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能Au+Au碰撞末态多重数赝快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旁观者数及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考虑到能量损失和旁观者效应对末态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核子核子碰撞快度分布的逐次叠加得到核核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并用其讨论了PHOBOS合作组在高能Au+Au碰撞所做的实验测量.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 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用柱模型研究了高能核-核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柱模型对实验给出的赝快度分布中的涨落现象给出了较好的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与200AGeV的质子,^16O和^32S与溴化银中心碰撞,14.6A和3.7A GeV的携Si与溴化银中心碰撞,以及158A GeV的208Pb-^208Pb中心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5.
引入密度函数与多重数分布的矩的定义,推广e^+e^-和pp作用中的矩分析到核作用中,分析相对论核-核碰撞的EMU01实验数据,计算了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的Hq值,系统研究了Hq对入射能量,射弹与靶核质量、赝快度区域以及碰撞中心度的依赖关系,比较和分析了简单与复杂碰撞系统的振荡结构以及可能的物理起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理想气体模型中麦克斯韦速度分量分布函数在高能核-核碰撞中的一些应用,得到了靶核和弹核碎片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对论性单电荷粒子的赝快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能核子—核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横能分布,考虑到核几何因素的影响后,得到了核—核碰撞的横能分布。计算结果与NA35协作组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利用CERN NA27合作组提供的LEBC泡室照片,测量了400GeV/c 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为4-24的赝快度分布;观察到在选择的赝快度窗口中(△η=0.5和0.1)平均最大带电粒子数密度随带电粒子多重数线性增加的规律,没有观察到最大粒子数密度反常高的事例。  相似文献   

9.
高能不等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和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核碰撞的Glauber模型,给出了高能d核与Au核在不同对心碰撞中的参与者数与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所得结果与RHIC PHOBOS合作组给出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超高能重离子碰撞能在原子核线度内产生高温高密度物质,导致夸克囚禁的解除,产生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如果这种从强子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将是对强相互作用理论QCD(量子色动力学)的有力支持。由于超高能重离子碰撞目前主要发生在宇宙线事例中,而宇宙线事件一般是不等核碰撞,快度分布在核子—核子碰撞质心系中是不对称的。本文应用流体力学模型讨论宇宙线中不等核碰撞事例,得到了能量密度分布和不对称的快度分布。本文所讨论的流体力学将应用在今年的羊八井实验中直接从EAS事例数中挑选出超高能重粒子碰撞事例,寻找夸克胶子等离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推广了有效核作用模型和受伤核子模型,对高能核—核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多重数分布进行了计算,并与有关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化组分模型详细讨论了RHIC能区不同中心度d+Au产生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并把产生粒子的贡献归纳为射弹碎裂区、中心区和靶碎裂区3部分粒子贡献总和,中心区域形成集体流达到热化.并由此分析了RHIC能区d+Au相互作用不同中心度粒子产生特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五源发射图象,描述了高能核一核碰撞中簇射粒子的(?)快度分布.计算结果与3.7—200AGeV~(16)O与核乳胶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原子核弥散层的性质,得出原子核弥散层的核子数,由此探求重元素寿命递减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原子核的低能集体谱依赖于它的核子数。本文在没有用动力学对称性假定的IBA框架中讨论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从振动能谱向转动能谱的过渡主要是由价核子数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极端条件(高温度、密度、同位旋不对称度)下核物质的性质研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重离子碰撞实验结合输运模型模拟是目前人们研究核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会产生很强的磁场(内部磁场),然而在之前的输运模型模拟中通常不考虑内部磁场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影响.我们在极端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中,引入内部磁场,并研究了内部磁场对出射粒子集体流的影响.发现内部磁场对核子产额及集体流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对带电π介子产额比及集体流的快度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一结果表明,在利用中能重离子碰撞后出射的π介子作为研究核物质性质的敏感探针时需要考虑内部磁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