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渗透于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就其本质而言,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同时融汇了易学、儒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思想精髓的兼容的思想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道"、"器"应是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两个字。本文历数了"道""器"关系的起源、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立立 《科技信息》2009,(26):39-40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管理思想和道理,对教育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从中国传统“人本”文化及崇尚“和谐”的价值观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管理中的影响和体现,认为教育管理应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起和谐教育管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诗歌中的形象渗透并映射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离骚》也是如此。《离骚》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从对各类别人物形象的梳理和考察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反映并渗透着屈原的儒家、法家及民本等多重思想,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及政治规律超越自身遭遇的认识和对社会革新进步的提倡。其"神游场面"是屈原在以黄帝自况,由此表现出自己的多重思想。  相似文献   

4.
申磊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4):82-84,119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部分,对三晋地区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的传播与三晋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三晋法家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与现代企业管理结合会散发出灿烂的光辉。儒家追求的"以人为本"思想对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补充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的方式,说明在企业管理中坚持儒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先秦儒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作一些述评。先秦时期 ,在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给我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儒家和法家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 。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儒家和法家的人性论进行对比阐述,提出了将儒法融合的人性管理思想引入图书馆内部管理之中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社会的管理思想是在儒、法两家管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在理论上儒、法两家的思想尖锐对立,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却互相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融法家学说的独特的封建社会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說:“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着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級和奴隶主阶級在經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激烈的斗爭。围繞着这場斗爭,思想教育領域的斗爭也十分激烈。荀况的《劝学篇》就是法家同儒家进行斗爭的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里,荀况对法家的教育思想作了深刻、系統的闡述。今天我們用馬列主义的观点,研究法家对儒家的批判,对于肃清儒家反动教育思想流毒,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綫,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儒法至汉晋方得以合流,而早在先秦,子夏子思之学已与法家有融通之处。子夏氏之儒的行事及思想或许正是法家任法与专制理论的源泉。子思"牧民以利"更与法家功利思想如出一辙,儒简"定纷止争"譬喻的记载即是儒家子思学派与法家思想融合的印证。  相似文献   

11.
李斯把法家思想作为秦统一后的统治思想是秦国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家思想的彩和遭到了儒家的反对,李斯为贯彻法家思想,提出了焚书之议,此后在作始皇又有坑儒之举,但焚书坑儒并没有灭绝古学,也不是造成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李斯法家思想的来源,主要是荀子、韩非子、吕不韦和商鞅。桴斯工没有真正掌握法家思想的精髓。他歪曲了法家的本意,最终造成秦的速亡,使法家思想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2.
陈晨 《科技信息》2011,(14):19-19
在留学生管理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和为贵、尊师重道,法家的立法明确、奖惩分明等,有利于加强管理,也利于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儒法两家可谓渊源甚深。在孔子创儒家之前,"儒"作为一个极大的概念早已存在,它所独有的关怀精神对于先秦知识分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便是在战国时期文化界百花齐放,儒的精神依然渗透于各派之中而非儒家独有,前期法家的代表如李悝、吴起等人也都算得上是一介大儒。如果说这对于证明儒家与法家的渊源有些牵强的话,那么这种渊源在韩非子身上就体现得再明显不过了。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本该成为儒家思想的后继者,可他却成了法家的集大成者,这固然不是说法家包含于儒家,但两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交叉点是必然的。不过,在管理思想方面,两家还是分歧比较大,异多于同。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做一下比较。  相似文献   

14.
前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場政治思想上的大革命中,也伴随着一場教育大革命,儒法两家在教育战綫上展开了針鋒相对的斗爭。法家把教育作为貫彻执行法家政治思想路綫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級专政的工具。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商鞅、荀况、韓非等,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教育家。他們在批判儒家反动政治思想路线的同时,对以孔丘、孟軻为代表的儒家反动教育思  相似文献   

15.
饭店管理的“人本意识”与儒家文化——“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世臻 《科技信息》2008,(12):191-191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文化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即是一种人本意识,它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它对现代饭店管理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而现代饭店管理中所提倡的人本意识也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秦律是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它里面到处都是严刑峻法,似乎无关儒家学说。文章通过分析儒家经典《周礼》中的《秋官》一篇,将它所包含的慎刑原则、同罪异罚原则、三赦三宥原则来阐述儒家学说对秦律在等级、慎罚等制度上的重要影响,体现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融合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法家集权思想、儒家的家族伦理思想、为政在人、义务本位等观念,对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统一的干部人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中各种弊端和干部制度本身的缺陷的逐渐显露,干部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种种的弊端,阻碍了干部制度乃至整个政治制度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无讼”思想源于先秦道家、法家、儒家的思想,明政府亦在徽州民间倡导“无讼”之理念;徽州地区大量“健讼”行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体现出明代国家存在着制度规范与实际运作不统一的弊病。  相似文献   

19.
"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涉及到儒家的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梁漱溟被美国学者艾恺(Guvs.Alitto)称之为"最后一个儒家",也是二十世纪众多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知识分子中唯一身体力行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之人。梁氏一生都在试图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出路,试图在中国历史之出路与人生价值之选择之间达成统一。梁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途径是乡村建设。他的一生陷入现代化与人性的两难之中,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哲学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资源。对儒家管理思想进行回望、拾粹、提炼及整合,对于社会管理的发展和进步,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