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相思湖作家群现象是广西文坛的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多年来,广西民族学院这个摇篮在相思湖畔哺育与成长起一批又一批各民族作家、诗人和评论家,活跃在文坛的各个领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评论作品,为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并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韦其麟,广西文联主席蓝怀昌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相思湖作家群现象”引起了文学界和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今天,来自北京、上海和全区各地的文艺理…  相似文献   

2.
与一大群才情横溢的行家相比,赵树理并不是一个身手不凡的创作天才,也不是一个学富资深的文学巨匠。然而,他的作品却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领导看一种新的文学潮流,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十分值得回味与研究。 客观地说,赵树理之所以在四十年代奇迹般地崛起并迅速地风靡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文坛,这是与他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自觉地与当时历史大潮的流向相吻合所致。因而研究他的艺术追求及其创作,对于当前作家如何“深入到农民中去,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促进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时期文学的浩瀚海洋,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许多小说表现出对已逝岁月的浓厚兴趣。作家们往往把眼光投向已经远去了的生活.或从其中寻找美好,或揭示丑恶,或追寻祖先业绩.或寄寓依恋情怀,总之具有明显的反顾意识.这种反顾意识,不仅体现在对题材的抽取上,而且体现在作家的创作动机与创作心态上;不仅体现在个别或少数作家的作品中,而是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各家各派的作品中,因此,反顾意识的强比已经成为新时期义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里.试剂新时期小说反顾意识强化的原因,它在作品中的表现,它对于小说自身发展的意义作…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生成和嬗变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原理、优胜劣汰原理和二律背反原理。其中正态分布原理决定了超常作家作品和低常作家作品为数很少,而一般作家作品为数较多。超常作品是超常作家对整个种族乃至全人类思想文化尤其文学艺术进行极限相容和对人类生命意蕴进行极限体验,并富有独创性地诉诸语言文字符号的终端显现。优胜劣汰原理决定了超常作家作品受马太效应影响易在竞争中获胜并得以流传,反之则易被淘汰甚或失传。二律背反原理决定了诸如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艺思潮和文艺理论等因素不是促使或阻滞文学生成和嬗变的关键,其关键在于它们是否有利于激励作家独创性地进行极限相容和极限体验。  相似文献   

5.
问题小说、人生派与浪漫抒情派作家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朱晓江这是一批与时俱进的作家,“五四”的时代思潮将他们推到了文学的前沿阵地。潮涨潮落,当他们完成自己在文学史上该担的职责时,留下了一批数量颇为可观的作品,任后人评说。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发现,尽管受着同...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一个多侧面构成的多面体,文学本身和多面性决定文学社会功能的多重性,文学的多功能性使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了存在的价值。文学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不是在任何一个阶段实现的,而是在从创作——作品——鉴赏这个动态过程中彻底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文学性”其实和编辑有很重要的关系,是被编辑生产出来的“文学性”。20世纪80年代更可以看出编辑的特点,编辑有意识地编发文学作品以表达自身对于文学的看法。当代文学史研究在很多方面可以拓展,应该把围绕作品的各种因素揭示出来。 从“新时期文学30年”甚至是更广阔的“当代文学60年”的角度来看,其中包含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中国作家面临15年的高度“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前的所有中国人没有经历过的。作家如何来把握这一变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迅猛程度,这是过去中国作家从来没有办法体会到的一种离散的经验,即我们的经验分崩离析了。这种离散的经验也成了“全球化”经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在失去一个完整的世界之后怎么办?这是中国作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今天很难在已有的艺术形式和人的内心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如何建立这样的关系,值得去思考。恐怕我们过去的审美经验、文学经验都要发生变化和修正。 “新时期文学30年”或者说“当代文学60年”是个比较完整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之后,我们的文学是否又到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在未来的日子里,文学的出路又在哪里?还有多少可能性?无论是作家面对的生活世界,还是作家自身的状况,媒介的条件等等,经过了最近15年的时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每个人都需要认同,你的认同依据是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找不到了。而如果回顾文学的历史的话,会发现文学不完全是追求艺术性、审美,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提供了人们认同的依据。我们今天讨论“新时期30年”之后的文学怎么走,实际上也是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2008年5月15-18日,由南京大学、江苏作家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法语系、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承办,大众书局、香港翻译学会和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协办的傅雷诞辰百年纪念暨“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传统的因袭和对大众口味的迎合,新武侠小说作家在创作中遵从男性视角以及对男权潜意识的向往使作品在女性观上基本没有什么突破,因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显得底气不足而有先天缺陷,他们的作品塑造的只是男性希望看到的女性,而不是真正的女性。新武侠小说建立的是一个美妙的以“情”“义”为出发点的男人的乌托邦,因而在女权主义高涨的今天,这一文学样式的衰落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中国最早提出“纯文学”这个概念的作家之一。但是,鲁迅却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家。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点。政治是文学不可回避的内容。但是,文学/政治的二元的对立是近代建构的结果。艺术自主性是为了对抗资产阶级的世俗现代性。而文学的重新政治化是左翼为了引进新的无产阶级大众政治而开辟的一个新的重要维度。但是,“纯文学”的建构可以是不同的维度。今天,我们对于政治和文学关系的重新认识首先就是要从这种政治/文学的结构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1.
反映1998年10月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文学人类学首届学术研讨会学术成果的《文化与文本》一书,作为“文学人类学论丛”的一种,最近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主编叶舒宪,24.5万字,定价19.80元。该书由李亦园、乐黛云作序,并附有1985~1997年国内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汇目。叶舒宪主编的《文化与文本》出版@大禹  相似文献   

