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通报》1954,(4):59-59
西北區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現共有20個,經過幾年來的摸索,各試驗場的工作方向已逐漸明確,开始重視了解决目前農業生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技術問題,對於培养地力、合理施肥、適時適量灌溉、實行輪栽以及防治毀滅性病虫等已當作主要問題着手研究。對於調查研究,也引起了重視,並注意了試驗研究工作与羣眾生產相結合  相似文献   

2.
费鸿年 《科学通报》1954,(11):15-15
科學工作者在學習國家總任務以後,更加明確了應當怎樣加强科學研究,結合實際爲生產服務,爲實現國家總任務而奮鬥。動物科學者所能服務的生產業務範圍很廣,漁業就是其中的一個部門,而且由於漁業迫切需要科學技術,因而動  相似文献   

3.
徐仁 《科学通报》1954,(7):27-27
我國由於過去反動統治者對於科學工作的不重視,科學研究從未得到正常的發展。科學工作者也都憑着個人的興趣和設備的方便,時常研究一些不切實際的問題,很少想到怎樣去解决國計民生的困難,以致科學的基礎十分薄弱,理論與实际脫節。  相似文献   

4.
我們参加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學習了蘇聯的先進經驗後,對今後我國的醫学研究工作,有如下的初步建議,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整頓現有的醫學研究機關,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改組國內現有的醫學研究機關,集中人力物力首先研究幾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如勞動衛生和職業病問題、流行病學及微生物學问題、寄生蟲病問題等。在組織機構上採取寧缺毋濫的方針,祇有條件成立一個研究室時,就先成立一個室,不要勉强建立一個研究所;應注意積累经驗和培養幹部,等有條件時再逐步發展成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4,(2):77-77
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的前身是昆蟲研究室,成立於1950年8月,隸屬於實驗生物研究所,當時工作人員共只10人左右。由於實際工作的需要,這個單位也逐步地發展起來,在1953年1月正式成立為昆蟲研究所。他們的工作是結合農業、林業等生產上的需要,以及人畜保健事業上的害蟲問題。目前該所的工作分為四組:1、生理生態組,2、分類形態組,3、生物防除組,4、藥劑毒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54,(4):40-40
中華全國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聯合會在中央農业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於2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了“農業科學各专门學會學術討論会”。到會的有農業科学工作者共二百餘人。 這次討論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團結農業科学工作者,更好地學習米丘林生物科學,明確理論必須結合實際,以此推動学术研究,提高科學水平,為提高農業生產和實現總路線而奮鬥。  相似文献   

7.
在社會主義基礎上保加利亞農業的改造,使目的在於不斷提高栽培植物收穫量與質量的科學和實際的活動有了可能。由於蘇聯農業技術和蘇聯農業生物學的方法的廣泛應用,以及保加利亞各個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成就,在相當短促的時期以内,主要的農作物在提高收穫量方面已經獲得了顯著的進展。在這方面,發現了用刺激的方法來提高農作物收穫量的保加利亞傑出的學者麥托季亞·波波夫院士的成就是極爲突出的。在實際上運用刺激  相似文献   

8.
認真學習蘇聯的先進科學成果來提高我國選礦的科學技術水平,是當前中國選礦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本文目的,就在於介紹選礦科學技術目前在理論上和實践上發展的情况,從而討論到目前中國選礦事業的一些具體問題。 雖然選礦是祖國重工業建設中重要而帶關键性的一環,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礦產在當時不過是帝國主義者的掠奪品,所以選礦——這門爲更合理利用天然礦物資源而鬥爭的科學,只有在解放幾年後才有可能逐步在中國建立起  相似文献   

9.
一 過渡時期杂粮增产的重要性 學習總路綫后,深深體會到糧食問題是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農業生產上一個最突出的問題。雜糧在糧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雜糧問題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4,(4):9-9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1月28日舉行的第204次政務會議中,討論了並批准了“關於中國科學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後工作任務的報告”。這是有關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這個報告所分析的一些問題是目前全國科學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報告中所提出的今後中國科學院的工作任務,  相似文献   

11.
林鎔 《科学通报》1954,(2):23-23
一保加利亞科學院植物栽培研究所所長赫里斯多·達斯卡洛夫院士,於1953年8月21日來我國考察農業情况,至11月初回國。在此兩個月間,達斯卡洛夫院士參觀了華北、東北、華東等地的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業高等學校、農場、農業試驗場;訪問了許多地方的農業及園藝生產合作社、互助組和勞動模範,舉行了關於大豆、煙草、苧蔴、柞蠶、蔬菜、果樹和各地農業概况等等座談。達斯卡洛夫院士又在濟南、公主嶺、興城、大連、哈爾濱、熊岳、南京、杭州各地講演,報告保加利亞農業增產的情况和應用米丘林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4,(3):78-78
正像對其他一切科學工作一樣,自由討論和爭辯是推動氣象科學研究工作的巨大動力。兩年來的事實證明,我們的氣象工作上一些重要問題的初步解决,諸如我國一些天氣系統的分析、西風環流的處理等等並不是僅僅由一兩篇論文而得到解决,而是在經過廣泛的、多次的自由討論和爭辯之後,才逐漸明確,才肯定了過去死扣模式,不看具體温壓場及其演變過程是不對的,才肯定了單從西風急流看問題的片面性、局限性,而使我們無論在理論上或業務實踐上都提高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54,(3):47-47
中國地質學會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專門學會之一。在解放前的27年中,曾以討論我國地質科學中的各種問題的方式,進行過一些學術活動;在籌募資金極端困難的情况下,也堅持了學術刊物的出版,對我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曾起了一定的作用。解放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與關懷下,地質科學和地質工作者的隊伍都得到空前的發展,由於經濟建設的需要,地質工  相似文献   

