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就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而不是在中国.本文就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探讨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郑鹏 《科技资讯》2010,(35):231-231
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论点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然而,17世纪前后由于当时国家、社会制度以及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值观念阻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彭敏  张希君 《科技信息》2009,(33):T0378-T0378,T0382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作为一种法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一部分,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的几十年中,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取向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从最初单纯的为科学辩护,为中国文化辩护,到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科技战略、科学文化等,向多元化取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文化一词,泛指由科学文化、技术文化、创新文化、知识产权文化等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科技文化链。现代科技文化体系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引领性、普适性、时代性、多元性、异同性、大众性等。回顾历史,世界科技强国背后均有与其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科技文化体系的支撑,英国、德国、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背后的科技文化各有所长。针对当前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内容模糊性、建设实践难落地以及创新性和时代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如何建构支撑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现代科技文化体系。通过科技文化体系建设,探索促进我国科技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可行路径与可行的实施方法、方案,促使科技文化满足我国科技创新、创造、创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跟上加速扩张的新兴科技治理的步伐,满足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优化完善我国现代科技文化体系,应从其四大内容与四种表现形态着手推动。现代科技文化由四大内容体系组成,即科创精神体系、科技知识与科学方法体系、科技价值体系、科技伦理道德体系;现代科技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包括具有张力的科技韧性文化、多元和合的科技共生文化、改革创新的科技制度文化和产业导向的科技经济文化。最后提出了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6个路径: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但近代科技革命未能在中国发生。省察历史的症结须从文化自身的特点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入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直观经验性、实用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由此折射出的早熟与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滞后。“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人封闭保守、自我满足的文化心理,政治伦理型文化等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郑娜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3):135-135,14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创新能力和精神风貌。然而当代的大学生却对这一优秀的文化认识浮浅,甚是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陕西三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探究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律学及其文化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律学成就是十分杰出的,而律学产生的年代则更为久远.中国古代律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数理关系、精湛而美妙的和谐美,与此同时,律学也折射出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然科学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使其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重科学技术的现实功用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古代技术的大发展,但不太注重对科学事理或成因的探寻,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重经验总结、轻科学理论创造的科技倾向,局限于对实际操作程序的记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验层次和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创造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宏波 《创新科技》2011,(10):46-47
“世界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9月21日,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学年会在天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自春礼作了题目为《新科技革命的拂晓》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缓慢变化发生了矛盾。百年来,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主流观点曾经出现多次反复,至今缺乏系统的反思,成为当前学术界发挥科学创新潜力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历史回顾和中外比较入手,提出当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时,中国曾坐失参与的良机;当试图引入西方科技时,又因为方向错误遭受失败,结果使得科学成为西方的特色和东方的弱点。东西方差异的根源在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属性,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腊和春秋列国的2大源头。当今世界上这2大文明的经济基础正在消失,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必将产生新型的全球文明。呼吁从历史反思入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争当国际学术界铸造全球新文明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讨论:(1)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儒家学说,不重视、不提倡科技的研究和发展,甚至对此起了负面的影响;(2)道家经历长期的炼丹实践,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知识.给中国古代科技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但由于缺乏西方实验科学的“假设—试验—结论”的完整过程,而不能使炼丹术上升为科学技术;(3)佛教对中国科技的贡献极为有限;(4)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排斥一切西方物质文明,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通过以上讨论,阐述了中国在16世纪后,科技落后的深层文化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商周艺术》序●蒋廷瑜/著中华民族号称“炎黄子孙”,中国三古文明号称“华夏文明”,中国与古埃及、两河流域、爱琴海地区又合称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摇篮。尤其是中国文明,其历史悠久而连绵至今,举世独一无二,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自豪。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傲立于世界文化与...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展。建立一套保护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办法,并对此进行研究,这不仅对这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我国构建适合自己国情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图书推介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0):123-123
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 刘大椿,吴向红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定价:39.80元 通过叙述16~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重大科学文化事件.介绍了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艰难前行和最后兴起的历程.回答了近代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这个“李约瑟难题”,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文化演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科技在一千多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停滞不前,而西方科技却在近代迅速掘起,发生了近代科学革命。中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这种逆向运动,是发人深思的,这是中西方近代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必然结果。考察中西方近代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开放的思想观念,民主进步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思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倩 《科技资讯》2006,(34):183-183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会计史揭开了辉煌的一页。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与古希腊,古罗马发达的农业经济及灿烂的古代文化,建立起宏伟的会计科学殿堂,并确立了会计在国家经济与民间经济中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单式簿记的发祥地,古代财计组织、财计法制建设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科技在一千多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停滞不前,而西方科技却在近代迅速掘起,发生了近代科学革命。中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这种逆向运动,是发人深思的,这是中西方近代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必然结果。考察中西方近代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开放的思想观念,民族进步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思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