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古建筑形式不是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整合、融合才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留给我们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当代中国建筑在继承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独树一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析,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关系,试着探析可能的中国建筑之路,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建筑文化深层的架构和价值取向,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闽西客家培田古民居的建筑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言 《科技信息》2010,(8):I0132-I0132
培田古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地域性特征的代表性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对培田古民居的布局、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上对培田古民居的保护与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及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建筑文化深层的架构和价值取向,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介绍了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我国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古代民居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王志洪 《科技信息》2009,(23):331-333,341
建筑的构成是民族,地域,社会文化集合体的表现。建筑的格局是社会的文化和哲理思想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建筑个体及群体的分布结构构成不仅涉及到形式和美学的象征意义,更在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受到社会意识和统治制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田鹏  任君 《科技信息》2009,(22):200-200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魅力之所在,就是只要身临其境都会为其所感染,这是由于其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原理以及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以师法自然为主题思想的中国园林通过运用植物,水景,建筑等要素,将高度的自然精神境界融入其中,如诗如画,集建筑、园艺、书画、文学等艺术的精华于一体,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在营造空间环境时,突出天人合一、融于自然、传统写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其艺术生命力长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构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长久地积淀为人们的政治心理,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政治行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影响深远,同时有利于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的政治文化目标:民主文化与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融合了传统艺术的标志设计承载着凝重的中国文化传统、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激情,既有历史文化,又具现实精神,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无穷智慧。但几千年封建专制文化的积淀也使之毒瘤相伴,若不能矫治,则必将影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以文化强国为重要支撑的“中国梦”的实现。而具有超然、开放胸襟和乐观心态、追求神性等特点,诞生于古希腊的体育文化精神—追求公正、平等,具有矫治专制文化弊病的作用,能更好地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本然性,塑造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打造新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与国际接轨情况下 ,更应体现中国地域传统特色。文章以建筑学报( 1994~ 2 0 0 3年 ) 10年间所刊登的建筑作品 (实录或方案 )为统计研究资料 ,结合其创作构思 ,对当代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手法进行研究 ,认识到中国建筑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 ,应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将中国文化特质融入其建筑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纪年历法,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自己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内在地蕴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和谐文化的特质,我们应当大力发掘中华传统节日的价值,充分重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用它来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其各种建筑活动几乎无不受到所谓风水理念的深刻影响.从通俗和专业两个不同角度对“风水”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风水理念对传统建筑选址和布局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在风水理念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特征——重重封闭的内向性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广义的大文化系统而存在,传统家训与传统文化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又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传统文化对传统家训内容有着强烈的制约与影响作用,传统家训对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也越来越频繁。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在世界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严重挫折,西方文化正在蚕食着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研究表明,“文化空间”的变更影响着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严重的传承人缺失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未来;文化自觉成为解决传统武术传承问题的关键。另外,传统武术的传承还必须要有文化意识、本体意识、坚守意识。只有这样,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才能得到解决与发展,才能让中国武术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