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导出电磁场能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四维协变形式 ,揭示电磁场应力能量动量张量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电磁场的物质性,首先阐明了电磁场的能量、动量和质量;接着介绍了电磁场与粒子的统一性;最后还给出了电磁场与实物粒子的性质对比表。  相似文献   

3.
由电磁场的能量、动量守恒定律,得出四维洛仑兹力分量式;通过引入四维动量流密度张量,然后将力的各分量式合并成为电磁场能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协变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电流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情况下,两电流元间相互作用力是不满足牛顿第三定律的,从而两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电磁力相互作用下,它们的机械动量是不守恒的.在考虑到运动的带电粒子的机械动量的同时,也考虑到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从而证明了,在运动的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组成的系统中动量仍然是守恒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静态电磁场的动量密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由动量、能量守恒定律,简便地推导出静态电磁场的动量密度表达式。与通常做法不同,推导过程未涉及麦克斯韦方程组。  相似文献   

6.
通过四维能量动量的相对论变换求出运动介质中电磁能密度和电磁场与介质的机械动量之和,进而求得了运动介质的机械动量密度讨论了它随介质的折射率和运动速度而变化的规律及其在计算运动介质受到的机枪菌密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处于圆极化电磁场中的^型三能级原子,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出了系统的波函数、能量本征值和动量本征值.处于圆极化电磁场中的∧型三能级原子的能级发生了分裂,原子质心动量取值为(P0+jhk),这一结论可以解释为Bragg现象.  相似文献   

8.
依据电磁场的能量-速度关系和动量-速度关系,对康普顿散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电子的电磁场能量对电子的静质量无贡献.并且,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同时提出了一个由康普顿散射测量电子的电磁质量的实验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电磁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它具有能量和动量等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所以在讲述电磁场理论时,电磁场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般的教科书是用到了张量这一数学工具来叙述的,有的教材则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而略去了这一内容。本文旨在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引出电磁动量这一概念。一般的电动力学教材是采用演译法来叙述的,概述如下: 从电磁场中的带电体受到的洛仑兹力出发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有磁荷存在的情况下,引入了电磁场双四维势的描述方法。给出了场强与双四维势的关系,并且从Euler-Lagrange方程出发,推导出了具有电磁对偶对称性的Maxwell方程;讨论了具有对偶对称性的电磁场能量动量密度张量以及它们的特性;最后,证明了有磁源存在情况下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处于变化外磁场中的圆柱形电容器的定性讨论和定量计算,把电磁场的角动量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分析并论证了电磁场确具有角动量,且可与机械角动量相互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遵循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2.
在场统一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静电场E和磁场B1的统一体就是电磁运动所表现的“电磁空间”,万有引力场g和磁场B2的统一体就是机械运动表现的空间,称它为“牛顿空间”;明确磁场B1和磁场B2分别属电磁物质和机械物质的“动量场”;论证电荷属电磁运动的“电磁物质”;指出空间与物质是运动表现的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运动存在的表现形式,肯定运动绝对性的概念,批评“唯物质论”者们坚持物质绝对化的错误;将物质的原概念进行必要延伸,给出物质新定义;又一次揭示空间的机械能势转换和守恒定律;根据空间和物质的本质关系,将力统一成矛盾的两类力,即“统一力”和“破坏力”;简述依据空间属性否定电磁波属物质的观点,强调应充分重视它传递信息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能将电磁能转化为局域温度场的超材料结构。超材料的局域电场增强效应可以产生强电场并激发电磁能-热能转换。电磁波能量通过无线方式耦合到超材料表面,因此可以实现无线能量的收集。实验表明,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把空间电池波以热能的形式局域于空间有限体积内。在7 W的入射电磁波下,局域温度场增强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01℃。通过与热电材料Bi2Te3组合设计出了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量收集装置。7 W电磁波照射下实验测量单个结构单元的输出电压为高达 27 mV。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电机和电工中的磁场分布和电磁力方向问题。根据试验研究,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磁场“最佳增能”特性。新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决定电机中的电磁力方向。实验和分析证明,电机中的电磁力及其方向是难以正确的使用安培定律(左手定则)和表面张力法加以说明的。新的概念还可以正确决定磁场分布图形。新的方法在许多场合表现出它的简炼性和物理概念鲜明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形技术对波导和谐振腔内的时变电磁场的能量传输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仿真,将抽象的电磁场能量概念形象化、可视化,有利于对电磁波能量传播特性的理解。通过亥姆霍兹方程和导体表面边界条件,求出矩形波导和谐振腔内电磁场分布,然后求出坡印亭矢量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对TE33波模进行仿真,可以清晰看出TE33模在沿波导的横截面只发生电磁能量交换,能量沿轴向方向传输;而在谐振腔中TE33模不仅在沿谐振腔横截面只发生电磁能量交换,在纵向也只有电磁能量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电磁场与一个旋转球的引力场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电磁场与引力源之间,不仅存在着静态引力势能,而且还存在着与角动量耦合有关的相互作用能;这可能导致可观测的宇宙效应。  相似文献   

17.
电磁体系能量守恒定律中的“机械能量”应是带电体动能与焦耳热能之和。本文通过一个置于变化外磁场中带电导体圆筒的例子说明这一点,并且利用欧姆定律和电磁体系角动量守恒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磁对偶原理与洛伦兹力矩的交叉耦合形式,重新对阿哈罗诺夫-凯什(Aharonov-Casher)效应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解释.计算出了运动磁矩与电场之间的交叉耦合力矩、电磁系统的拉氏函数及正则动量.由此推出了带有磁矩的原子(属于中性粒子)在电场中的等效势能,该势能影响到了微观粒子波函数的位相,使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衍射图样发生变化.因此从理论上得出:A-C效应中几何位相的移动,还存在物理来源,即交叉耦合力矩.  相似文献   

19.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辐射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中存在的电磁辐射问题,以电能表作为受试设备,利用场强仪和频谱分析仅对电磁脉冲辐射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射频传导试验中的辐射场具有很大的场强,在电能表附近住置,可以达到90V/m。有比较宽的频谱,主要分布在几十至几百MHz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