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检验是药品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药材检验存在药品错用等问题,给中药材的临床疗效造成较大影响.该文对中药材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中药材检验、规范中药材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中药材流通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规范发展的中药材电子商务现货流通市场,提出了发展中药材流通电子商务模式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归出口量天下独步,占到全国的90%,年创外汇千万元;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一半畅销国内市场。一半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近千人常驻或往返于岷县至深圳、广州、河北、福建、四川等省市。牵线搭桥搞药材中介服务……从扩大种植规模到标准化建设,从抓市场流通到加工增值,从抓质量到打造名牌,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的岷县,中药材产业龙头昂起,在国内外市场独领风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5万多亩,总产量年近5万吨,占总播种面积的40%,中药材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
陇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千年药乡”。陇西中药材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产地资源优势、加工规模优势、市场物流配送优势,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尚处于较低层次,对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作用还很有限。建设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能够加快中药材产业向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升级,把陇西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物流中心、道地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真正使其成为拉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是定西市的一大优势资源,近几年按照产业化开发的要求。已在基地标准化生产、粗精加工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距离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就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的优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再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产业技术开发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其副作用小,疗效好,能根治疾病而被世界各国所青睐。而作为中医药基石的中药材集药用、食疗和保健多重功效于一体,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中国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领域。实施中药材GAP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国际上正积极探索药材管理规范GAP的实施,并把绿色中药材生产看成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翟伟彤 《甘肃科技》2022,(19):1-3+8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及中医药在不同地区治疗中的应用,甘肃省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建立起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开展医药合作,扩大市场中药材的影响力、传播中药材与中医药文化,将文化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以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服务贸易之中。中药材在境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出口结构、市场单一、技术贸易壁垒逐渐增强、创新力度不足和产业生产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开拓新市场、增强贸易壁垒应对能力、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完善药材市场监管体系等方面对中药材对外贸易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促进中药材产业出口的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8.
罗平毅 《遵义科技》2005,33(4):9-12
目的遵义市为了落实国务院一号文件精神,了解遵义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找准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方向和路子,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出遵义市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新思路。方法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区(市)进行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等的方式调查。结果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农民具有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具有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愿望,但目前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几乎没有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基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上缺乏技术依托、缺乏科研人才,技术含量低下、下游产品开发脱节,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资金缺乏。结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正确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引进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奖励中药新产品开发,培养技术人员,开发药材市场,才能更好地链接中药现代化产业链,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药材国际市场的现状和中药材出口营销中面临的问题,结合中药材营销的特点,论述了中药材出口营销品牌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启智  马中森 《甘肃科技》2013,29(13):8-9,38
针对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必须依托资源优势,政府引导产业发展,培育扶持龙头带动企业,加强流通市场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市场,运用互联网快捷便利优势,做好做强做大特色中药材产业,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制药企业生产成本,完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电子流通市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推行农业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秦皇岛市立足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环境优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并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实施建议,对秦皇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从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全国部分中药材市场中丹参质量进行了考察,指出市场所售丹参饮片含量大部分不合格,为保证丹参质量,应以个子货销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区域由于环境的不同造成明显市场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需求、竞争、渠道等方面。企业实施基于区域市场差异的营销策略可以更好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区域化营销战略优势出发探讨了企业实现区域市场差异化营销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瑞和 《科技信息》2009,(7):363-363
通过对朝阳地区农机市场体系构成状况和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农机市场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日前,河南省许昌市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巩固粮、棉、烟三大传统产业,培育花木、蔬菜、中药材三大新兴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与西部地区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本文从具体的产业结构比较,西部的市场结构与市场潜力,西部地区承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寻西部大开发中南京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对南京加工产业转移的具体选择与实施途径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总结勉县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效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利用项目成果的应用途径、方式方法,为各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毫州是著名的药材之乡、全国四大药都之一。具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管理最先进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国中药材交易中心。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为毫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目前,毫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7万公顷,品种208个,占耕  相似文献   

19.
侯耀华 《山西科技》1999,(1):41-41,45
归纳了我省技术市场经营,管理,交易等现状,分析了我省技术市场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因此,实行中药标准化,就要运困现代科学手段,遵循法定依据,考证中药来源,研究中药品质,继承革新中药加工工艺,科学改革剂型等,这是实行中药标准化科学管理的实际需要。一、目前中药非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品种混乱现象十分严重,以致出现不少混淆品及伪品,给生产、经营和使用车位带来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市场的稳定。如主药名实混乱,有些药材同名异物或同物界名,一名多物,一物多名,造成名实混淆情况严重;又如加工炮制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