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7,(10):1641-1645
基于钢纤维掺量为0.8%的3个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掺入不同量的硅粉进行配合比试验,利用HNK-3型混凝土抗含沙水流冲刷仪对多组混凝土进行抗冲耐磨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冲耐磨强度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硅粉掺量临界点10%对应其抗冲耐磨的峰值强度.对比4个硅粉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微观影像可知,临界点处的硅粉掺量能最有效的提升钢纤维、水泥和混凝土骨料之间的黏结力,使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冲耐磨强度获得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微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在隧道单层衬砌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从湿喷硅粉钢纤维混凝土的工艺特点、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选配、工艺流程、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实施隧道单层衬砌的控制方法和要点.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提出了保证硅粉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最大化利用再生骨料,以硅粉和钢纤维掺量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20个圆形和方形截面钢管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短柱构件进行轴压试验,观察了短柱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了构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曲线,分析了硅粉和钢纤维掺量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全部采用再生骨料会降低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峰值承载力及峰值应变,可以采用硅粉的填充效应及活性和钢纤维对裂缝的内部约束来改善钢管全再生骨料混凝土柱的性能,经改性后的钢管全再生骨料混凝土柱的性能和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相当,硅粉掺量为10%、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钢管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峰值承载力超过了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并采用现有计算理论及规程计算公式对构件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得到各规程在计算钢管全再生骨料混凝土承载力时的适用性,规程EC4和试验数据更接近。  相似文献   

4.
潘珂  覃德勇 《科技信息》2011,(8):364-365
丙乳拌制的无水混凝土(砂浆)具有优异的粘结、抗裂、防水、防氯离子渗透、耐磨、耐老化等性能;硅粉作为掺和剂加入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最终强度、增加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离析和泌水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化学腐蚀性和比电阻;钢纤维混凝土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性脆等缺点,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可以解决钢筋混凝土难以解决的裂缝、耐久性等问题。集以上三种混凝土优点的丙乳硅粉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在水工建筑物过水面混凝土缺陷处理中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以收缩率为表征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和硅粉掺量对硅粉混凝土收缩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数据拟合和回归分析建立了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砂率及硅粉掺量对硅粉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比较显著。水胶比在0.35~0.45范围内取值越大,硅粉混凝土收缩率越小;硅粉的掺入使硅粉混凝土的收缩增大,硅粉掺量在5%~10%时收缩率增长较快,而硅粉掺量大于10%以后的收缩趋于平缓。当硅粉掺量为5%,水胶比为0.45,砂率为38%时,硅粉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最小;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模型为ε=aln(t)+b,在显著性水平α=0.01下其相关关系显著,应用该模型可以预测和设计硅粉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6.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及其配合比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配制56组70.7 mm×70.7 mm×70.7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了水胶比和石英砂、硅灰、矿渣粉、钢纤维品种与掺量及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了6组强度和流动性都比较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初步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重和多重复合技术, 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轨枕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纤维硅灰高强混凝土特种轨枕;在500 kN 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上测试了三个系列轨枕疲劳荷载时裂缝宽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钢纤维的阻裂效应,显著提高了高强混凝土轨枕的抗疲劳性能;再因硅灰的填充效应、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改善了高强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尤其是界面结构, 使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轨枕的抗疲劳性能进一步提高.该轨枕不仅可用于特殊应力下承担复杂荷载,而且可带裂缝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提出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制备市政排水管道,并对不同钢纤维掺量和环向钢筋间距下管道的外压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和环向钢筋对于管道破坏荷载贡献比较明显,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环向钢筋间距的减小,管道的破坏荷载越大;钢纤维和环向钢筋只有在适宜配制情况下才能发挥最佳的抑制裂缝产生的效果;当采用58%水泥+12%矿粉+10%粉煤灰+20%硅灰的胶凝材料配合比以及1.4%的钢纤维掺量和80mm环向钢筋间距时,市政排水管道的裂缝荷载和破坏荷载均满足Ⅲ级管道检验标准,故推荐此配合比方案作为管道制备方案。  相似文献   

9.
