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是“关于宗教、宗教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境界,把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世界宗教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农民问题当作根本问题,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石、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等一系列非凡的观点,并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首要出发点,在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教育改造农民等方面采取了适合国情的方针政策,从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的主要功绩在于: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之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外来新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在新文化阵营内部爆发的一次触及时代焦点问题的论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审视"问题与主义"之争,论争双方共识大干分歧。这次论争不仅最早提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而且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论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农民观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依据,结合中国的实际而形成的,其中包括农民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利益及农民教育等方面,它不仅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而且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构学术化与宏观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当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是这种学术化和宏观化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创新。从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纲领,再到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党的理论建设历程,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是在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中国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和世界文化有益成果中丰富和发展的。这一党的理论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决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村发展理论是其根本理论基础,直接理论来源则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全面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历史进程,有助于总结其中的经验启示: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要前提,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产业基础,以农民积极性为根本动力,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本载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样板,既尊重现代化一般规律、借鉴人类普遍文明、提供全球治理方案,也是依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独有标识的现代化。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与苏联模式失败教训的结晶;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原则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继承下形成的基本形态;从实践逻辑来看,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问题导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四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沿着"马克思主义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逻辑进路,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摹写——建构——运用的过程。其实质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逻辑发展过程。这条与"实践——理论——实践"道路相悖的道路选择既有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面,但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