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态词汇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学学科。文章重点介绍了葛本仪先生的动态词汇学理论,并分别从共时动态和历时动态两个角度,同时结合汉语词汇史的个案研究,从选题、框架设计、分析思路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这一理论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一位西方汉学家的角度研究了汉语词汇,认为汉语词汇内部结构同某些西方语言有不同的系统和特点,而这些又决定了句段结构与词形变化。提出研究汉语词汇不能从西方语言学理论出发去进行推论,应当以汉语词汇的语言实际为基础去发现其自身特征,而这种研究又不能是片面的,必须全面把握所有主要特征,并且应当不断为汉语词汇的研究寻求新的方向和角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处理的汉语工程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由于信息处理的需要,汉语语言研究以及汉语词汇研究,必须重新审视所研究的对象和采用的方法,汉语词汇研究要能为汉语自然语言理解提供语言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代早期白话材料,《三遂平妖传》是研究近代汉语尤其是明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资料,在汉语词汇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全书语言质朴,主体上是流畅自然的明代口语,很多语言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三遂平妖传》中有一些未被《汉语大词典》收录的新兴词语。这些新兴词语,有的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新兴词语的抉发和阐释,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词典编纂修订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羡余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汉语羡余现象研究》四章,分别从字、词汇、语法方面说明了汉语的羡余,立足于客观现象,上升为理论研究,同时用羡余理论指正了以往研究中的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料和语言学两个角度,对唐代僧人义净译著中的注文材料作了初步分析。文章认为,这批材料在汉语词汇史中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料和语言学两个角度,对唐代僧人义净译著中的注文材料作了初步分析.文章认为,这批材料在汉语词汇史中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称谓语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中西方学者都对这一语言现象作过理论性、系统性的研究.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对Brown和Gilman等西方学者所忽略的汉语称谓的复杂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发现汉语称谓的一些新发展,在分析中英文称谓系统区别以及发展变化的同时,再次强调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称谓.  相似文献   

9.
词汇量测试是语言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本文通过对词汇测试理论的述评,探讨词汇量测试理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对汉语L2的词汇测试目的、方法以及测试题的设计等方面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禅宗语录不追求浮华而追求朴实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真实反映禅师所在时代的语言特色,从而是我们进行汉语词汇史尤其是近代汉语俗语词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语料,同时也可以为《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提供相当丰富的文献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