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国防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125-125,127
为了开发叶蜡石这一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笔者对浙江省龙泉市兰头叶蜡石矿床进行了勘查研究,查明了叶蜡石矿的矿石储量、矿区的构造、地层和矿床赋存特征;并运用化学分析、岩矿鉴定等检测技术,对矿石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勘查、检测和对比,得出矿区矿石质量较好,矿床规模中等,并进行了经济概略评价,矿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富高岭石型铝土矿,首次提出了采用化学脱硅的工艺路线.研究了二氧化硅平衡溶解度与氧化铝质量浓度的变化关系,以及碱液浓度、温度和脱硅时间对矿石预脱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O质量浓度为230g·L-1的碱溶液中,90℃化学脱硅90min,脱硅率可达70%,铝土矿的铝硅比由4.97提高到8.5以上;矿石预脱硅过程有钠硅渣的生成,导致了矿石脱硅率的降低和碱的损失;矿石中高岭石转变成钠硅渣并不会降低脱硅精矿的有效铝硅比.  相似文献   

3.
以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内4种粘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本区伊利石含量最高,蒙皂石或高岭石次之,绿泥石含量最低;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型次之;南黄海粘土矿物主要是陆源成因,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和长江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山东新汶煤田上石炭统11煤中高岭石泥岩分布广、厚度薄、层位稳定、矿物成分单一等特征,根据共生的透长石和锆石等原生矿物组合及其标型特征和化学组成,论证了该高岭石泥岩的火山成因,并探讨其物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苏州高岭石矿物学及形成途径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苏州高岭石可分为蚀变型及溶洞充填型两种成因类型,两者在化学成份,微量元素及结构特征上均有所差异。高岭石的形成途径有四种,(1)长石经绢云母中间阶段形成高岭石;(2)长石直接转化成高岭石;(3)从溶液中直接沉淀形成高岭石;(4)由胶体晶化作用形成高岭石。蚀变型高岭石主要是由(1)(3)种主式形成,而溶洞充填型高岭石主要是由第四种方式形成。高岭石以何种途径形成取决于介质的温度,pH、阳离子种类及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粒度分析、显微镜鉴定、X光粉晶衍射、差热、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同安地区沉积型粘土的粒度、矿物成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粘土为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要组合的高岭石型粉砂质粘土.粘土矿物和石英的粒级范围和变化特征都完全不同.石英开始减少即粘土矿物开始增多.工艺上的淘洗率界限以下初始粒度是石英高值区和石英-粘土矿物重叠区,要提取高纯的粘土精矿,工艺上水洗界限必须降至0.005mm以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和高岭石矿物,含少量的伊利石和微量的绿泥石矿物。依据蒙皂石层层间阳离子类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可进一步分为钙型、钠型和钙钠过渡型3种类型。高岭石矿物有结晶度高、形态发育良好和结晶度低、形态发育差两种类型,据此得出高岭石有自生成因和陆源碎屑成因两种类型。粘土矿物的膨胀率及水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钠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具有更大的膨胀性,对储层损害最大,钙-钠过渡型次之,钙型最小。对储层中高岭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分析发现,两种成因的高岭石对储层物性影响截然不同,自生高岭石的大量存在能有效改善本区储层物性,陆源碎屑高岭石则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8.
郭山zk013号钻孔的系统样品经砂簿片分析、化学分析、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差热、示差扫描量热计。电子显微镜、穆斯堡尔谱、比表面积等研究,结果表明本矿区主要矿物为高岭石,7A多水高岭石; 次要矿物为水云母,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针铁矿,副矿物为蛭石、磁铁矿、钛铁矿、(?)石等。随着垂直深度的加大,高岭石和石英逐渐减少,水云母和蛭石逐渐增加; 高岭石结晶逐渐变差,粒度逐渐加大,7A多水高岭石比例增加。矿物的共生组合和演化规律证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花岗岩类风化型矿床。从DSC热分析的数据推断高岭石中羟基以八面  相似文献   

