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上有个叫小强的孩子,上课听讲习惯不好,而且经常与同学打架。我想和他的家长好好交流一下,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小强改掉缺点。我请小强转告他妈妈到学校来一趟,没想到他赶紧央求我:“老师,您千万别让我妈妈来学校,老师我求求您,行吗?”  相似文献   

2.
他今年八岁了,大家都叫他羊娃。在他刚出生五个月的时候,父母就进城打工去了,把他留给年迈的爷爷。没有母乳,老人就养了只山羊,用羊奶和米汤把他喂大。他很内向,出门就拽着爷爷的衣襟,在学校里不愿跟别的同学说话,眼睛里带着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应该有的犹豫、躲闪和畏惧。在我的班上,这种“留守孩子”不在少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是个很乖很乖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眼睛里,我成绩优秀,听话,乖巧。在初二的时候,开始和同班的他用QQ聊天。以前他坐在我的前面,很顽皮,也很搞笑。我曾经很讨厌他,每天都和他吵架。因为他上课老是转过来,害得我被老师骂。  相似文献   

4.
雷国山 《奇闻怪事》2007,(11):24-25
一、个案调查与分析 临近上课,我拿着教材和备课本急步走向教室,见学生涌在走廊里,在看些什么。沿着学生的视线望去,班主任老师一边吼着一边拖着班级里的“老大难”金××同学往办公室走。班长告诉我:“金××同学这是自找苦吃,班主任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做、课文也不背,昨天下午老师要留他补作业,他却偷跑回家……。班主任这次是忍无可忍了,是要教训他了。否者他就会无法无天了!”有的同学附合着,有的同学则默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的“惯犯”F跑进教室,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又逛网吧去了。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我发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却一句话也没有说。气呼呼地走了。这一整天他都不怎么理我。  相似文献   

6.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7.
宋鑫(化名)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他脑子反映灵活,调皮话特别多,可是上课坐不住,爱出洋相,学习成绩差,很让人头疼。前几天我正在很投入地给学生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同学们都被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深深感动。突然李正站起来说:“老师,宋鑫踢我,他还说我的脸像猴子腚。”  相似文献   

8.
最近,很多家长在咨询中总是显得很焦虑。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说他们的孩子有多动症?能不操心吗?既然是一种病症.弄不好得就医。很多家长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我们,希望听听我们的意见。听家长介绍,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比较相似:好动,坐不住;课堂上喜欢随意地起立;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分心,爱做小动作……我不仅感到意外:这怎么就是多动症呢?不,绝对不是!这是孩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约翰和汤姆是相邻两家的孩子,约翰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的优势,颇为骄傲。汤姆的脑子没有约翰灵光,尽管他很用功。与约翰相比,他很自卑。然而,他的母亲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是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最后,聪明的约翰一生业绩平平。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约翰愤愤不平,以致郁郁而终。他在天堂里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了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所刚进入新课改的农村小学,讲台上张老师正在讲一年级语文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室后面坐着的是我们这几个来自教师进修学校的青年教师。我们来此的目的一是学习,二是调研。张老师是一个年过五旬的女教师。刚上课当这个女教师跨上讲台时,我的脑海里有一个疑问:“这么大的年纪,在新课程改革中能行吗?新教材和现在的孩子她能应对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听课。  相似文献   

11.
10月25日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学校,安排同学们上早读后到办公室与同事打了个招呼,开始准备上课。“侯老师,我昨晚看到你们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牵着手,很亲密地一起回家。”同事焦老师来到就急忙地跟我说。“那两个人是谁啊?”我急忙问道。  相似文献   

12.
我曾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母亲听了感到很失望,本想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13.
周四下午准备上辅导课,走在楼梯口看到二(5)班张斌(本文中所涉及的学生皆为化名)搬着一桶水上楼,我微笑着迎上去,看到他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可爱。他见到我,热情地说道:“秀兰同志,你好!”我莞尔一笑,心中为张斌的真诚和热情而感动,也为他的大胆和率直而惊佩。随即,我们攀谈着上楼.  相似文献   

14.
中午,我刚踏进校门,数学老师就告诉我说,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家长来找我,问:“凭什么不让他的孩子来学校睡午觉?”听她这么一说,我想起是昨天我们班的“好学生”(学习好)华齐(化名)因为午睡时违犯纪律让我劝回家午睡了。怕他不告诉家长,上午我用手机与他的家长联系了几次都未联系上。不用说这家长一定是他的了。  相似文献   

15.
我走上三尺讲台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里,我每年都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遇到性格倔强的孩子,这些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要犟嘴开脱自己的错误。特别是小学高段的学生,他们经常管不住自己。在50个人的集体中,经常出现打架骂人等不文明的现象,而处理起来却很棘手。每次面临这种局面,往往老师与学生都很生气,不能很好的沟通,到最后,师生关系变得很紧张,师生情感受到伤害。这样,不仅起不到德育的作用,还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冰心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那天我正在发动学生参加比赛,一个孩子好奇地问:“老师,冰心奶奶是谁呀?”这一问提醒了我,我想,我不妨带孩子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于是我故意问:“冰心奶奶是谁,大家想知道吗?”此时孩子的兴趣高涨。我顺水推舟地说:“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电脑室.让你们和冰心奶奶来一次亲密接触。”一瞬间,学生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7.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像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着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着天渊之别。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直持续着。“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着。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 案例1 上课检查背诵时,张瑞完全不会,我真的很生气,照平常我一定会说:“你是怎么回事,回去到底背了没有?”这回我却换了一种方式,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真是不好意思,老师不知道你还不会背,让你在同学面前难堪了,对不起。”停了片刻,我又说道:“一定是什么特殊的情况让你没能完成背诵任务,不过不要紧,课后补上就行。放学时到办公室去背,行吗?”他点头表示同意,我便示意让他坐下,继续下面的教学。放学后在办公室里他很快地完成了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20.
范梅(化名),一个内向羞涩的小女孩,由于用左手写字,所以与众不同。 一向胆小的她上课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在认真听课,好像我身上天天有新奇似的,这样的孩子我喜欢,老师操心少,她也学习好。在我心中,她像一朵小小的梅花,我期待她将来盛开。可今天她心神不安,恍恍惚惚的,上课老走神,所以有了下面的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