12.
宋代庐陵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诗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区域文化中也是一个奇迹。本文对宋代庐陵诗词作家作品量的统计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该地区文学艺术发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大量的现代作家齐聚陪都重庆,并造就了丰厚的陪都文学.他们在作品中竭力展示出了重庆都市性与乡土性相结合的城市特质,这种都市性与乡土性的文学呈现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二元共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宋代庐陵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诗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区域文化中也是一个奇迹.本文对宋代庐陵诗词作家作品量的统计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该地区文学艺术发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个写作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一个写作者总能在自己作品中让读者寻找到一种他所期盼的感觉,我们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作家成熟了。王鸿达就是这样一个成熟的作家。最早看到王鸿达的作品是他的《代课教师》(《北方文学》1990年第11期),那时,这社会已渐趋躁动。这躁动表现在文学上,便是一种种标新立异的手法,一个个推陈出新的口号,此  相似文献   

16.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文化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活跃则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品及其特征,应从日本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政治、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时代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爆炸,二是知识更新快,是所谓的知识爆炸时代和信息社会。拿我所担任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来说,虽属社会科学,却也存在这种情况。从宏观看,它既要讲文学发展史,又要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述。就以文学发展史讲,又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艺思潮等分门别类的发展史。一个作家的作品,单从字数上看,少则上百万字,多则上千万字,更多的研究文章还不算在内。从微观看,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可以建立一门学问,比如“鲁迅学”已经建立,“郭沫若学”、“茅盾学”正在形成,其它有成就的作家也在不断建立学术讨论会。即使是一篇《阿Q正传》,研究文章何止百篇,另外,相邻学科之间互相渗透需要掌握的大量知识还不算。总之,  相似文献   

19.
我在<对新世纪十年文学的一点理解>一文中曾经说过自己的写作计划,要进一步讨论当代文学的"中年危机"现象,但是在开了一个头以后,就迟迟没有写下去.这过程中自己在认识上发生了变化,其原因是在去年六月复旦大学召开的"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办者有意安排了两群不同年龄层的作家——一群是中坚作家: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等,另一群是当红的年轻作家:蔡骏、韩松、飞氘、张悦然、郑小琼等等.  相似文献   

20.
茅盾对我国当代十七年短篇小说的评论,是这位伟大作家、批评家文学业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至今仍能给人们以教益和启迪,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一茅盾早在二十年代即倡导文学“为人生”,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作家作品。随着历史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