9.
对青藏高原主夷平面上分布的风化壳红土进行了沉积地球化学和矿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风化壳红土中细粒物质(粒径小于1mm)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广且比较均匀;红土中粘粒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和Fe2O3;粘土矿物多属于伊利石-高岭石型组合,少数属高岭石-伊利石型组合。高原风化壳红土处在红土化的初期阶段,间接反映了青藏高原古岩溶发育时期的湿热气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石炭系高岭石夹矸成分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国北方石炭系高岭石夹矸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主要矿物是高岭石,占90%以上,化学成分近似于高岭石的理论成分;分析了该层夹矸在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矿物化特征;得出了北方石炭系高岭石夹矸是优质高岭石矿产资源,是生产铝盐和A型分子筛的优质无机化工原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布途金子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矿区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体赋存于灯影组上段地层中,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Ⅰ和Ⅱ号铅锌矿体目前尚未控制最大延深,全部为氧化矿石。通过对数千米探矿坑道施工,将研究区与国内及世界典型MVT铅锌矿床对比,认为布途金子铅锌矿床属MVT铅锌矿亚类;通过与周边矿床对比,指出矿床深部极有可能存在大而富的原生硫化矿,有望成为一中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由于矿床形成过程复杂、控制因素多,导致估计矿石品位相对困难.尽量降低矿床预测中的估计误差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克立格法被认为是最佳的品位估计方法,其必须满足对于品位空间分布的平稳性和内蕴假设.但实践上,大部分的品位数据具有稀疏、不规则而复杂的空间分布,这有时会导致克立格法违反平稳性和内蕴假设.本文提出基于多基因遗传规划的矿石品位估计方法,并将其与克立格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多基因遗传规划的方法不需要关于空间分布的假设.这样,简化了实施矿体品位预测的条件,并能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可应用于复杂矿体品位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兴仁滥本厂汞矿区的实地考查和一系列室内研究工作,发现了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红铊矿,并进而肯定了该矿区汞铊共生矿床中有富铊矿体的存在。红铊矿和富铊矿体在我国均属首次发现。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和硫同位素资料,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从矿源层的形成环境、红铊矿和富铊矿体产出条件、汞铊等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及其沉淀机制等方面,对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从微量元素、铅同位素、硫同位素等方面,研究了金顶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5.
矽卡岩型铁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鄂东、晋南、豫西、鲁中、苏北、闽南、粤北以及川西南、滇西等地,是我国富铁矿石的主要来源,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为大型,是我国主要铁矿床类型之一.通过对上梁湾铁矿床矿体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赋存规律等的研究,为豫西此类矿床的找矿和探矿提供资料,同时还能为矿山深部找矿勘查和工程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铁矿是砂岩型铀矿床中常见的载铀矿物之一,可为成矿提供有利的还原环境。以新疆蒙其古尔砂岩型铀矿床含矿目的层中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含矿目的层中出露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立方体自形晶黄铁矿和不规则状黄铁矿,它们在结晶形态、赋存形式及化学成分方面均有所不同;其硫铁平均比值显示为S/Fe(草莓状)S/Fe(立方体自形晶)S/Fe(不规则状),化学成分总体呈现出富Mo、As、Co,贫Ni、Pb、Se、Zn、Ag、Sb。另外在铀成矿过程中,不规则状黄铁矿与铀矿物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必要的还原剂,继而为区内含矿目的层中铀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济宁铁矿属于鲁西地区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呈条带状赋存于济宁岩群中。它与赋存于泰山岩群中的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独特之处。从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铁的迁移与富集等方面对济宁铁矿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济宁铁矿是山东境内的新类型铁矿,它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侵蚀状态下的太古宙克拉通绿岩带。  相似文献   

18.
霍邱铁矿田地处淮河流域中上游冲积平原Ⅱ级阶地地貌单元,系华东地区第一大铁矿床。金安铁矿位于霍邱铁矿田的中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六安市霍邱县范桥乡,是一个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依据矿床含水层剖面可划分为新生水、古壳水和基含水。矿区西高东低,地下水径流方向应为自矿床西向东流动。矿床地下水补给来源,特别是新生水的补给来源主要应为入渗到含水层的大气降水。金安铁矿地下水的径流途径主要有:(1)地表水体侧向渗入;(2)塌陷裂隙渗入;(3)断层破碎带进入;(4)可通过矿井排水孔或勘探时未封闭的钻孔直接进入地下含水层。矿床地下水的排泄则主要是矿井抽水,其次是位于矿区南部的泉水出露。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管因其特有的性质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材料。本文报道了产于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中的天然纳米碳管,并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该发现表明迄今为止所有碳的同素异形体均可产于自然界,并且高温、压力、催化剂颗粒在产生纳米碳管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了石墨化花岗岩的形成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该发现对指导科学家合成纳米碳管和利用该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架底金矿为产于茅口组与玄武岩组第一段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中和峨眉山玄武岩第二段凝灰质玄武岩内的原生金矿床,是贵州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卡林型金矿床.通过野外观察和光薄片镜下鉴定,对架底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表明:呈半自形-他形结构、浸染状构造的黄铁矿与金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硅化、黄铁矿化及毒砂化是寻找金矿的主要蚀变标志;凝灰岩和构造蚀变体(Sbt)是该区金的主要找矿标志.本文系统总结了矿石的基本特征及蚀变标志,以期对其周边区域找寻同类型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