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利用VFP的通信控件Mscomm和计时控件的有机结合,实现动态数据采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Timer控件的Timer属性,对实时监控进行时间中断编程,在该程序中同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数据的辨识分解、判断、处理及动态显示.并利用VFP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与完善的图形化界面相结合,实现了数据库后台管理与前台服务的统一,为实现企业物料称重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开拓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量子通信系统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通信呢?目前,量子通信尚无严格的定义。物理上,量子通信可以被理解为在物理极限下,利用量子效应实现的高性能通信。信息学上,则认为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态的测量塌缩性质等)或者利用量子态隐形传输等量子系统特有属性,以及量子测量的方法来完成两地之间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3.
<正>"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量子通信系统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通信呢?目前,量子通信尚无严格的定义。物理上,量子通信可以被理解为在物理极限下,利用量子效应实现的高性能通信。信息学上,则认为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如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态的测量塌缩性质等)或者利用量子态隐形传输等量子系统特有属性,以及量子测量的方法来完成两地之间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4.
"东南互保"是近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这场事件中,清廷、地方督抚、各国列强、义和团等多种力量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政治图景。通过电报技术,东南各省督抚形成了一个政治关系网络,促成了临时的政治结盟。电报通信问题贯穿了整个"东南互保"的始终,各方的利益与筹谋都在电报通信问题上得到展示。将电报通信作为研究线索,可以考查"东南互保"期间的政治力量整合与政治秩序重构,进而分析电报技术与清末政治的内在联系与历史互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3-14
1 课题简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的通信数据率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利用有限的信号带宽传输高质量、高数据率通信信号,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提出了各种基于环境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其共同特点是将前几个子帧估计的信道信息量化、反馈到发射端,采用恰当的信号传输方式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22,(4):47-49
智能化手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现代医学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旨在综合运用人工智能、通信、自动控制、图像信号处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围术期多源异构的医疗数据,进行快速读取、融合分析、智能诊断,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保障手术过程安全进行,提高手术效率.多源、多维度、跨介质异构医疗数据的"实时3D重建"与"病灶智能辅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1999,(9):33-34
一、主要技术内容 9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各种专业通信网也在迅速成长,它们对传输设备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有了更多的要求,诸如动态交叉连接、插入/分出、数据广播通信、信道保护等一系列新要求使得在专网上使用的传输系统有别于一般的邮电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6,(4):15-17
1.中国科大完成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和同事杨涛、彭承志等人,通过"自由空间纠缠光子的分发"在国际上首次证明,纠缠光子在穿透等效于整个大气层厚度的地面大气后,其纠缠特性仍能保持,并可应用于高效、安全的量子通信.这一研究成果为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CASM ImgeInfo一体化遥感综合处理平台"是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一套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该成果来源于国家863计划"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与应用"课题(2002AA133010)和"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课题(2003AA135010),目标是研制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定量化、智能化大型遥感数据处理软件,改变国外软件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状况,实现遥感处理软件的产业化.总体研究思路是:应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我国证券行业的技术创新,加强科学技术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网络证券应用示范系统"列入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网络证券应用示范系统"课题由支持证券交易和监管的通信系统、新一代证券集中综合业务系统、银证合作业务系统等专题组成,专题都是针对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设立.  相似文献   

11.
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复杂、用电量大、负荷密集程度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为了适应配电网的发展,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和用电管理自动化,国内外都在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检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主站、通信网络、二级主站、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A-BTU(线路FTU、自动读表终端)4个层次组成。包括地理信息GIS、配网调度自动化、10KV馈线自动化、开闭所和小区配电所自动化、配电变压器和电容器组等的检测自动化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基于3G及其兼容技术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先期研究,设计实现基于3G基本参数特征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试验平台,开展基于“北斗”系统冗余资源的AMR语音通信试验,为我国研制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前期科学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条码与自动识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系统集成化、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监所三维监控平台"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公安监管场所的多数据源进行有效防控.该平台成功地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VR)、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管理信息系统技术(MIS)和前沿智能分析技术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将在押人员数据库、监所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在押人员信息的精确掌握和监管工作的跟踪分析,从而弥补了我国监管系统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只能单系统独立运行、操作复杂繁琐、经费投入大、管理困难、信息传递不及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多极化天线在MIMO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为背景,对极化天线在MIMO通信系统中的性能、极化信道的测量和建模、极化天线的实现、极化天线与信号处理协同等研究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从当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极化天线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MIMO通信系统的容量,改善通信质量,其与信号处理的协同更是进一步提高MIMO通信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当今,"数字化"已风靡全球.很多产品和技术都以冠上"数字"二字为新潮.在通信领域也不例外.100多年来,人类的通信经历了由数字--模拟--数字这样一个历程.这是哲学上"否定之否定"原理在通信发展史上的印证.不过应该指出,这后一个"数字",即20世纪后期出现在通信领域的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说它是一场"革命"也并不过分,因为它预示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2,(10):37-39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主要是开发54Mbps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该系统采用OFDM方式和CSMA/CA多址接入技术,开发出工作频率在5GHz,带宽在70M左右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最终将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一部分,实现任意区域的扩展覆盖,实现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互联,使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同时,一定区域内的各个移动站之间可以利用该产品,根据需要建成各种规模的网络,使他们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人值守的、适合于布放在近海、能实时连续的监测海洋气象环境数据、具备遥控功能的小型浮标测量系统.该浮标系统能够监测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和波高、波周期、表层海水流速及流向、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等海洋环境要素等,浮标可通过多种通信方式传输数据,是我国浮标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叶培大(1915-2011)被国际通信界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为新中国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于1955年主持研制微波收发信机,1958年与中科院合作研究"毫米波圆波导H01通信系统",文革期间参加960路微波中继II型机的研制;之后转向光纤通信领域,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相干光纤通信试验系统,以及一批关键器件,其专著《光纤理论》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光纤研究的学术专著;叶培大是"通信战略科学家",曾建议国家"863"计划增设通信高技术研究主题,担任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叶培大坚持"学以致用"、"教学与科研结合"和"执著出奇、团结致胜"的治学思想,是北京邮电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曾长期担任学校负责人,他注重学术交流,搭建了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1,(22):12-15
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退休老人梁启珍常和家人外出游玩.每次预约后,他们在景区门口扫一扫健康码,即可快速进入."防疫期间,到外地游玩都需要扫健康码.有了绿码,出门方便又安心." 如今,越来越多像梁启珍一样的人通过扫描健康码享受便利,这背后是《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发挥了巨大作用.之前,各地"健康码"在运行中存在码制组成不统一、数据格式不一致、缺乏数据共享和互认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员、货物跨地区流动.去年4月底,健康码系列"国标"发布,提出健康码应用系统和系统间互认的技术模型、个人健康信息数据规范使用、实现系统对接互认的操作方法等标准,确保了健康码管理全国政策一致,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