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铜填充导电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醇酸树脂为基料、铜粉为填料的导电涂料中填料浓度与漆膜电阻率的关系.实验表明,油酸、有机钛酸脂添加剂有提高铜系涂料导电稳定性的作用,可望制得导电性能和导电稳定性满足电磁屏蔽要求的漆膜.  相似文献   

2.
水性镍基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水性镍基电磁屏蔽涂料的制作及涂层的有关性能,探讨了水、温度、涂层厚度等因素对屏蔽涂层的电阻率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频率为9KHz—1000MHz范围内,屏蔽效能为45—60dB。  相似文献   

3.
在脲醛树脂胶中加入超细铜粉(Cu)、超细镍粉(Ni)以及石墨粉(CP)导电单元,制备3层结构的落叶松复合胶合板。分析了导电单元不同施加量以及涂胶量对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胶合强度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在施加超细铜粉条件下,由于铜粉氧化,胶合板的电磁屏蔽效能为0.00 dB。在施加超细镍粉条件下,电磁屏蔽效能为0.00~10.10 dB;在施加石墨粉条件下,电磁屏蔽效能为528~13.13 dB。导电单元的加入有利于导电网链的形成,但对胶合强度有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胶合板的导电性,因此电磁屏蔽效能是这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纳米石墨基导电复合涂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石墨微片作为导电填料,高分子树脂作为粘结剂,制备高导电性复合涂料,研究其电磁屏蔽等相关性能.探讨纳米石墨微片、基体树脂、表面改性剂、溶剂,以及分散工艺和施工工艺对导电涂料的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石墨微片,质量分数为5%的阳离子分散剂,质量分数为65%的丙烯酸树脂,以及适量混合溶剂为较佳配方,而以机械研磨辅以超声分散是较好分散工艺.通过该法制备得到的导电涂料,其涂膜的表面电阻率低至0.6Ω.m-1,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8 dB(1.5 GHz).  相似文献   

5.
镀银铜粉导电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镀银铜粉导电涂料,研究了搅拌速度、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盐和硬脂酸甘油酯对镀银铜粉电阻的影响;并对铜粉的含量和漆膜厚度对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说明:该实验研制的镀银铜粉含银量少(含银量约为铜粉重量的1%~6%)、成本低、导电性能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6.
电磁屏蔽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磁屏蔽原理及掺和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有关理论作了综述,概述了掺和型电磁屏蔽涂料的常用导电填料、复合工艺及性能影响因素,尤其介绍了复合工艺的最新进展--原位插层复(聚)合法.  相似文献   