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和1个普通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试验研究,比较钢管再生混凝土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的破坏模式、荷载-变形关系和承载力关系,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合料和钢纤维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和受力过程基本相同;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核心混凝土强度降低,变形增大,需要更大的约束效应约束核心混凝土,可以掺入硅粉、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以及钢纤维来提高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性能.根据现有相关规程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到各规程在计算钢管再生混凝土极限承载力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硅粉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重点探讨硅粉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提虫硅粉混凝土技术可以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是值得推广和提倡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硅粉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有关硅粉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综述了硅粉的成份和物理性能及硅粉混凝土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硅粉对混凝土作用机理,研究了掺硅粉路面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施工工艺及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从抗折强度和经济性指标考虑,路面混凝土存在最佳硅粉掺量问题:与不掺硅粉路面混凝土相比,路面混凝土中按最佳掺量15—20 kg/m3掺入硅粉,能显著提高路面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降低工程造价,如抗折强度提高10%、极限拉应变提高22%以上、压折比降低7%、耐磨性提高42%和抗冻性能提高近10倍、材料费用可节约11%左右,表明掺硅粉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高强混凝土的阻裂性能及韧性,以C60高强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混掺玄武岩纤维和微硅粉矿物掺合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和微硅粉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以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中得到掺合料的最佳掺量基础上,通过圆环抗裂试验研究了两种掺合料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kg/m~3、微硅粉掺量为7%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玄武岩纤维-微硅粉混凝土相对微硅粉混凝土的裂缝降低系数为56.3%。由此得出结论:玄武岩纤维-微硅粉混凝土能够增强高强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4.
掺加矿物细掺料———硅粉是提高路面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针对重载交通特点,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硅粉路面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分析了硅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硅粉的掺入虽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利,但有利于后期强度的提高。在最优配合比条件下,硅粉路面混凝土28d的抗折强度达8.30MPa,而抗压强度达60.83MPa,完全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硅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在短时间内找出硅粉在不同混凝土配合比时的最佳掺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马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21):6329-6333
针对当前水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弯曲韧性差、脆性大、易开裂等不足,提出一种超强掺硅混凝土的配方设计方法。首先对硅粉和混凝土之间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然后设计了硅粉对混凝土的稳定性、变形能力、强度、耐磨性、抗冻融能力以及抗疲劳性的影响测试实验,最后与其他设计方法进行对比测试试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掺硅粉水泥混凝土,掺硅混凝土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硅粉混凝土     
本文综合有关报导,介绍了硅粉在硅粉混凝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具有一定强度的次轻混凝土,进行了不同硅藻土掺量和硅粉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比强度均逐渐降低,但抗压强度离散性逐渐减小;硅粉的掺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从0%增长到8%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增长;从8%增长到12%时,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双掺硅藻土和硅粉的合理掺量为硅藻土等体积取代石子10%,硅粉等质量取代水泥8%,其抗压强度和比强度与素混凝土相近,可以用来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次轻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变截面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相变储能混凝土进行动态冲击压缩试验,相变储能骨料是以膨胀珍珠岩为基体材料吸附硬脂酸丁酯制备而成的,对不同掺量的相变储能骨料与硅粉的混凝土进行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粉能够增强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在硅粉掺量为0%~10%之间,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呈现增强趋势,强度大约提高了25%,此外,在硅粉掺量为10%~15%之间可能存在应力最大值;相变储能骨料的掺加并未对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付经东  孙支合 《潍坊学院学报》2009,9(4):115-117,123
硅粉是硅合金与硅铁合金制造过程中高纯石英、焦炭和木屑还原产生的副产品,是从电弧炉烟气中收集到的无定型二氧化硅含量很高的微细球形颗粒。硅粉对于提高新拌混凝土及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