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姚灵莉 《奇闻怪事》2005,(12):17-1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辅助:关于人类起源的三种说法:“进化论”、“海猿说”、“神创论”) 女儿小的时候常常问我:“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呀,小孩儿是从哪儿来的呢?同学们都会说是妈妈生出来的。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最早的妈妈)从哪儿来的呢?世界上第一个人也是妈妈生的吗?从古自今,很多人都思考过“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问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站在哪里?你一定会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站在讲台上了。都说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挥洒着青春与汗水。讲台似乎成了教师的专属领地,很多教师上课从不越“雷池”半步,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滔滔不绝,或讲解或提问,全在三尺讲台上完成。  相似文献   

3.
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第四届“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听名师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也让我对课堂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这是个有魅力的地方。课堂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在教师随机的评价中,在教师适时的幽默中,在教师的出口成章中.在教师充满智慧的教学中。还在教师超越课堂,营造的心灵之美中。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我会有意识?我的记忆保存在哪里?我所感知到的是真实的还是幻觉?通常这些问题最终都变成了一个问题:我是谁?那么更深层次的问题出现了:我是如何记忆的?我如何感知自我的存在?我的思维在空间和时间是自由的,却禁锢在终将消失的肉体上,这意味着什么?当我的肉体消失后,  相似文献   

5.
故事一:小纸条的魅力“六(2)班的小芸在哪里?”一大早,只听见有人在教室走廊里大声嚷嚷。我急忙丢下手中的作业本跑去看个究竟。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士一脸严肃气势冲冲地徘徊于六(2)班教室门口。顿时,在教室外面的同学纷纷跑回教室。一个不祥的念头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不会是……?  相似文献   

6.
 人类一直自诩为万物之灵,而人类是什么?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往哪里去?这3 个问题困扰了古往今来的无数哲学家和生物学家,即使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时常会有类似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镜头一: 在一节五年级音乐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要求同学们每人背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中的一小段。一轮结束后,我惊奇地发现,大部分是我感觉陌生的歌曲,而且音乐课本的歌曲更是少得可怜。我问大家:“同学们,这些歌曲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大家就七嘴八舌说开了:“在动画片里学到的”“妈妈教的”“超市里每天都在放”……我又继续问:“那为什么不唱音乐课堂上学的歌曲呢?”  相似文献   

8.
钱丹 《科技知识动漫》2007,(11X):118-1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深人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端现。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发现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了音乐,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学到“音乐”了吗?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目前我们的音乐课堂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新形势下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把课堂从单纯的知识传输场变成生命发展场所是当前教师的重要使命。如何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鲜活课堂的强磁场在哪里?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温爱霞 《科技信息》2011,(6):260-260
现在的音乐课堂学生是否喜欢?我们音乐教师是否经常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跟着音乐教师学唱歌。这成为我一直在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如何使这种现象得到缓解?我认为:依附学校的音乐文化建设,搞好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保持对音乐浓郁的兴趣,从而充实音乐课堂,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常外出学习听课,许多教师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也打动着听课教师的心灵。每当此刻,我们都会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是不是精当?是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气氛总是让自己烦恼?为什么总有部分学生怕举手?阅读教学评价的支点到底在哪里?在不断追问中,我对阅读教学的评价问题展开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昨天晚上课间时,高年级的两个美术生到我班画室来。教我班的专业老师王老师正好在。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大声答到:“来看看,玩玩,怎么啦?”王老师一听,顿时来了气,说:“滚!这里不是你们玩的地方。”两个学生也不示弱,三说两说。差点动起手来,最后,闹到了政教处。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蜘蛛》一课时,一上课我就为学生出了一则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提飞来将。”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蜘蛛。接着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蜘蛛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因为蜘蛛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连平时不爱言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起来了,课堂顿时热烈了。别说这种通过猜谜、成语等方法来导人课文,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上午第三节课,我正在07级电子电器(1)班上《法律基础》课。突然,口袋中手机响了,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我心想:怎么办?接还是不接?一看是教育主管部门来电,短暂犹豫之后,我对学生说:“对不起,老师接个电话。”我用最快速度处理来电,然后关上手机。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些研究生朋友向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刚从大学毕业进入研究生队伍的一年级研究生.我把这些问题简单地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时候开始选择研究课题?第二,怎样选择课题?第三,如何着手制订实验计划?虽然这三个问题是一部分研究生提出来的,但是,这也是所有研究生都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技知识动漫》2010,(5):28-29
每当我们举头望明月之时,总不禁自问:这美丽的天体是哪里来的呢?尽管我们从小都听过许许多多有关月亮的传说,但我们心里清楚,神话终究不能取代科学。那么,月亮起源的科学解释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吉众 《奇闻怪事》2006,(4):45-45
解法一挖掘出函数解析式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直观简单:解法二、解法三作三角换元,将复杂的无理函数单调性问题转化为研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化生为熟常见实用。但三种巧妙的方法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因此三种方法至少有一种有错误,哪种方法出错了呢?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相似文献   

18.
早晨,我刚把包放进抽屉,便听见了“报告”的声音,我头也没抬说了声“进来吧”,“哪里来的香味?”我吸了吸鼻子,继续清理抽屉里的书本。“老师。送给你!”我抬起头,我班的“小调皮”举着好大一枝桂花出现在我眼前,原来是桂花的香味啊!我用力的嗅了几下,然后对他说:“你喜欢桂花吗?从哪里摘来的桂花?你摘了,别人还怎么闻到桂花的香味,感受到桂花的美丽呢?”  相似文献   

19.
爱的魅力     
沈益亮 《奇闻怪事》2006,(10):31-31
有这样一则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她们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只能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中我们中间的哪一位?”母亲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历来都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了一切。在童话中如此,在教育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先做个小实验,将一些米饭放在口中慢慢地嚼,渐渐地口中就会产生出丝丝甜味,这甜味的物质中就有麦芽糖。可是,米饭主要含有大量淀粉,麦芽糖是哪里来的呢?其实,这是我们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