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2,21(14):32-32
“托”显本色版块中的案例集,是本刊记者组一线走访我省科技服务典型机构所采写的。案例记录下这些科技服务机构中的翘楚们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创新创业故事,并对他们在尽显本色的科技服务中所秉持的创新模式与服务理念进行了梳理和呈现。在这些案例中,有在国际上已声名显赫的基因组学研究巨擘华大基因;也有肩负使命、以全新机制体制崭露头角的华南新药创制中心;还有分支网络遍布全国十多个省份,致力打造金牌科技顾问的博士科技;更有立足基层、服务专业镇企业的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2012,21(14):59-59
理论探“托”版块,我们特邀了来自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服务与管理处、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专门从事现代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管理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从理论探索的角度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关系的研究、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技术政策的探究、广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2,21(14):29-30
为了了解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我们特别制作了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需求意见调查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随机调查。.从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是百分之百愿意获得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其中,对科技政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评估、技术投融资、科研条件服务等科技服务表示出的需求十分强烈、同时,大多数企业希望能够由专业化程度高的科技服务机构来提供这类服务,调查中,他们也对当前科技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不足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12,21(14):10-10
本期专刊,我们围绕科技“托”托举创新广东的话题。对近年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以及科技服务机构服务科技创新进行了探寻。专刊包含了各方嘱“托”、重“托”在身、“托’’显本色和理论探“托”四个版块。  相似文献   

5.
科技中介服务业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明确其产业特征,对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内涵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类型,探讨了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功能及其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2,21(14):18-18
【导读】重"托"在身版块中,有省科技厅科技服务与管理处负责人从宏观层面对全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以及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省厅采取的得力举措及成效。也有微观层面——广州市科技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畅谈广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成就,以及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上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为全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魏作磊  孙晓琴 《广东科技》2011,20(15):51-56
科技服务业是块状经济升级的重要推力,但是目前科技服务占珠三角块状经济中间投入比重偏低,块状经济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科技服务外包积极性不高。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制造业产业层次普遍偏低、专业外包服务企业比较优势不突出、企业担心被专业服务商“套牢”非营利性中介机构发展落后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对此本文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8.
宋子夷  子健  王尊敏 《广东科技》2012,21(14):51-54
在深圳南山这个自主创新的先锋区域里,集聚着大大小小数万家中小科技企业在这些企业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有这样一家科技服务机构,在创立的十三年中,通过为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平台服务和其他综合服务,为区域企业孵化、创新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她就是深圳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本文通过对中心服务思路及举措的探访,记录下了服务中心多年来致力创新创业,支撑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背景,以及科技特派员在助推永安纺织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模式,提出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引路人,以服务区域优势经济为目标,利用专业优势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特色技术团队,致力于企业设备升级、员工培训,聚焦行业发展新趋势、增强校企合作等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更好推进科技特派员赋能产业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筱 《科技与经济》2008,21(2):10-12
高校科技产业是我国高校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它在高校技术转移及加速高新成果产业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联系上游资源与下游企业间的桥梁。鉴于我国高校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各种障碍,以及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不足,提出今后我国高校兴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以此探索出一条扬长避短的兴办科技产业之路。构建完善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高校科技企业外在功能的凸现,也极大程度弥补了我国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不足与缺陷,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众多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园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上海的产业调整与城市景观的优化。如何加快科技企业成长,如何集中整合政府服务资源和市场服务资源,建立无围墙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华东科技》2014,(12):64-65
面对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新趋势,面对"四新"企业的发展需求,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为主题,围绕做好科技服务,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服务机构代表进行研讨,分享科技服务运营模式与成功经验,借鉴互联网企业经验对科技服务行业的启示,以期提供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和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培养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种资源能力的集合,主要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当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早从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起步,尤其是近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一路溯源,追寻孵化器的发展足迹。  相似文献   

14.
鄞州区着力引进培育重大新兴产业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宁波鄞州科技创新孵化基地项目、2.5产业园区项目、软件企业总部大楼项目、IT服务外包基地项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重点,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省相继出台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扶持各类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中介、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公共服务机构对我省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力发展本土服务机构,扶持本土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是发展我省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汕头市科学技术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实施"为民服务促发展"系列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市科技局于2月17日下午召开"服务产业抓落实"专题座谈会,征求与会代表对民生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科技局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对科技局一直以来坚持群众路线、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等做法给予高度肯定。与会代表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围绕民生产业特别是生物医  相似文献   

17.
张仁开 《安徽科技》2008,(10):20-21
一、深入理解产业创新集群的科学内涵1.创新集群的概念界定所谓创新集群,是由基于一定地域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并能通过畅通的渠道聚集、开发、利用地域内外的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向外转移高新技术和推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网络系统。它是产业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11,(11):107-107
近日,由杭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主办的杭州市科技创新“双服务”活动正式启动。杭州市科技局将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和难题为核心,整合资源,创新载体,进一步深化“双服务”活动,帮助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平台,积极推进资本、人才与企业对接,培育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政策服务。他指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希望通过“双服务”活动,切切实实为建德的经济转型、科技进步以及企业发展尽到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郭霞 《华东科技》2012,(3):64-66
面对如火如荼的集群建设,我们在肯定其成绩、相信其未来的同时,也应当正视现阶段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瓶颈,通过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协作,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09,(11):13-13
马鞍山市以组织实施创新基金项目为重要抓手,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道路。10年来,全市共有3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创新基金计划。累计获得经费支持4300多万元,带动企业新增投入近3亿元,培育了以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基金申报服务机构。20家创新基金支持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27.4%。天源科技、惊天液压、华琪环保、菲利特流体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成为马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创新基金从“点”到“面”扶持企业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