14.
张大煜 《科学通报》1954,(11):55-55
來我國幫助我們進行建設的蘇聯專家們,對我國的科學研究工作都十分重視,他們像關懷自己國家的科學工作一樣地關懷着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幾年來,由於爭取院外蘇聯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對我所研究工作的開展和科學水平的提高起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4,(1):1-1
四年來,隨着國家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科學研究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單位和研究人員的數量比在初成立的時候都增加了好幾倍,很多研究工作的成果已在工農業生產上起了一定的作用。自1953年度起,各研究所開始了按計劃進行研究工作,但由於研究計劃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對目前科學戰綫上的力量缺乏調查研究和認真的分析與估計,對國民經濟的  相似文献   

16.
狄超白 《科学通报》1954,(11):65-65
蘇聯正在順利執行戰後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第四個年度計劃。這一階段經濟建設的特點是在重工業既得成就的基礎上來大力發展消費品的生 產。去年9月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中指出,要在二三年內大力發展輕工業、食品工業、農業及畜牧業,要更進一步提高蘇聯人民的物質  相似文献   

17.
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的工作,三年來有很大的發展。現在全國已有28個省市建立了分會,尚有長春市、吉林省、廣西省正在積極籌建分會,並有95個縣市建立了支會(或地區小組)。協會已發展了科學技術工作者25,000餘人為會員。在全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熱情參與和支持下,協會為我國勞動人民開展了大量的科學普及工作。如三年來協會所組織的科學技術講演達28,000餘次;最近一年中由協會總會所出版的科學普及小冊子即有24種,發行71萬冊,分會出版的小冊子和活頁宣傳資料則在300種以上。此外在科學展覽和科學電影幻燈的放映工作上也有很大成績,三年來總共吸引了觀眾1,000多萬人。為了滿足勞動人民高漲的學習科學技術的要求,協會接辦了在國內出版多年的兩個通俗科學期刊:“科學畫報”和“科學大眾”。 1953年初,在中國共產黨中央的關懷和指導之下,協會明確了自己的方針,肯定了為了配合國家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目前着重在大中城市開展工作,以工人和幹部為主要對象進行科學技術宣傳。從此協會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各地分會一年來為工人和幹部舉辦了許多定期的科學技術講座,使工作進一步做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並逐漸做到了經常化。由北京分會開始為幹部舉辦的“蘇聯科學技術講座”、“經濟建設科學知識講座”,已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天津市分會在棉紡六廠舉辦的“紡織技術知識講座”,使該廠新由工人提升的幹部掌握了紡織生產全部過程的科學道理,從而使生產有了改進,使布機的斷頭率降低16.7%。現在這一講座的經驗已在天津各國營紡織工廠推廣。上海市分會為全市機器製造廠的主要管理幹部舉辦系統的生產知識講座,使幹部們改進了生產管理的方法,有些工廠已開始在本廠內發動協會會員舉辦同樣性質的講座,作為培養技術幹部的一項好方法。上海市分會在泰利機器廠的會員工作組創造了在廠內開展經常的科學技術宣傳的經驗,通過黑板報、有線廣播、“製造車床技術”講座等,對培養技術管理幹部、提高青年技工的技術水平、宣傳生產安全等起了作用。旅大市分會和武漢市分會為工人羣眾組織了機械、電機、物理、化學等基本知識講座,吸收了八、九千的丛本聽眾,幫助工人為進一步學習科學技術,打下很好的基礎。農村工作方面,協會供給文字的和圖片的宣傳資料,通過文化舘站、宣傳員、農業衛生機關進行宣傳,也有很大成績。 為了討論在協會工作中如何貫徹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交流城市工作經驗,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在1953年11月17日至22日召開了市分會工作座談會。到會的有北京、天津、上海、瀋陽、放大、鞍山、哈爾濱、長春、武漢、廣州、西安、重慶、青島等大城市代表25人。會議聽了副秘書長袁翰青關於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綫的傳達報告,並由天津等六個分會報告在城市中對工人、幹部進行科學技術宣傳工作的一些經驗,最後討論了協會1954年工作計劃要點草案。會 議經過六天的熱烈討論後結束。代表們認清了協會在過渡時期的偉大光榮的任務,看到了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燈塔照耀之下協會工作的豐富內容和正確方向。本文就是這次座談會的總結報告。  相似文献   

18.
張華 《科学通报》1954,(3):48-48
1954年1月13—27日,中央地質部召開了煤田地質專業會議,具體佈署了1954年煤田地質勘探工作。我國煤田勘探工作在1953年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爲國家探明了一部分煤的儲量,並且找到了和證實了若干新的煤田產地。但就國家對各類煤的要求來看,這方面的工作還是很不够的。因此,加强煤田勘探,保證鋼鐵工業的煉焦用煤和工業動力用煤的資源供應,以保持與整個工業發展需要之間的平衡,促進國家建設的發展,已成爲目前整個地質勘探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19.
由於整個國民經濟的普遍高漲與發展,對可燃礦物、化學原料、礦物原料、建築材料、各種金屬以及農業用礦石等提出了巨大的要求,因此,我國採礦工業與礦業技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高度的礦業技術是由生產的規模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體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已經为科学研究有计划地服務於国家建設,为我国科学事业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對於中国科學院來說,今天业已經有可能從现有基礎上出發,根據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线和总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後工作的方針和任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