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是安徽实现中部崛起的“脊梁”,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地域差异是制定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的基础.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9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认为目前皖江城市带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最后提出因地制宜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皖江城市带马、芜、铜、宜等4市市民体育消费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4市市民的体育消费行为主体意识较强,他们对体育消费持正确的态度;市民的体育消费行为分层现象显著,但随着4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体育消费行为回归理性;市民体育消费行为结构日趋多样化,但尚不合理;影响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4市体育消费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条件、时间和场地等。  相似文献   

3.
方元 《安徽科技》2010,(9):25-2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先行先试”的政策是国家给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胆探索的“尚方宝剑”。因此.铜陵在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先行先试”.重在创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女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意识较强、锻炼动机积极.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调节身心.体育消费意识较为淡薄,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体育消费方式也不同,在50~59岁的女教师中以“个人消费”为主.其他年龄阶段女教师的体育消费形式,以与“朋友一起消费”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访谈法、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小城镇民俗体育的存在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加大小城镇政府服务民俗体育发展的力度,努力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充分利用本区域人力资源来挖掘和革新民俗体育,将小城镇居民的全民健身与区域民俗体育有机结合,提升民俗体育在皖江城市带小城镇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促进小城镇两个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皖江城市带制造业产业链间的空间集聚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链空间集聚度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能显著地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韩波  张锦文  王舒 《科技信息》2010,(2):294-29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长沙雨花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8年奥运会在我国成功闭幕后,长沙雨花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已逐步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为娱乐健身,主要形式为观看体育比赛,但体育消费结构主要特点是实物性消费。  相似文献   

8.
谭小丰  宋名芳 《科技信息》2010,(8):266-266,26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株洲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8年奥运会在我国成功闭幕后,株洲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已逐步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为娱乐健身,主要形式为观看体育比赛,但体育消费结构主要特点是实物性消费。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苏北城镇居民不同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情况,针对苏北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提出了一些提高苏北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的对策,对促进和推动苏北城镇居民体育活动及苏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经过分析研究,拟出影响山东省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旅游行为的有关因素27项.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影响山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旅游的因子分为八类:消费者因子、管理因子、营销因子、环境因子、价值观因子、安全因子、体育发展因子,并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集群是国际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共有特征和必经形式.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体育产业集群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皖江城市带发展体育产业集群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采用态势(SWOT)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体育产业集群展开全面分析,发现:面临国家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等重大机遇;自身产业集群程度低、产业市场不成熟、长三角强大产业冲击带来的挑战;具备地域、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及外部政策助推等优势;存在产业集群规模小、资源整合有限、缺乏自主品牌、专业化人才不足等.建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区域联动发展;加大资金注入和政策助推,招商引资;培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育群众体育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研究了新乡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很大。认为,高校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体育消费特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为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运用跨模型理论,对皖江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探讨,对影响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因素进行变量关系分析,对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自我效能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干预提供实证的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他们参与体育消费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为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乡镇体育彩票事业是体彩事业的未来,乡镇与城市在体彩消费者、消费行为、销售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科研方法,对比研究宿州市城乡体育彩票消费者及消费现状,希望能够对乡镇体彩事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市城乡体育彩票在消费者构成、消费行为、消费动机、对体彩的认识等方面都有差异;而且城乡体彩销售站点在服务水平、管理意识、宣传手段、销售额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皖江城市带FDI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芳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01-1404
影响FDI的因素有市场因素、成本因素、集聚因素、创新因素等,从这些因素中选取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地区产业结构、非国有企业数量、人力资源8个指标,运用Matlab软件对皖江九市2002—2011年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和地区产业结构是影响皖江城市带FDI的三大因素,认为政府应采取继续扩大市场规模、保持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产业聚集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西宁市机关公务员人群参与休闲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其对体育健身有一定的认知,但从参加健身的积极性、健身的行为方式、科学健身、健身消费等诸方面反应出,其对休闲体育的认知和达到体育人口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故需要找出原因和差距,以便全面推进西宁市公务员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云岗 《科技信息》2010,(35):I0447-I0447,I045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已经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在高校学生的生活消费中,体育消费也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观及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和行为指明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兰州市群众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兰州市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兰州市目前经济比较落后,群众体育基础设施较薄弱,体育的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占有体育场地少,经费投入和体育消费均低于发达城市.这使本地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尽管如此,因为体育消费能给人们带来身心快乐,所以体育用品消费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体育文化消费思想意识的提高,体育文化消费市场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带动兰州市的经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体育消费反映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本文通过对枣庄市1000多名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枣庄市部分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总结出该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观念,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