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首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步行起动时组成人体的各个质点和质心的内力和外力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释了静摩擦力是人的质心向前平动的根本原因。其次,运用功能原理进行分析,起动时外力做功使人体质心产生动能增量;各质点间的内力做功,使各质点相对质心产生动能增量,从而揭示出人体获得平动动能的原因在于静摩擦力对人的质心的做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柯尼希定理入手,结合质心运动定理而推导质点组对质心的动能定理.旨在推导中避开了惯性力作功这个复杂的问题,同时又将质点组对固定点的动能定理,质心运动定理以及柯尼希定理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除对质点系动力学三个基本定理和由此得到的守恒定律作了一般性的叙述外,力图着重对于动点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以及动能定理等问题作较详细、全面地讨论。其目的,想克服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而又常常出现的错误。通过讨论得知;对质心和加速度瞬心使用动量定理时,与对固定点的动量定理具有相同的形式;对质心使用动量矩定理时,无论相对动量的动量矩定理还是绝对动量的动量矩定理,都同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具有相同的形式;对速度瞬心和速度方向与质心的相对速度相平行的动点,使用绝对动量的动量矩定理以及对加速度瞬心和加速度方向与质心的相对位矢相平行的动点使用相对动量的动量矩定理时,也可得到同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具有相同的形式;对质心和速度瞬心以及速度方向与质心的相对速度相垂直的动点的动能,都与对固定点的动能形式相同;对质心和加速度瞬心的动能定理与对固定点的动能定理也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当然,我们所说的相同的形式仅是就数学表达式而言,至于它们的物理内容,由于选取的参考点不同,还是有差异的。质点系动力学的三个基本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推论,这些基本定理把表征质点系的动力学量和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力联系起来,这对解决质点系动力学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很多的优越性。这表现在: 第一,利用这三个基本定理可以避免由于对每个质点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而带来的数目繁多的二阶微分方程式,并且对整个质点系来讲,可以把那些未知的内力消去(动能定理除外),从而使问题大大简化。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由这三个基本定理可以给出运动方程的第一积分,即守恒定律,这对解决许多具体问题是非常有用的。第三,如果把三个基本定理运用到一些特殊的动点,有时也会使问题得到简化。尤其是,许多物理问题的理论分析常在质心系中进行,因此选取质心为动点时,其结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三个基本定理分别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4.
质点的新动能定理克服了经典动能定理不能反映非保守力作耗散功,非保守反作用力也同时作等值的耗散功、都将系统机械能转换为受力体的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缺陷.解读新动能定理含义及意义,阐述新功能理论对机械功定义的继承与创新,以解答案例探讨新动能定理用法,牵连功的算法,耗散功的算法,服务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非惯性参照系中质点组动力学方程出发,导出了质点组力学的动能定理,给出了机械守恒定律的非相对论力学形式,并对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和应用给予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两体在内力作用下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相对运动动量、相对运动角动量、相对运动动能,与两体分别相对质心的运动微分方程、相对质心的动量、相对质心的角动量,相对质心的动能的之间关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7.
一次答疑引起的思索曾庆豪(湖北十堰市教院)在一次理论力学答疑中,学生提出力学相对性原理在质点动能定理中体现的问题.讨论过程引起我的深思.一学生问:“X老师,您讲经典力学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都具有不变性(教师点头),我怎么认为动能定理应是例外?您看问题出...  相似文献   

8.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逻辑推理的二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它,则能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思维方法和提高推理能力。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与功有关的功能原理更是力学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内容。从理论力学的动能定理,结构位移计算的虚功原理,直到弹性理论中的最小位能原理,功的概念及计算无所不用,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9.
在质心坐标系中推忸出质点正碰后各质点相对质心的速度,从而计算出各质点碰撞后的绝对速度,其数学表达式具有简单对称的特点,例于文凭理解,并从柯尼定理出发,了系统的动能损失。  相似文献   

10.
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力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但学生对机械运动范围内功的定义和功的计算常有疑问。一、问题的提出力学中功的定义可表为dA=F·dr或A=∫F·dr或A=∫F·dr,有些力学教材把式中的dr表述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这在当受力物体可视为质点时,表述不会发生问题,但当受力物体不能被视为质点时,就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