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以沿黄9省及自治区为研究区域,以黄河流域26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利用最近邻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均属于集聚分布,但名城的聚集程度较小,名村的聚集程度较大;(2)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分布大体呈“北少南多”的特征,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镇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村则绝大部分集聚在山西省;(3)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交通因素次之,而地形地貌与水系的影响程度最小,人文因素、政策因素也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梳理土地生态评价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为案例,基于GIS技术,对燕坝村土地进行了生态评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的可得性,构建了由4个目标层、10个指标层和18个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应用GIS的栅格分析功能,逐一对各个指标层和目标层因子得分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到各个栅格单元的生态综合评价得分.结果显示:燕坝村一等地和二等地生态质量较好,占总面积32%左右,主要分布在中部及东南部较平坦的区域;三等地生态质量适中,所占比例最大,为42.87%,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河漫滩等地;其余为四等地和五等地,生态质量较差,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的丘陵集中区和地质灾害易发点的影响范围内.该生态评价结果可为进一步实施村域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贫困与反贫困是新阶段集中连片特困区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运用GIS和BP神经网络技术方法,以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泾源县为研究对象,选取侵蚀堆积河谷平川区纯回族村、纯汉族村和回汉混居村各1个,剥蚀构造丘陵区回族村1个,侵蚀构造石山区纯回族村、纯汉族村和回汉混居村各1个,共7个样本村(均为贫困村),开展村域空间贫困及其分异研究.结果表明,灾损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到最近集市的距离等因素是泾源县空间贫困的主要致贫因素.侵蚀堆积河谷平川区纯回族村、纯汉族村和回汉混居村的空间贫困指数SPI平均值分别约为1.657,0.928,1.932,表明该类型区纯汉族村贫困程度较高;剥蚀构造丘陵区纯回族村的SPI平均值约为-6.971,表明该类型区纯回族村贫困程度很高;侵蚀构造石山区纯回族村、纯汉族村和回汉混居村的SPI平均值分别约为-6.583,-2.432,-2.022,表明该类型区纯回族村贫困程度很高.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和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附加值以及建设农村商贸网络等是泾源县实现减贫的主要途径,而侵蚀构造石山区和剥蚀构造丘陵区的纯回族村是区域扶贫攻坚的重点村.  相似文献   

4.
传统乡村建筑具有居民同宗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民间个性,凝结着民间的智慧,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当前乡村建设与改造导致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和传统乡村新建建筑地域特征弱化的局面.因此,当前新乡村建筑的发展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古建筑有明确的保护标准;必须适宜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新乡村建筑的规划设计必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5.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一些意象对主题的多重意义指向有着重要的暗示。本文通过分析探讨贞贞、教堂、霞村意象的深层寓意,对作品作出了更为贴近作家意图的解读。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贞贞隐喻了作者在新的命名中对女性的重新定义;教堂隐喻了女性艰难的救赎及出路;霞村则是“五四”启蒙任务未完成的中国社会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2009,(5):3-3
2008年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势头很猛,但目标很乱,而且主要是网络设施的建设,缺乏信息内容的建设;主要是县到村建设,缺乏村到户建设;主要是封闭的信息资源建设,缺乏开放式的信息提供建设;主要是政府投资和全额补贴式建设,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市场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农信通”、“信息田园”等虽然解决了电视、电脑、电话、宽带到村,但仅仅是到了村长的行为范围之内。所谓“五个一”就是:每个村有一台电脑、一个操作员、一条宽带、一间房子、一套制度,但是,电脑一周才开两次,信息多日不更新,农民进不了电脑室,制度仅限于管机房,由此,农村信息化在许多地方变为了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7.
胡士斌 《科技信息》2009,(22):333-333
村主任的换届选举出现了家乡版的“驴象之争”,对一个没有多少报酬的村长一职居然出现了类似赂选的现象,有点令人费解。村务公开是农村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财务应公开所有收支的明细帐目,以便让村民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的情况;但村里公布的确是平衡帐,也许村中选举出现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8.
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福建省传统村落与淘宝村2类典型的村落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传统村落和淘宝村的分布都属于凝聚分布模式.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闽西和闽北的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而淘宝村集中分布在闽南和闽中的泉州市和莆田市.地形、交通和社会经济状况与传统村落和淘宝村的空间分布关系密切,并且二者的分布是一种互斥的关系.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淘宝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的地区.低海拔淘宝村属于产业优势型,高海拔淘宝村属于资源禀赋型.  相似文献   