7.
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对镍粉/环氧树脂屏蔽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和镍粉作为屏蔽功能填料,以环氧树脂作为黏结剂,按照涂料制备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镍粉/环氧树脂电磁波屏蔽复合涂料,并研究了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对镍粉/环氧树脂屏蔽复合涂料导电性和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的最佳含量为占屏蔽复合填料的5%。当涂层厚度为0.3mm时,涂层的电阻率为1.32Ω.cm,在300 kHz~1.5 GHz频段内,涂层的屏蔽效能为37.197~46.139 dB。与不含晶须的涂层相比,电阻率降低了1.08Ω.cm,屏蔽效能提高了5.385~9.854 dB。该研究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电磁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网格法讨论了电磁屏蔽涂料的电磁参数的匹配关系。通过讨论和匹配设计,解决了电磁屏蔽涂料总后向反射率、电磁参数、厚度、频率等在理论计算中的困难,直观地给出了电磁参数的匹配规律。同时也提出了材料的外形设计应该根据不同频率点的强吸收特点采取厚度渐变式的观点,为电磁屏蔽吸收体外形设计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石墨/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涂料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导电石墨为导电填料,通过高速分散制备电磁屏蔽涂料的体系中分别加入曲拉通X 100、OP-10、聚环氧乙烯基醚、阴离子型聚丙烯酸等分散助剂及钛酸酯偶联剂,采用不同共混工艺,希望改善石墨颗粒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能,从而赋予涂料较高的电磁屏蔽效能;采用正交实验法,甄选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导电填料用量、分散助剂及共混工艺.结果显示,该体系的最佳配方为:导电石墨用量为树脂重量的40%,分散剂种类为OP-10,分散剂用量为石墨重量的10%;共混工艺为偶联剂干法预处理;所选用偶联剂对实验影响相当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改性碳纤维和镍粉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基础上,进行复合电磁屏蔽涂层结构的设计,以实现频率小于1.5GHz的电磁波屏蔽效能的提高.制备了改性碳纤维/丙烯酸酯类树脂和镍粉/丙烯酸酯类树脂的电磁屏蔽涂料.实验表明:对填料基本电磁参数的分析能优化多层屏蔽涂层的设计,依据电磁参数来调整各层屏蔽涂料所用填料,可实现逐层阻抗匹配和提高屏蔽效能.在频率小于1.5GHz的低频区域,多层屏蔽涂层的最大电磁屏蔽效能可达30.5dB,相对单层屏蔽涂层,提高了5.31dB.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大量试验,研制了以明胶、速溶粉状硅酸钠等为基料,以超细含镁碳酸钙、立德粉等为填料及其它助剂组成的固体建筑涂料。该涂料与国内同类产品比较,具有表干时间短、遮盖力高、耐热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金属颜料对保温涂料发射性和反射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基于高原、严寒及寒冷地区对外墙涂料光学性能的要求,研究涂料组分中各类金属颜料对其红外发射率及太阳能反射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颜料能显著降低油性涂料的红外发射率;颜料种类、掺量及形貌对涂料的发射率有较大影响;铜粉对油性涂料发射率的降低效果最好;发射率随颜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40%~50%范围内达到最低;同掺量下片状铜粉在油性涂层中的效果优于球状的;漂浮型铝颜料对油性涂料发射率的降低效果优于非漂浮型铝颜料。水溶性金属铝粉能显著降低水性涂料的红外发射率,红外发射率和太阳能反射比均随铝粉的粒径增大而下降。上述各类涂料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均可达到0.35~0.45、太阳能反射比0.39~0.56,基本符合采暖地区外墙涂料光学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铜型抗菌沸石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液固,固相离子交换法将沸石与具有抗菌性能的铜离子合成抗菌沸石,用正交法确定了两种方法的较佳条件,并进行比较,尝试利用微波加热法合成的抗菌沸石,此外探讨了自制铜型抗菌沸石作为毒料的船底防污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水作溶剂,苯乙烯,丙稀酸酯,丙稀酸,聚乙烯醇等共聚合成乳液,探索了聚合乳液的物料组成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料时间及引发剂的用量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乳胶内墙涂料,确定了颜基比及各种填料的较好用量.测试并报道了乳液及内墙涂料的性能试验结果,最后给出了乳液和内墙涂料较佳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5.
低污染高固体份醇酸树脂涂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固体份、低污染是涂料的发展方向。醇酸树脂的高固体化对于环保非常重要,因而我们研究它的特点、合成、成漆要素以及配方实例将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腰果壳液在涂料中应用广泛,用腰果壳液制成的腰果油漆不仅具有酚醛漆的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耐水、耐盐水、高光泽、高硬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甲壳糖醋酸水溶液为成膜剂,掺人短纤维后用戊二醛交联得到多彩涂料,它较常用的苯丙水性多彩涂料具有干燥快,不易霉变,不需较贵的添加剂等优点,可望在无公害涂料研究中开辟一条新途径,也为甲壳糖在日用化学工业中找到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回收水槽和喷房壁上的废漆渣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后可以用于涂装工件表面。涂层性能测试结果为硬度2B、附着力1级、光泽度12、耐中性盐雾实验150h。结果表明:干性漆渣经过再生处理后,再涂装于工件表面,其涂层的性能几乎可以达到原油漆的性能。说明该回收再生利用工艺合理,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而且减少了固体垃圾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危害,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张宫 《太原科技》2004,(5):27-28
在生产油性氯丁胶涂料时,因温度高,易失火,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阐述了冷溶法生产氯丁胶防水涂料的原理,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