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中,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惠——小议列维一斯特劳斯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他对人类学与文学关系的有趣而深刻的思考。张玉《关于“四重证据法”之学术考察——从国学到文学人类学》是对叶舒宪先生“四重证据法”的再评述。张丽红《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是一篇书评,其将叶舒宪先生《文学人类学教程》比做一把打开新的世界的钥匙,认为它使人们看到了文学研究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是“文学人类学:理念与方法”,共刊发四篇文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指出的是,文学人类学不只是研究文学的跨学科方法,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文学人类学教程》的意义大大地超出了教材的范畴,是一部奠定文学人类学学科基础的著作;《文学人类学教程》最突出的创新和主要建树,就是文学人类学新研究范式的建构。百年来,虽然有不少近现代学者探索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文学研究,但是明确作为一种整体新研究范式的提出,确实是由叶舒宪完成并由《文学人类学教程》集中体现出来的。对什么是"文学"本体论的反思和建构,是继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后最重要的文学思想。从对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继承到"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叶舒宪以他倡导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完成了一种对国学传统方法的现代衔接与更新。从这些角度看,《文学人类学教程》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为“文化大传统研究”,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所引发的热烈讨论的成果。叶舒宪《文化大传统研究及其意义》一文重新界定大小传统,指出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的划分带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的偏见,文章以反思人类学的立场对此进行批判和改造,显现出人类学转向后的学术范式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本期主题“文化大、小传统的神话编码”,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探讨神话研究的三种媒介载体,或称文化编码方式,即语言文字叙事、图像叙事、物的叙事。米尔恰·伊利亚德(著),王伟、王乐琪(译),叶舒宪(校)《铁器时代的神话》对今日从事神话学跨学科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启示,对大、小传统再划分的文化符号理论,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安琪《神话的图像叙事:明代丽江壁画研究》显示文学人类学研究者如何从图像叙事的神话进入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王宪昭《感悟神话:激活人类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读叶舒宪先生主编“神话学文库”》文章从中国本土文化的神话学建设方面着眼,指出叶舒宪主编的“神话学文库”(第一辑)具有在百年学术史梳理、母题索引数据编码模式的建设性以及在大小传统的划分与文化符码的编码等理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22日至24日,文学人类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夏苑召开。有来自台湾的中兴大学与佛光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0多位学者参与研讨。开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党怀兴、文学院院长李西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社长刘东风先后致辞,党怀兴、叶舒宪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开幕式由中心主任李永平主持。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一组文章:叶舒宪《〈阿凡达〉与卡梅隆的“人类学想像”》、刘慧《〈阿凡达〉:博取东西,再造神话》、王婧《“繁华落尽见真纯”——电影〈阿凡达〉中伊娃原型的神话学解读》,他们透过光艳的视觉冲击和神奇的想像,对电影《阿凡达》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解读,体现出极强的学术敏锐。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三篇文章。叶舒宪《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旨在探讨传统社会关于灾害和禳灾的神话观念,以希腊和中国的经典戏剧作品《俄狄浦斯王》和《窦娥冤》为例,展开文学人类学的跨文化透视,  相似文献   

