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普通的石英光纤为材料,用管腐蚀的方法制备出光纤探针,在管上镀一层银膜后,可构成具有表面增强特性的管状光纤探针.将拉曼光谱仪与自制的光纤探针结合起来,建立了增强型微区拉曼光谱分析系统,测量了几个具有代表性样品的拉曼光谱,实验表明该装置样品浓度检测下线为10^-9mol/L.  相似文献   

2.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是利用光纤探针进行探测的。由于透过介质的光强并不会完全被光纤探针所接收,所以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计算光纤探针接收光强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仍没有合适的方法。本文找到了一种近似方法并在微机上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一些计算结果,对于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实际探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拉与腐蚀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了能用于近场探测的新型光纤探针。该制作方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具有费用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镀金膜的直锥型光纤探针首次用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由于针尖的曲率半径比铂铱针更小,因此可获得更精细的信息,并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弯曲型光纤探针固定于特别设计的支架后,可作为悬臂探针用于原子力显微镜和近场光学显微镜。最后讨论了针尖的不同形状及不同镀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镀膜光纤探针仿真模型,模拟锥形镀膜光纤探针针尖处剖面状态,实现对纳米微粒的非接触操作,以空气为操作环境,分析光纤探针镀膜厚度和光纤探针出射孔径的逐渐变化,找出其对近场光强的影响.同时对光纤探针发射激光照射AFM探针的角度变化、光纤探针与AFM探针之间距离的改变以及两者对AFM探针尖端场增强的影响规律做出了定量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进一步发现最大场增强因子,为完成纳米级物体操纵实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化学腐蚀方法制备近场光学显微镜光纤探针时外界因素和腐蚀溶液与保护液体系本身性质对光纤探针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溶液和保护液二元体系的界面在光纤上形成的弯月面的高度与界面和探针之间形成的接触角、界面张力、密度差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弯月面的高度与光纤直径成正比。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对比管式腐蚀方法制备的光纤探针的形貌,我们发现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时探针锥面蜂窝状粗糙形貌是光纤探针成尖过程的本质上缺陷造成的。通过改进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第二次修饰性腐蚀可以有效地改进探针的粗糙锥面,并增大探针的圆锥角。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近场光学的基本原理和非辐射场探测分辨率,并着重研究了近场扫描光纤探针的辐射机理及其在纳米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敲击模式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采用以石英音叉为灵敏探测器件 ,将光纤探针垂直音叉侧臂粘接 ,使探针在垂直样品的方向上振动 ,以“敲击”方式探测样品表面的信息 ,实现近场范围的高度控制。仪器结构紧凑 ,操作方便 ,灵敏度高 ,可用于液体环境下的样品探测 ,在对样品形貌进行探测的同时可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将这种探测模式应用于实验 ,获得 2 40 0线 /mm光栅、光盘母盘和生物细胞的形貌图像。实验证明 :这种探测方式分辨率优于 2 0 0 nm,适用于不同硬度的样品 ,可以作为材料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光子扫描隧道显微成象系统中光纤探针对经样品调制后的倏逝场的探测机理;着重研究了光纤探针的腐蚀加工工艺,同时具体分析了单模、多模光纤探针不同的显微成象特点,并与理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比较;最终应用于多种样品的显微成象,为纳米级分辨的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的Turner法制备近场光学显微镜光纤探针,考察了外界因素、腐蚀溶液及保护液体系性质等对探针形貌的影响,并与管式腐蚀方法制备的光纤探针的形貌进行了对比,对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可明显提高反应速度,温度由0℃升至32℃时,反应速度增加1.6倍;腐蚀溶液浓度越高,制备的探针锥长越短、表面越粗糙;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增大探针的锥角;Turner法制备光纤探针时探针锥面蜂窝状粗糙形貌是光纤探针成尖过程的本质缺陷造成的;采用第二次修饰性腐蚀可以有效地改进探针的粗糙锥面,并增大探针的圆锥角.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位置探测部分相干光光谱的方法,研究宽频带部分相干光在杨氏双缝实验中的光谱位移和光谱开关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涉光场中,归一化光谱在某些观测点处发生红移,而在另一些观测点处发生蓝移,并且在临界点位置,光谱位移由红移迅速转变为蓝移,即发生了光谱开关现象.此外,研究发现双缝参数和探测距离对杨氏双缝实验中的光谱位移和光谱开关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光纤倒像器分辨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增加光纤倒像器毛坯的光学纤维的包层厚度分析了提高光纤倒像器分辨率的方法,并用实验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输领域中光传输已占主导地位。光纤存在巨大的频带资源和优异的传输性能,是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最理想的传输媒质。对光纤传输的要求是传的距离越远越好。从光纤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入手,结合影响传输距离的几个因素来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延长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3.
光纤光锥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硬光纤系列产品--光纤光锥,并结合微光夜视技术分析了光 锥的应用及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温度对光纤面板分辨率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讨论了光纤面板生产过程的热历史带来的芯皮扩散对光纤面板分辨率的影响,并用生产实验数据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ZnO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均匀沉淀剂制得的纳米ZnO粒径小,分布窄,分散性好,收率大体相等,远优于直接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O.  相似文献   

16.
砂仁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薄膜分散与探头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砂仁挥发油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貌、大小进行了分析.脂质体粒径为50~100nm,平均粒径为90nm,呈圆球形.脂质体稳定性研究表明包封率为94.7%.  相似文献   

17.
溶胶- 凝胶前体法制备纳米ZnO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采用硬脂酸、柠檬酸及草酸盐Sol-Gel 法合成了干凝胶前体粉末,并以其热分析结果为依据,在指定温度下热处理2 h得ZnO粉体. 经XRD和SEM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均可制得具有六方晶系结构的纳米ZnO, 其中第一种方法所得粉体的结晶度好,团聚较轻, 粒子大小均匀,外貌呈球形.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吸附、焙烧法制备了活性炭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 ,对偶氮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规律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 ,该工艺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去除机制主要是电致H2 O2 、·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水杨酸为探针性物质 ,推测出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燃烧法合成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BaAl2O4: Eu, Nd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纳米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方法:首次利用金属硝酸盐和络合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合成了蓝绿色纳米级长余辉发光材料BaAl2O4:Eu,Nd,生成的材料进行了XRD和TEM分析,结果:材料粒子直径为30-70nm,平均为40nm左右,与此同时,发光材料的发射峰位置发生了显著的蓝移。结论:燃烧法是制备纳米发光材料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枪管内膛铬层在发射中损坏严重的情况,利用电子扫描电镜提取了寿命射击试验后的枪管内膛表面和断面的形貌特征. 在分析内膛铬层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枪管内膛铬层破坏的几种形态特征,建立了铬层破坏过程的逻辑关系. 采用纳米技术制备了含纳米缓蚀剂的发射药. 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缓蚀剂对铬层破坏可以起到明显的减缓作用,是保护枪膛铬层并延长枪管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