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2004年起,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第一阶段(2004~2009年)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编目和重点类型物种资源和重点地区的生物物种资源调查,评估了中国野生高等植物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受威胁现状,编制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等;第二阶段(2010~2011年)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确定的5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开展了对部分地区的试点示范调查,即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目的是通过示范调查取得经验,以便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示范调查包括横断山南段优先区内的云南滇西北地区18个县、大明山地区优先区内的桂西南石灰岩地区4个县和南岭地区优先区内的贵州黔东南地区4个县,以及对澜沧江、松花江干流、嫩江干流以及北部湾(广西段和广东段)潮间带水生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仍然不清,物种分布数据信息缺失严重,新物种、中国新记录或省级新分布物种大量存在;同时,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与流失的现象依然严重。建议进一步开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进行生物多样性综合性本底调查和编目,并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同时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体系,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持续的和稳定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项目综合应用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法对钝头蛇科Pareidae进行物种界定和生物地理学分析,认为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连片广大地区,存在一个"缅甸钝头蛇种组",其既包含部分确定的物种,也应包含多个隐存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总体上,分布越靠北的种类进化程度应越高.钝头蛇科Pareidae的...  相似文献   

3.
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尽论述"生态"内涵以及主体的演变过程.阐释了"生态"的内涵经历了由"关系论"到"和谐论"、"生态"主体从生物有机体到人类的演变历程以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4.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前生态安全这一前沿问题研究中,外来物种入侵是影响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考察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三种方式,研究了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影响,探讨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物种入侵是种恶例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外来的能在移居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的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会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然而,追溯最早的物种入侵其实就是物种迁徙,只是刚开始的时候,物种从甲地迁徙到乙地或丙地,没有对移居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破坏,到了后来,移居的物种对迁入地的生态和  相似文献   

6.
多样性的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物种对环境演变的适应及其进化是恒久而常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而植物种群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达尔文一百多年前曾对兰科等植物进行长期考察研究,发表了《兰花由昆虫授粉的各种巧妙方法》等许多著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5,(16):58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规律,从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些灭绝一次次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家研究了数千种水生生物化石,分析了这些生物在过去5亿年里多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0,(3):28-29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自然界充满了许多神奇的物种,植物界当然也不例外。在全球范围内,奇异的植物可谓数不胜数,比如能够吃老鼠的食肉植物、叶子会自动跳舞的植物等等。以下就是15种最罕见、最奇异的珍稀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对全球已建立种群的入侵物种进行了分析。外来物种是指那些被人为引入其先前不曾自然存在过的地区,并发展成一定数量,以至威胁到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由英国杜伦大学主导的国际团队对8个类别的生物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两栖动物、蚂蚁、鸟类、淡水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蜘蛛和维管植物,涉及186座岛屿和423个大陆区域。而成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剖析"生物信息"概念隐喻解释的本质,指出分子生物学中的生物信息概念并不是生物分子世界内在意义的表达,而是科学家将符号序列作为符号存在的主体性认识的结果;认为隐喻解释作为强微观还原论的产物,其实质否定了生物信息概念在生物学中的自主性.然而,正是隐喻解释下的科学研究所引发的生物语义思考,为研究生物分子内在的符号系统、探寻生物信息的生成机制、进而建构完善的生物符号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物(包括人类)层面,提出生物存活主体、特属主体的新概念,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本质上在于保护生物存活主体的生态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张嗣良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5):27-31,13
本文首先通过实例阐述了基于生物反应器生物过程多尺度分析的过程优化技术和基于细胞生理特性与生物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相结合的生物过程放大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并根据生物过程环境对生物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把环境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一部分,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过程开展全域性(global)研究,即基于生物过程信息处理的生物过程系统工程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反应器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9,(9):26-27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之际,美国《连线》杂志网站对生物进化史中12个最具代表意义的物种进行了盘点,如鲸的陆地祖先、会走的鱼、始祖鸟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2,(14):I0002-I0004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牛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谁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真正落实法律、法规中强调的保护环境的要求,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应该从单纯对人类的防护,拓展到对整个环境的电离辐射防护。其中,建立对非人类物种的危害评价体系是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本项工作开展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建立生物剂量模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3):65-65
生物分析过程中,绝大多数生物识别分子组装、特异性结合反应以及传感信号的读取,全都发生于传感界面,界面的功能和性质对于检测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如何构建新型生物传感界面,促进高灵敏、高特异和高通量的生物分析方法的实现,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生物地理学家发现,相隔遥远的两地存在类似的物种,并不只是大陆漂移的功劳,也是由于这些动植物确实具备“漂洋过海”的本领。新书《猴儿旅行记》以作者阿兰·迪·奎洛斯在墨西哥沙漠旱谷巾的一场搏斗开始。  相似文献   

18.
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就出现了众多的生物,有一些生物只是昙花一现,如恐龙和猛犸象:有一些则经受住了环境变化的考验,不断适应和进化,顽强的活到了现在,而在这些进化中存活下来的物种里,就有一种拥有各种特殊技能的身披重型装甲“装甲巨无霸”,它们超强的威力就连敌人都拿它们几乎毫无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在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中,云南省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一大批濒临灭绝物种获得新生。日前,“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举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表示,自195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全省90%典型生态系统和8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获得新生,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20.
工业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生物技术产业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3个部分组成。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先导,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基础,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支柱。生物炼制是未来生物产业的核心,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构成了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学科基础,能源作物、分子机器、细胞工厂、过程工程和系统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