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小英 《河南科技》2013,(1):247-248
色彩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感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欠缺的元素。日本民族是一个感情纤细、感受性及集体意识较强的民族,对色彩的感觉也比较丰富和细腻。本稿在关注受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色彩嗜好、色彩感觉变迁的同时,主要考察日本人的代表性的色彩嗜好,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是草原民族的根和魂,民族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草原文化的基础之上.现行高校思政教育是以汉族强势文化影响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失去民族文化基础的民族预科生很难适应极具同质性特点的汉文化课堂教学生活,造成了学习中的巨大差异和成绩落差.解决的基本路径是承接草原文化的文化基础,实现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考核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尤其在当今时代,文化传媒高速发展,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的表现更为鲜明.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受国际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各国的体育文化也会相互碰撞,相互吞并,相互融合.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一些国家的体育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会变得更兴盛,而另一些国家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项目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在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文化肩负着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重任.在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体育文化的何去何从决定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兴衰.就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得出:我国学校体育文化要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转化、同化其他体育文化,走中华民族的体育现代化之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数学课程是影响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与化解之径来解决民族数学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此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数学课程中主要存在3个大问题,即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异位,脱离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背景,与学生原有认知思维相拮抗.基于此,在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应当认识教育主体对象,课程设置上把握文化价值取向;重视民族数学文化,营造相应教学情境;重视认知思维方式,合理衔接过渡,以期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数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艳花 《河南科技》2011,(14):25+37
<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了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也对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而批判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新事物的发明。因此,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动画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中国的动画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动画专业院校,动画从业人员迅速增长。我国虽然是一个动画大国,但产业基础薄弱与市场空间巨大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伴随着数字娱乐时代的到来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中国发展原创动画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动画产业正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因此要正视当前的差距,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发挥本土作战优势,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创造一批既有中国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又有国际影响;既有自主价值取向、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原创、健康向上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其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颗明珠,170万年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丰富,从古至今,人类南来北往,东来西进,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之处,是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阿拉伯文化交汇之处。如此丰富、独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灿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活的灵魂。这活的灵魂正是通过民族艺术教育来浇灌的。本文试图从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着手,探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文化角度探寻民族文化与足球运动的关系,以及我国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显示:各足球强国都在演绎着本民族足球风格、足球文化;我国足球面临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和当代足球文化的混乱现状.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融汇时代文化相结合,建设我国特异的足球文化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边城”生命范式以其生命主义哲学完成了对民族精神的现代性审视。它以自然的人性观为改造现代人性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以审美的途径实现了对现实人生境界的提纯。以文化的视阈为民族文化启蒙提供了形式上的可能性,由此指向了民族现代性的建设问题。然而,“边城”生命范式是一种主观的生命范式,作家对于生命活动的抽象与嫁接,使得人本主义精神没有真正贯穿到现代实践领域,也没有真正解决传统与现代对接这一重大课题。“边城”生命范式是一项尚未完成的生命工程。  相似文献   

10.
鲁俊 《河南科技》2013,(14):275
教育信息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将产生巨大冲击,必将在教育领域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借助信息化建设,从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明确提出民族精神和道德继承问题,这是我们民族在文化层面上认识的飞跃,而把这种带有指导方向性的语言写到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无疑对我们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对传统文化及儒学认识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即从此我们可以摆脱那种割断历史、否定传统的激进主义态度,正视曾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及其现代价值了.但是我们仍应保持对儒学进行反思的态度,既要提炼其精华,也要剔除儒学传统中因袭着的落后、保守、封建的思想观念,以防它们成为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事业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2.
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闪烁着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艺术品种。“情”“声”“韵”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世纪60年代起,终身体育逐渐收到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终身体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也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直到今天,仍没有统一结论。本文,笔者从另外一种角度出发,阐述了终生体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问题,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一、终身教育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始末,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思想在20世纪曾风行于许多国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来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日本的《生涯教育字典》,美国的一些有关终身教  相似文献   

14.
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内容文化传统是内化于人心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是对现代人仍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办的内容的总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笔者认为大致可概括为:1、注重民族气节。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而骄傲,崇尚气节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历史上的无数爱国志士都曾以此作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座右铭。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他抗金杀敌的豪情壮志;辛弃疾一心报国,醉后梦里都渴…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学校体育作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突破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创新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武  刘强 《松辽学刊》2007,28(3):115-117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对民族植物学产生的认识误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全面地认识民族植物学,参与到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实用型”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于东部而言,差距越来越大,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要改变现有状态,需要在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的基础上,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实行“实用型教育“模式,形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几千年优秀灿烂的文明史,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各民族民间舞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进程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风情醇厚、绚丽多彩的民间舞蹈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审美心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并对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