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基础科学》2001,(9):47-48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贷款建设的实验室.在利用贷款建设的134个实验室中,经过世界银行专家的考察论证,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被遴选为示范实验室.实验室从1990年起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在43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名列第14名;2001年在56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进入前6名,成为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中心作为我国国家微生物新药筛选中心,拥有一支以归国留学人员为骨干的高学历、年轻化和专业化的研究队伍,为促进微生物新药筛选研究工作的开展,加速我国创新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司书毅就是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中心科研团队的一员.多年来,他在新药筛选工作中,精益求精、孜孜以求,追寻着我国创新微生物药物辉煌之梦.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管理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84年,根据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薄弱、力量分散,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难以有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探索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由原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定位,研究方向在战略上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研究成果、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改革、创…  相似文献   

4.
2006年,科技部组织了生命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地区)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从评估过程中可以看出,生命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地区)重点实验室从承担研究任务的能力、研究水平、人才队伍、对外交流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2006年实验室评估基本情况实验室评估分现场评估和复评两个阶段进行。参加此次评估的共有61个实验室,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7个,部门和地方实验室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18个隶属教育部,13个隶属中国科学院,5个隶属农业部,6个隶属卫生部,其余5个分别隶属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上海…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1):6-6
各有关单位: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加强野外台站建设促进我国野外科学研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科学发展中,大量事实表明: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领域诸多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的实验研究,而资源环境、天文-空间与地球物理、材料与环境等学科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则主要依赖于野外定点长期观测试验.我国已经建立的开放实验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领域诸多学科的稳定发展.而建立我国重点野外观测试验台站体系能极大地促进资源环境、天文、空间、地球物理以及材料与环境等领域迅速发展.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基地的重要类型,国家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体系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本文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五个北京市(药物)重点实验室的实例,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问题,供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入产出效率成为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以2012年至2016年99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总结报告的投入产出效率截面数据为依据,采用DEA-BCC模型构建出不同领域科研效率评价体系,经测算并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在验证基础上得出不同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趋势,为实验室下一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18):62-63
动物细胞无血清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可广泛应用于抗体、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病毒疫苗和载体等生物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团队。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长期以来得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等的大力支持,“十五”期间又获得国家“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动物细胞表达产品的大规模高效培养技术平台”课题的资助,  相似文献   

10.
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对策。研究显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总体布局基本体现了创新与技术辐射能力强的企业优先、创新联盟试点跟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举,重视科研基础的同时兼顾欠发达地区的态势。其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推动行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建议:从强化政府与企业创新伙伴关系、实验室布局、国家公共资源配置以及开放式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进一步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