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放射性废物处置某场址地球化学工程屏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址的天然屏障性能差,提出建造折叠式"之"字形地球化学工程屏障,将处置物释放出的核素垂向固定在场址范围内。屏障的机理是,核素铀、锶的迁移形式分别为:UO2(CO3)22-和Sr2+,而性能相反,且处置层为表生强氧化带,降水入渗强烈,不宜建还原性屏障;故对铀和锶依次建造:阴离子吸附屏障和阳离子吸附屏障,形成可连续渗流的双重屏障。屏障的砂土物料取自场址附近,成本极低。经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铀和锶等核素通过其屏障时的分配系数值都在103量级。  相似文献   

2.
核废地下处置的核心是使用多种工程/天然屏障来阻止、延迟核素从固化体向自然界、生物圈扩散,缓冲回填材料是延缓核素迁移的最后一道工程屏障。拟通过对多孔介质中核素迁移过程建模来描述核素在回填材料中的迁移过程。引入达西定律来描述渗流场,假定温度场为稳定场,且不考虑化学场对核素迁移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求解器,通过与短期核素扩散实验数据对比,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可初步模拟得到核素在较长时间迁移之后在回填材料中的分布情况,为核废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柯尔碱膨润土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回填材料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浩  王志强  刘艳  沈忠  何艺峰  刘莉 《甘肃科技》2010,26(19):53-54,81
回填材料作为深地质处置库工程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材和性能研究历来是高放废物处置技术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新疆柯尔碱膨润土的渗透性、对核素阻滞性、膨胀性及导热性等关键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渗透性和导热性满足IAEA推荐要求,对核素钚的分配系数优于日本高放废物处置库所选用回填材料,膨胀性优于我国高庙子膨润土,认为柯尔碱膨润土性能满足高放废物处置库对回填材料的要求,可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回填材料。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透皮吸收实验中渗透屏障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Franz扩散池、合成壳聚糖膜及离体鼠皮,测定了含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尼莫地平乙醇混悬液透皮作用,研究了透皮实验初期1 h内的透皮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以合成壳聚糖膜为渗透屏障的实验结果与以离体鼠皮为渗透屏障的实验结果相近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壳聚糖膜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γ谱仪中的核素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便携式γ谱仪核素识别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以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平滑、自适应对称零面积寻峰、核素匹配为基础的能谱数据处理及核素识别算法。算法中避免了复杂的迭代运算,充分利用已知核素的先验知识优化了核素库的设计,提高了运算速度,达到了适用于便携式γ谱仪的核素识别要求。算法运行在ARM2440单片机上,经过自制的便携式谱仪系统实测数据和MonteCarlo模拟数据的验证,能够在5s内正确识别出4类、27种不同核素。  相似文献   

