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在社会学界拥有较高的地位,虽然他的理论过于宏观和抽象,但毕竟他是尝试将欧洲经典社会学理论糅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框架的第一人。在研究现代性问题时,塔尔科特·帕森斯是一个无法跨越的人物。帕森斯的现代性理论可从现代性的可能、现代性问题的诊断以及治疗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2.
帕森斯     
今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由于“身体不好”,提出辞职。现在,他的职位已由詹姆斯·格·帕森斯继任。帕森斯是一个以反动、顽固而又狡滑著称的老油子,在国务院里已经混了二十六年,他自以为对远东情况颇为熟悉。他竭力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多年来一贯发展而成的,并且吹嘘美国外交政策是美国国会、行政部门、外交当局、人民舆论所“一致坚决支持的”。他郑重其事地声明,他将同罗伯逊一样“继续执行”美国对华的“传统政策”。帕森斯一贯敌视我国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扬言要采取“坚定的态度”阻挠我国解放台湾。他诬蔑我国的人民公社是用来“监视”人民的,把我国广大群众冲天的干劲和  相似文献   

3.
在“十七年文学”现代性问题研究中,首先应该明确现代性概念的复杂内涵。为此从三个方面论述现代性理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性特征,即“历史目的论”与“现实英雄化”;文艺精英化与社会世俗化;理性主义与反思的现代性。以此为基础,以反思的现代性为思路,批判了“十七年文学”现代性问题研究中的两种代表性观点:民族国家现象与"革命"的现代性问题,并提出了全面地把握现代性理论才是文学现代性研究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筑基于主体性之上,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性自我确证的起点.主体的自我位移使现代性获得了理性主体和审美主体两个基点,产生了两种现代性的冲突.但是,主体的分裂不足以获得现代性的自我确证,他者主体性突破了毕尔格的主体场域的封闭圈,从而超越了现代性的自我确证,使现代性走向了对他者负责的公正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文化哲学是一种现代性与保守性兼备的体系.从梁漱溟赞同并参与新文化运动,肯认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批判东西调和的文化观,认真检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他以敏锐的心灵发现新文化运动中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他的文化哲学具有现代性和进步性.但是由于他所持的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使他的文化观具有保守性并成为保守派所欢迎的学说.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现代性发展至今已危机重重,而孕育于此浪潮之中的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亦走入一个自身不可回转的死胡同,列奥·施特劳斯"魔眼"独具,不仅从思想史的维度剖析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问题纠结之所在,甚为重要的是其由此架构了自己独特的翻译理论,突破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内在局限,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7.
世俗批判的现代性意义——试论柏杨杂文的思想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杨在内地的影响一直与80年代的反传统思潮联系在一起,成为反传统思想中最敏锐的观点和论据,也被这股思潮所符号化.但柏杨的文化批判并不具有我们惯常理解的明确的和强烈的政治意向,而更重要的在于国民性揭示,在于他立足于民间的立场,进行世俗的现代性建构.柏杨始终是站立在世俗社会的立场上来发言,他不是要驯化世俗社会,而是试图建构一个本真性的世俗社会,而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应该是这个本真性的世俗社会的合理延伸.他不是把世俗社会提升到精英社会的水准,他首先是要建构本真性的世俗社会,其次是要把精英社会拉到这个世俗社会的水准上.从他最经常讨论的主题(例如国民性批判、道德风习、平等正义),可以看出他的杂文的批判精神紧紧地贴近世俗社会.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最终的"精神积淀",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对抗和各种参量的、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过程。无论从哪个维度和理路上,都不可能对现代性有一个透彻的、穷尽的透析,因为它既是指向未来的、人类生存的一种样式,也是人在其中的、与前现代和后现代相互镶嵌着的环节。现代性一词是西方的概念,中国的现代性说法是否合理?建构中国现代性是不是就是"西化"?而同时,后现代性思潮对现代性思潮的冲击,使我们在探讨中国现代性问题使多了一层思考。如何突破传统,克服现代性内在的矛盾,反思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主要对现代性的反思性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自我认同与个体反恩性的关系的探讨对现代性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153-153
在当今的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现代性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学术关键词。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时代条件下,任何话题或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和“现代性”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或牵扯。“现代性”与宗教问题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基督)宗教促成了“现代性”的生成(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多种宗教并存而且正在发生“现代性”的国家,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