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分布十分广泛,是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区内软土的工程地质及分布特征,探讨软土的分布规律,同时通过调查结果,论述了珠江三角洲软土区地面沉降效应及危害,本区的地面沉降效应主要有楼房(含地台、地板)的沉降、公路工程的沉降、水利工程的沉降及其它地表建筑的沉降等,最后,针对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沉降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3年河北省开始建立国家级地面沉降监测网,开展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至今,初步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系统,取得良好的监测成效,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通过分析整理监测资料,本文揭示河北平原地面沉降的历史及现状,系统总结河北平原地面沉降分布特征,研究地面沉降的区域发展变化,为今后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1-11,23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主要通过地震异常综合判识,圈定有利矿体目标.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叠前偏移成像、阻抗反演特殊处理技术,可准确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形;同时,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海底高频地震(HF-OBS)资料为基础,利用二维测线数据的伪三维宽角叠加等特殊处理方法,消除假的速度异常并获得真实的精细速度结构,从而精细刻画水合物矿体的内部结构;实现水合物矿体定量评价并准确实施钻探是水合物勘探阶段的最高目标,研发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地震异常信息综合检测技术,以及多参量空间数据体的精细解释技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可视化和钻探目标资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有关名词与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1965年由美国学者W.L.Garrison首先提出。在我国曾被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还有一些类似的名称,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的规范名词,而其他名称则用于倾向应用目的的具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六十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学新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他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①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②以地学研究和空间决策为目的,以空间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产生高层次的空间信息;③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使GIS得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1.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为特定的专门目的服务,如森林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农作物估产信息系统、草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2.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为目标,可以有不同规模的、按自然分区或行政分区的(如国家级、地区或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如加拿大国家信息系统、美国圣地亚哥县信息系统、我国黄河流域信息系统,浙江新登镇地理信息系统等。许多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或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区域性专题信息系统,如北京市水土流失信息系统、海南岛土地评价信息系统、深圳市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3.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或地理信息系统外壳(GIS TOOL):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是一组具有图形图象数字化、存贮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又称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或开发平台。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层次高、工作量大,重复编制复杂的底层基础软件浪费巨大。因此,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作为开发平台,加入与具体任务有关的空间数据,并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所需的业务应用软件,是建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捷径。在通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支持下建立实用信息系统,可以节省软件开发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系统建立周期,提高系统技术水平,使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易于推广,也使广大地学工作者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高层次的应用模型开发上,这种工作方法正普遍地被接受。目前GIS商品软件大多即为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在国际上,GIS商品软件已形成产业。在我国,由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北京大学的CITYSTAR(城市之星)、中国地质大学的NAPGIS、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GEOSTAR等GIS基础软件产品已初具商品化规模。完整的G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反映了GIS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1.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般包括四个部分:①计算机主机及网络设备;②数据输入设备:如图形数字化仪、图象扫描仪、键盘、通讯端口等;③数据存贮设备:软盘、硬盘、磁带、光盘及相应的驱动设备;④数据输出设备:图形/图象显示器、矢量/栅格绘图机、打印机等。2.计算机软件系统①计算机操作系统等;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3.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是以地球空间位置为参照的有关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等有关方面的数据,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通过模型抽象的实质内容。4.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人是GIS中的重要构成因素。GIS不同于一幅地图,而是一个动态的信息模型。需要人来进行系统组织管理、维护更新、扩充完善、应用开发,并灵活采用空间分析模型提取有关信息为研究与决策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的外观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空间信息模型: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从视觉、计量和逻辑上对地理系统从功能上进行模拟,信息的流动以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变换来仿真,人们可以在GIS支持下提取地理系统的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也可以快速地模拟空间过程的演变或思维过程的结果,取得空间预测或“实验”的结果,选择优化方案,尽可能避免错误的决策带来的损失。地理信息系统将定量分析与空间思维融于一体,被喻为新一代描述世界的语言与分析的工具,在资源调查、区域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农业区划、国土规划、灾害防治、交通规划、商业发展、军事国防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相关技术发展与促进下,如与遥感、GPS、VR(虚拟现实)、网络等技术的结合,以及“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观点的提出,GIS将得以全方位发展与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监所三维监控平台"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公安监管场所的多数据源进行有效防控.该平台成功地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VR)、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管理信息系统技术(MIS)和前沿智能分析技术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将在押人员数据库、监所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在押人员信息的精确掌握和监管工作的跟踪分析,从而弥补了我国监管系统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只能单系统独立运行、操作复杂繁琐、经费投入大、管理困难、信息传递不及时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分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介绍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仪器性能、技术特点、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方向。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可以使用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作为载体,简单、快速的扫描目标并建立DTM模型,实现移动中对目标区域的三维可视化,且具有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机动时间短、无需校准等显著优势,该技术可应用于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斜坡稳定性研究、高陡边坡地质调查、水利枢纽的地形地貌三维数据采集,输水、送电线路的选择,以及CAD设计与动画制作、交通、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程等方面的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7.