6.
缓冲材料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的最后一道人工屏障,它的水力学屏障作用直接影响到化学屏障作用的有效发挥及处置库的长期稳定性及安全性。采用自主研制的高压实黏土渗透实验装置,探讨了不同干密度和掺砂率条件下的膨润土-石英砂混合型缓冲饱和侧限渗透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砂率的增加,膨润土-石英砂混合型缓冲材料的渗透系数先减小再增大,当掺砂率为10%时,缓冲材料的渗透系数最小,其最佳掺砂率为10%;缓冲材料的渗透系数随着试样干密度增加而减小,干密度控制在1.6~1.8 g/cm~3时,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对缓冲材料的渗透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肝脏和乳腺组织为例,使用蒙特卡罗软件Geant4模拟了在均匀核素体源内外部组织不同的情况下,其正电子分布(对应于PET成像中的病变尺寸)与核素分布(代表病理学病变尺寸)的差异.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高能正电子核素探测到的小病灶,病理学上的病灶尺寸可能要比之小得多.此外,相比于乳腺组织,体源为高密度组织(钙化乳腺组织)时,正电子扩散程度得到了明显减弱.因此,在图像校正中应适当考虑肿瘤病变组织生理性质对正电子分布的影响.体源模型的建立为还原病理学病灶尺寸提供了一种新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温度、扩散和化学反应等因素对水泥固化体中核素迁移行为的影响,根据线性非平衡热力学的唯象关系列出了各种力与流的唯象方程,提出了求解唯象系数的实验方案,并且按照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固化体内的传质和传热基本方程.以菲克第二定律导出了固化体的质流边界,结合热流边界和初始条件,得到了核素迁移行为定解问题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核素在引力常数减小过程中的放射性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地球板块运动、地震及火山活动的动力机制,地球圈层及岩石结构的形成,以及地球资源和能源等,是当代地球物理急待解决的问题.依据引力常数变化对核素的作用,以及核物理基本原理,建立起了一个核素结构随引力常数变化的动态核力模型,此核力模型与宇宙天体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且同步.此模型对上述多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作了合理的解释.通过引力常数减小而产生的地球结构能释放的论证,求证出核素放射性衰变是地球结构能的释放方式;论证及量化计算了地幔岩石化学结合能是对于地球结构能释放或核衰变能的吸收;证明了引力常数减小对宇宙宏观与原子核微观作用的内在一致性或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性;得出了原子核结构的稳定和非稳定性具有相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便携式γ谱仪核素识别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以FIR滤波平滑、自适应对称零面积寻峰、核素匹配为基础的能谱数据处理及核素识别算法。算法中避免了复杂的迭代运算,充分利用已知核素的先验知识优化了核素库的设计,提高了运算速度,达到了适用于便携式γ谱仪的核素识别要求。算法运行在ARM2440单片机上,经过自制的便携式谱仪系统实测数据和MonteCarlo模拟数据的验证,在IAEA规定的采集时间内,能够在5s内正确识别出4类、27种不同核素。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田湾核电站核废物库21UKT吊车自动化改造工程中高精度自动定位的技术实现,包括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控制逻辑、程序结构以及变频调速函数曲线,并给出了现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孙雨安  李维顺 《河南科学》1998,16(3):260-263
简要叙述了废旧聚苯乙烯(PS)塑料在制取粘合剂、回收苯乙烯单体及制备涂料和增塑剂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考察了在不同催化条件下,对PS热分解产物的影响,分解产物苯、甲苯、苯乙烯及2-甲基苯乙烯的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Auto CAD标准件幻灯片库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Auto CAD教学的深入,以及Auto CAD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一些常用的图形或符号一般都做成块,但块的调用浪费时间,影响绘图效率。因而本文介绍了基于Auto CAD环境二次开发建立幻灯片库的基本步骤,并将已建好的幻灯片库嵌入到Auto CAD用户专用下拉菜单中,提高绘图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某核电站低中放废物初选处置场区基本组分和特殊组分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动态特征,划分了两个水文地球化学带,分析了水质与放射性元素迁移的相关性,并认为风化壳表层强淋滤带对处置场不利,而深部水化学具阻滞性,适宜处置废物。  相似文献   

15.
XD_8铁质文物保护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质文物由于受环境中自然因素如大气、水、土壤、电解质溶液和高温等的影响而遭到腐蚀的现象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 ,研制出一种铁质保护剂。经性能测试、埋藏实验、恶劣环境放置实验、户外放置实验及保护后的汉代铁剑残块存放证明 :XD8铁质保护剂在铁器上形成的保护膜具有耐水、耐氯化物、耐酸、耐碱、耐候等性能 ,防腐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混凝法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混凝法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研究了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沉降PH值及沉淀时间对木薯淀粉 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用聚合硫酸铁(PFS)作混凝剂,木薯淀粉废 水CODcr去除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脱氧条件下 ,与低浓度PH3 气体熏蒸相结合进行库房内杀虫试验 ,结果表明 ,该法操作简便、安全、经济 ,杀虫效果理想 ,且对纸质、字迹均无明显影响 .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模型进行试验, 以核废料处置库近场的膨润土及岩石为研究对象, 建立轴对称模型. 选用适当的控制方程, 运用有限元软件Code-Bright对核废料处置库关闭后处置库近场的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进行热-水-力(thermo-hydro-mechanical, THM)耦合的数值模拟. 通过比较不同初始热源, 得到了处置库关闭后近场膨润土及岩石内温度、液体饱和度、吸力及应力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初始热源较小时膨润土和岩石的性质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对火灾动力学模拟(FDS)软件中的材料热边界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用等效参数方法对物体进行缩放处理以适应网格尺度;然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一维传热过程的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火灾试验的数值再现中,验证了等效参数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