9.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仍是“神话历史”。他的《神圣言说(续篇)——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由四重证据重构出上古神话信仰语境,重新理解自甲骨文、金文到《尚书》、《诗经》等文字叙说背后的神圣言说活动及其功能原理。在被当作无意义的文本发语“隹”“唯”“若”等惯用法中,解析出王者、巫觋和萨满的仪式性通神通灵符号,把握到早期书写文本及关键词中所潜含着的口传文化传统的深远信息。揭示西周金文叙事以王者“各庙”开端的神话观念与仪式功能意义,推及远古巫觋类知识传统的“格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儒学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的重大贡献毋需赘言。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即是“儒家神话新探”,所刊发的两篇文章,一是叶舒宪《儒家神话的再认识》,一是唐启翠《髓与褴:佩玉践形与儒家神话礼仪》。叶文是从神话概念的反思入手,论述神话和信仰在发生学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示更新现代中国学术中的神话观,使之从民间文学的狭小范围中释放出来,还原为文明发生的原型编码及体现文化基因的神圣叙事。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本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盘福东先生的《考古学文化考证的瑶族千家峒》,该文以考古学文化与瑶族迁徙为依据探析千家峒的生成,认为瑶族最早的千家峒在今天湖南临湘市龙窖山。证据之丰富,梳理之清晰,可见其用功之深。本期“文化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是“口传文化与神话历史”。叶舒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是他2008年11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上的主题演讲。文章将20世纪的人类学在“写文化”方法上的文学转向,同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两相对照,揭示学科互动带来的研究视野和方法更新契机。通过对儒道两家共同推崇的远古圣人传统的知识考古学发掘,昭示对华夏文明发源起到关键作用的物质符号编码——玉礼器与青铜器组合的由来,彰显四重证据和五种叙事的立体研究范式。彭兆荣《我者的他者性——人类学“写文化”的方法问题》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王蓓《史诗〈格萨尔王传〉与口传文化》提出:《格萨尔王传》的诸种口传特征与藏族史籍中关于藏文创制的叙事体现出口传与书写两种不同的文化向度,而认识到口传文化的意义将有助于破除...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和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等团体的协助下,跨学科学术平台“文学人类学与多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在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中心成立之际举办了题为“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中国社科院的汤晓青和四川大学的徐新建教授应邀做了题为《现代学术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和《创建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的演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要打破小农经济时代那种坐井观天、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 ,文化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地方性知识”思想、“深描”理论以及“主位”和“客位”视角等众多的理论 ,可以为此提供宏观的视阈和有力的武器。许多文学公案、学术死结 ,均可借助文化人类学的强大解构功能获得解读。而叶舒宪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实绩更为学界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主题是“文化文本多级编码论”,倡导用一种打通的视野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化文本的多元编码。叶舒宪《中国文化的编码与解码自觉——序〈中国灯谜年鉴〉》将谜语(灯谜)视为图像之谜和文字之谜以后出现的三级编码,谜语创作和解谜此种符号编码和解码的自觉意识,对于重新解释文字记述小传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柳倩月《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自觉——以〈周易〉为例》指出《周易》“卦爻象”作为文化编码和解码的关键,主要遵循“立象尽意”的思维原理,它确立并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象”思维特征。赵周宽《N级编码理论与挖不透的表象之墙》指出突破表象主义深度模式对文化表述语法的尝试是N级编码理论创新性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31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和该校校长户思社教授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揭牌仪式由该校中文学院院长张保宁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导言对栏目的宗旨做了明晰的说明。本期的主题为“神话历史”,共刊发4篇文章。其一为(英)卡伦.阿姆斯特朗著、叶舒宪译的《神话的史前史(公元前20000-4000年)》,对神话的定义及不同时代的神话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文论经历了哲学思维方式转向、语当言符号论转向、精神分析转向、“西马”转向、人类学转向、文化研究转向、后现代空间转向等重要过程之后,似乎出现了一种学术的偏颇:骨感的理论与鲜活的文学日益骨肉分离,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渐行渐远,文学文本细读与分析遭到忽略,以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苏源熙报告》(2003)有此无奈的概叹:  相似文献   

20.
以双向汇通的理论视野作观照,叶舒宪在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的结合中提出了中国视角的原型研究.从汉字到图像的转变,体现出叶舒宪研究理念与论证途径上的新变化.不论是汉字-原型还是图像-原型的研究,叶舒宪依据的都是“三重证据法”.由于“三重证据法”的“互文性”内涵,这使得叶舒宪的原型研究在实质上是一种本文人类学的研究.这样,叶舒宪在探究中国文化及文学方面,就难免出现以普同的现象来替代特殊性与多样性的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