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颖 《海峡科学》2023,(4):74-77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改革。当前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科学事业单位作为落实赋权工作及推动成果转化的责任主体,尚无成熟完善的转化机制、模式和管理方案等可借鉴。该文从组织架构、内部管理制度、科研管理系统、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管理进行研究,以期提高科学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内部管理水平,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
陈苑 《今日科技》2023,(1):16-17
<正>成果转化,“浙”里先行。作为全省域的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浙江继2021年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后,如何持续推进改革、为全国探路?2022年以来,浙江省科技厅一体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数字化改革,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构建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以“先用后转”“以需定转”“安心促转”“要素跟转”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和资源要素向山区26县和中小企业“下沉”转移,加快缩小“技术差距”“科技鸿沟”,为推进“两个先行”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改革被列入全省共同富裕“1+5+n”重大改革,已经连续两次获省共富办“五星”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正当性与必要性1.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由提供劳动报酬与设备的单位享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因此,造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缺乏关注度,出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允许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职务发明的收益,提升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是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  相似文献   

4.
<正>机器人采摘茶叶、“跑道”养鱼、蚕宝宝养在数字化工厂、茶树有了全基因组高密度SNP芯片……这些富含科技元素的农业生产画面越来越多地展现在浙江大地上。回望2022年,浙江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向科技要空间、向机械要效益,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力支撑粮食增产、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打造农业科创高地。  相似文献   

5.
“三个合力”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以后,政府职化的转变,将要求科技成果管理和推广工作进行适应性改革。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是动力机制和竟争机制在起作用。因此,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力学原理”是3个合力的结果。即成果产业者的推...  相似文献   

6.
陈苑 《今日科技》2023,(3):38-39
<正>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优势互补、深化产学研合作?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要素向山区26县和中小企业集聚?近年来,浙江以先行的使命和担当,发挥“闯”和“创”的改革精神,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构建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以“先用后转”“以需定转”“要素跟转”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22,(2):49-56
“双一流”建设大学是我国高水平大学的代表,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因此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这两个时期“双一流”建设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进行测量和动态监测,考察“双一流”建设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现实情况。结果显示,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双一流”建设大学科技转化效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所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存在不足,尤其是实际收入数明显不足,未能充分体现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很多科技成果没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为助推杭州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滨江区以“强需求、优服务、促交易”为导向,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科技成果转化指数领跑全省。近日,《2022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发布,其中包括创新研发、成果产出、成果交易、转化绩效4个分指数。杭州高新区(滨江)在2021年全省县(市、区)平均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和4个分指数中均位列第一,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总指数得分2972.84,在88个县(市、区)中遥遥领跑。以产业需求导向高质量保证成果转化源头供给集聚面向产业的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平台操作培训会近日在杭州举行,全省11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区)科技局、高校院所、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共1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平台是全国首个多主体、多环节、交互式的全流程电子化技术交易平台.该平台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三改联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数字化改革)为支撑,通过再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务流程、完善政策机制、重塑工作体系,将平台打造成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窗口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平台,有力推动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平台自7月底上线试运行以来,已汇集249项科技成果、242项技术需求,入驻了26家服务机构,科技成果成交金额815万元.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将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巨人”变为直接、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当人们开始对它逐渐认知,并愈加重视之时,我,们也才真正理解了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含义。上个世纪末,对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初具雏形的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这一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正为补齐科技创新短板,近年来镇海区通过全面建设市场化科技市场、高效对接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提供精准化科技服务,不断深化科技市场省级试点,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足""效率不高""环境不佳"难题,实现了该区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并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镇海科技市场作为浙江科技大市场宁波分市场,是宁波唯一列入省科技大市场试点的县市区级科技市场,已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19项,转化  相似文献   

12.
“激活成果源头,支持技术创新;活跃资本市场,推进共同发展。”成立于一九九八年六月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是上海市政府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而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工作载体,加速进程“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经济》2000,13(4):7-10,14
南京市首先提出的“官、产、学 (研 )”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已实施四年多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了许多尝试 ,并取得初步成效。“官、产、学 (研 )”是指政府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介入 ,产、学(研 )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和实践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在国内具有创新、领先地位。1 “官、产、学 (研 )”机制的特征1 1 “官、产、学 (研 )”机制中政府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到协调、保证作用“官、产、学 (研 )”机制始终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 ,把抓…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为科技成果转化"松绑"加力,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这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所在。在2015年2月25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这是时隔19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迎来的首次修订审议。  相似文献   

15.
经国务院学位办同意,福建农林大学今年将开设“科技成果转化与持续发展”研究方向的博士生试点班,主要面向为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做出成绩的有关人士招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博士生。  相似文献   

16.
上海加速新一轮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号角”已经吹响。为营造更宽松、更优惠、更富活力的成果转化“沃土”,全面增强本市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确保成果顺利“落地”,市政府结合最近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和本市“十八条”一年来的实施情况,于今年6月9日又推出了在原“十八条”基础上经过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州直的重要过『程,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然而企业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制度先行,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效应显著。2020年,上海持续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导向,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特别试点",疏通了科技成果"供应侧"渠道,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转化活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浙江部分城市的调研,建立民间资本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之间的对接机制需要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对中试(小试)环节的投入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对民间资本家的科技知识教育,并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为载体,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将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义乌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推动“两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梯队。义乌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扣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出台“1+X”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