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28(3):193-193
为了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科学家1995年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历时10余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通过测序完成了人类染色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的全部草图,解开了人体10万个基因密码,并绘制出了人类首张基因谱图。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  相似文献   

2.
3.
2003年,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喜庆之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的政府首脑一起,签署发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由六国科学家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了!宣言中写到:“人类生命天书”的解读,适逢DNA双螺旋  相似文献   

4.
199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及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是美国科学家RenatoDulbecco于1986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中率先提出。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的全部序列,从整体上破译...  相似文献   

5.
王渝生 《科学世界》2010,(12):92-93
1990年,美国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继20世纪40年代美国"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又一个重大的科学计划,因此被称为20世纪3大科学工程之一,也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率先提出的。这是一个为期15年,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计划。官的焦点问题是通过制作人类染色体的详细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将整个基因由粗到细地进行有序的划分,最终得到可以用于测序的重叠度最小的连续克隆系,从而测出24条染色体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以及3万个基因的定位和结构。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在2005年完成基因组的全部测序。现在,HGP不仅进入了大规模测序和基因识别阶段,从而极大地带动了人类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与结构、功  相似文献   

7.
刘玫 《科技智囊》2000,(10):47-50
美国东部时间2000年6月26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6日晚10时),由美、英、德、日、法国及中国等6国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草图宣告绘制完成。美国总统克林顿及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联合举行庆祝仪式,我国科技部及中科  相似文献   

8.
二000年六月二十六日,无论科学史还是人类史,都将永远铭记这一天。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等多国科学家当日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人类基因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2月初,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美国塞莱拉遗传公司科学家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人类基因图谱被称为生命的“天书”,蕴涵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生命科学和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但迄今为止,有限的研究成果却使生命之谜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1969年,科学家克隆了人类的第一个基因,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克隆的人类基因数目不过1000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10月正式启动,它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迄今耗资30亿美元,全球几千名科学家参与其中,目标是辨认当时估计的人类DNA中的10万余个基因。1998年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希望到200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组图谱,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存在于人体每个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即DNA分子内,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盘绕的碱基链组成。经初步测定,人类基因组共有31.6亿个碱基对。  相似文献   

10.
李云飞  周龙  史成和 《科技信息》2007,(32):22-22,36
一、产生背景随着美国和英国科学家2006年5月1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1],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相似文献   

11.
人类基因组计划尚未最后完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有关企业就迫不及待地把其研究开发重点转向解析基因和开发基因药物方面,它们为此展  相似文献   

12.
黄嫱 《科技信息》2007,(1):26-26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认为是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列的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但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远远超过另两项计划。因此,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在STS层面上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层面上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种种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03,(2):11-11
不久前,美国塞莱拉公司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方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的数量大约为3万个。这一发现令人吃惊,因为科学家原本估计人类基因数量在10万个左右。接着,美国基耐申斯公司在人类基因组探索之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测定出每种人类基因平均拥有14个版本。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10月在美国正式启动。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人类DNA序列图,完成人类基因组DNA分子24条染色体中所有3000Mb碱基排列顺序的测试工作。这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在探索自身生命奥妙方面最庞大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塑料用玉米做,房子以洋麻建,沼气代替石油,不毛之地成为植物的生长乐园,这一切并非天方夜谭,有很多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比尔·盖茨预言:超过他的下一个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 生物经济正成为各国抢占的制高点。美国确定"人类基因组计划"、"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欧盟想用10年超过美国,日本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战略,新加坡计划5年内建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19日晚,北京博宁基因遗传研究中心陈晓宁教授,从美国洛杉矶回到北京,她随身携带价值尚无法估量的三大基因库。它们的到来,有可能掀开中国生物研究和产业开发新的一页,这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第一次让中国的老百姓广泛地受益。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距离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完成已有10周年.十年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走过了不平凡的的历程.未来,基因测序将涉及更多物种、个体、表型,也将从基础研究走向更为现实的医疗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杭州科技》2001,(4):4-5
各国专家济济一堂探讨人类未来本刊综合消息8月27日上午,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基因专家汇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参加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国际盛会--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而在此之前的一天,8月26日,经过我国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提前两年绘成,并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参加此次基因峰会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中国的近百名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在这次国际基因峰会,“人类基因组计划”6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9.
许新 《华东科技》1998,(1):12-13
计算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计算机自投入应用即在实验科学中发挥着作用,承担了大量实验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分析,一些适合于不同类型生物学实验数据处理的软件包纷纷问世,并为科研工作者所接受,这只是计算机在生命科学舞台上的小角色,不足为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举措,可谓“主打剧”,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联合主演的身份与现代基因技术同领风骚。从1988年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倡导,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计划15年内投资30亿美元,目的在于阐明人类染色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10,19(13):28-28
<正>1999年9月9日,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正式启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华大基因坚持"以任务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