备,广泛链接,以诗解诗。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理解诗歌的思路,又可以激发学生联想想象的激情。本人在教套曲《【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时试验了这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晓雪的诗     
热烈祝贺晓雪同志作品研讨会的召开。我认为这一活动,不仅有助于晓雪同志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历程,总结实践经验,以利于新的出征,而且会对当前我国诗歌,特别是少数民族诗歌的繁荣和发展,都会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严肃文学,特别是高雅的诗歌艺术比较沉寂的处境下,今天有这么多文艺界、诗  相似文献   

18.
袁延兵 《科技信息》2010,(2):203-203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从而使其诗歌佛性十足,正确理解这三个方面,是理解王维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可以无韵,但不能没有节奏。伊丽莎白·德鲁认为“诗歌是节奏模式的语言”。这是诗歌和散文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研究节奏与理解诗歌有密切的联系。节奏是“语音模式”(sound pattern)的一个组成部份。亚历山大·蒲柏认为:诗歌的语音必须是语义的回声。节奏与语音模式的其它组成部份一样,都必须为表达诗歌的意思服务,除此之外,它没有自己独立的美学价值。因此,节奏产生的效果。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表达诗歌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有许多寄托怀人情感的诗歌,而这些诗歌中经常出现思念之人的一个动作,那就是"采",诗人常以"采摘"作为思念怀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把诗中出现"采"字,且"采"字具有摘取、折取之意的诗歌,归类为"采摘诗",并将它们分为以"采"字起兴的诗歌、采集某种植物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记录采摘的过程来表达喜悦之情的诗歌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