9.
色彩景观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色彩景观营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村落个性和风貌的塑造,影响公众对村落景观环境的感受.研究以闽南蟳埔村为例,开展色彩特征量化分析及公众感知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蟳埔村环境基底色彩略艳丽明亮杂乱,人工色彩混乱,自然色彩单调,需创造更愉悦和谐、温馨传统的氛围;2)历史人文色彩较丰富艳丽明亮,传统服饰已失去传统色彩特征,传统建筑色彩具有闽南地域特征,需创造更素雅和谐传统的色彩风貌.建议通过色彩景观统筹规划与分级管理,强化蟳埔村地域传统色彩特征,合理规范人工色彩的管理控制,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色彩层次进行色彩景观提升.  相似文献   

10.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西三公里的谷恋村,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清代至民国初年,谷恋村人大部分外出经商,商业资产富可敌国;村民耕读儒家,重视教育,英才辈出,民风淳朴;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祁县晋商文化的瑰宝.谷恋村整体致富、文化繁荣被誉为晋商发展史上的“谷恋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村名是人们定义村庄的专有名称,不仅代表村庄的空间位置,还反映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历史文化悠久.本文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归纳法从地理学角度对榕江县村名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植物类、方位类、经济类、意愿类、姓氏类、军事类等,并分析了各类型村名的命名特点.研究村名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榕江区域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构建影响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以福建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为例实证研究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认同、产业认同、环境支持是旅游从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商业意识、预期收益和风险感知是旅游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2)职业认同对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最大,其次为产业认同.此处,基于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实现从业意愿激励创新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信息     
《科技潮》2006,(1):42-45
宜武区政协委员关注科技企业;昌平区科委推进太阳能照明在山区村的应用;北京浅山区节能住宅样板房正式开工;石景山区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京港洽谈会上显实力;2006年科技项目申报启动六大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探索地名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发挥地名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寨县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村名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可将金寨县村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再将这两大类进行分析,得出村名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最后分析其形成原因,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安市产村相融的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和全省产村相融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指导下,广安产村相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广安市产村相融的建设背景、思路和发展成效,并提出了今后继续发展和推进产村相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西省偏远大山中有一村庄,十多年中出生的婴儿都是女性;而成年女子中,个个患有"头痛、骨痛"的怪病,这个村被叫做"女儿村".说来蹊跷,在英国威尔士也有一个"女儿村".近年来,这个村里出生的婴儿全部是女孩,该村的女性已达90%.起初,人们对这种"生女不生男"的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社会主义时期,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让农民过上小康生活而提出来的决策.山西省地处中部,又是农业大省,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使命.常平是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县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小康村.本文研究了壶关县常平村的企业发展及其区域带动效应,分析了常平村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了常平村的经验对壶关县新农村建设的适用性,旨在促进壶关的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是滩区居民常用的避洪工程结构形式,不同的矩形村台结构、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在不同夹角洪水作用下村台周围流场的特性差异很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方向来水、长宽比、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作用下的滩区村台三维绕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村台来流方向角、长宽比、村台辅道布置及辅道坡度对村台周围绕流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村台长宽比K<1时,来流方向角α=0°时,村台阻力较大;而当村台长宽比K>1时,来流方向角α=0°时,村台阻力最小;村台建设的最佳长宽比为1.5—2.0;相同的辅道坡度下,垂直来流方向时村台的时均阻力明显大于平行于来流方向时村台的时均阻力;村台最佳辅道坡度为1∶10—1∶15.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分类法、统计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制图法等对安徽省宣城市的行政村名进行分析,主要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并利用图表等详细的说明,总结出宣城市行政村名的命名规律.宣城市行政村名大部分是以自然要素命名的,其中又以地形、水文、方位命名的居多,此外在人文要素中以意愿和建筑居多.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宣城市村名的影响,加深人们对宣城市村名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以平顶山学院新校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近10年来学校周边东洼村、西留村和朱砂洞村3个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自2003年新校区启用以来,3个居民点用地面积均明显增加,其中东洼村增幅最大.近10年东洼村和西留村空间格局分散,趋于不规则化;朱砂洞村空间格局集中,趋于规则化.东洼村受高校新区影响最大,而处于同轴上的朱砂洞村和同半径上的西留村所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