三维可视化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浙江诸暨周家坞铜矿床为例,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对矿区钻孔信息和样品采集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建立钻孔三维模型,最终生成三维原生晕异常图。发现W、Mo等中高温元素主要在西南方向深部部位富集, Ag、Zn等低温元素浓集中心为东北方向浅部,成矿元素Cu异常反应矿体分布位置,可以推测热液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上运移,预测深部矿体向西南方向分布,为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信息,也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二维制图的数据和图形为基础,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各类地质图件的任意剖切,使得工程地质制图的速度和质量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同时,也为设计专业提供了一个三维设计平台。该项目在多个水电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下的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获取厘米级分辨率三维可视化空间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测量、城市应急、公用设施普查、智能交通、铁路测量、地理信息服务等领域。本项目属于地球科学中的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自动控制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0.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三维的"虚拟矿山",可以直观地显示矿井地质情况和巷道分布情况,便于相关人员进行交互式的观察、分析和设计.本文介绍了视景建模技术及其几种实现方法,对矿井规划的可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维仿真系统是将虚拟仿真、航空航天遥感、现代高新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相结合,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再利用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和实地数字照片作为真实的纹理贴图,非常真实地展现出城市现状和未来规划。该课题针对重庆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高层建筑密集等特点,开展城市三维建模规范、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集成、海量三维数据存储和快速显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在针对山地城市规划管理特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成果在示范应用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沿海地区为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但由于地势低平,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是中国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由全球海平面上升和区域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已成为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地下水资源优化采灌和地面沉降系统防治,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对相对海平面上升进行战略和政策研究,可以有效地实现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地质数字博物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大学地质数字博物馆的构成,展示了在管理系统开发、元数据和实体数据建设、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以及数据共享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地质博物馆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球的一个分支三维可视化与构造应力场分析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最新进展,综合了广义三棱柱体元、不规则三角形面元的优势,形成了一套三维建模的开发模式.应用方面利用ANSYS软件强大的建模和分析功能,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和应力场分析,在国内外建模和应力场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研究与建设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许多学科领域中使用可持续发展数据的增加,社会对这种数据和信息的依赖性正在提高。由于投入、管理、科研体制以及历史渊源等原因,我国的数据信息掌握在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土壤环境监管信息系统以山西省土壤质量数据和污染源信息为基础,综合应用数据库、GIS、网络技术,根据土地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并初步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模型对各类用途的土壤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实现依据风险等级分级管理;建立了集数据储存、数据分类管理、数据检索、数据系统应用、数据运算分析和相关信息发布功能的为山西省土壤环境的管理、预警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监管系统,为土壤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科学高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简称GIS)是对具有空间位置含义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这些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基础之上 ,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 ,利用理论、技术、应用密切结合的综合优势 ,逐步形成的新兴科学技术领域。自从 196 2年加拿大科学家RogerTomlinson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并领导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anadag…  相似文献   

18.
在Tcl/TK编程环境下,利用VTK图形函数库,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桥梁结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模型可视化、数据录入、信息查询、数据修改和报表打印等功能,为桥梁管理部门提供了先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既能用于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还能为桥梁管理部门起到辅助决策作用,在桥梁的可视化管理方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享有盛誉的专业从事3S(GIS,RS,GPS)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大力推广国际知名的PCI遥感软件到中国市场开始,东方泰坦公司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空间信息处理的全面解决方案.2001年,泰坦公司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ITAN空间信息处理软件,该系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泰坦地理信息系统TITAN GIS、泰坦遥感图像处理系统TITAN Image、泰坦网络服务平台TITAN Web GIS Server、泰坦三维模拟浏览软件TITAN 3D Cruise、泰坦三维建模软件TITAN 3DM、泰坦扫描矢量化软件TITAN ScanIn、泰坦车辆监控系统TITAN GPS和TITAN for Oracle Spatial TOSA,是技术起点高、算法新颖、功能齐全、灵活方便、专业性强的新一代地学综合资讯软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现状,分析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三维点云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在水利工程的应用研究。Dynascan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采用移动测量平台,将激光扫描仪装在测量工具车/船上,以QINSy软件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核心,再集成导航系统(GPS+INS),在车/船前行的过程中高速采集3D数据,并且实时显示。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快速信息采集的特点,建立水利工程的三维空间信息库;利用三维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结合已建数据库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估计突发事件的规模及危害程度,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