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几种野生报春花的光合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析昆明室外栽培3年生的几种野生报春花光合作用特性.光补偿点(μmol·m-2·s-1)以被灯台报春最高(28),其余3种相近且较低(8~15).光饱和点以四季报春最低(80),其光合速率也最低,2种灯台报春的光饱和点(500)和光合速率均最高,灰岩报春居中.光合作用CO2补偿点(μmol·mol-1),灰岩报春54,桔红灯台报春64,粉被灯台报春69,四季报春80.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前者的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后者的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中午到下午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阻力增大,但17:00以后则主要是羧化阻力增大所造成.光合速率主要与叶片水分导性、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和胞间CO2浓度及气压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和长瓣兜兰(P.dianthum)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特性,为其种质资源保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种兜兰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含量,比较3种兜兰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带叶兜兰和长瓣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2.719 μmol·m-2·s-1、1.836 μmol·m-2·s-1、2.015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分别为578.74 μmol·m-2·s-1 、467.72 μmol·m-2·s-1、481.25 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分别为15.65 μmol·m-2·s-1、12.79 μmol·m-2·s-1、10.34 μmol·m-2·s-1,是典型的阴生植物。硬叶兜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均显著高于长瓣兜兰和带叶兜兰(P<0.05),硬叶兜兰对CO2的利用能力更强。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表现为硬叶兜兰(58.13)>长瓣兜兰(55.12)>带叶兜兰(51.88)。3种兜兰属植物的光合能力较弱,对光的利用范围狭窄,在引种栽培时应注意增加荫蔽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主要研究铁-草酸盐络合物光解法处理含染料废水,其中包括反应体系pH值(X1)、染料起始质量浓度(X2)、加入草酸钠的浓度(X3)、加入硝酸铁的浓度(X4)、处理温度(X5)、处理时间(X6)等条件对光解法处理含染料废水的色度除去率的影响,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固相反应与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u1-xMnx)CrO2 (0≤x≤6 at%) 和 Cu(Cr1-yMny)O2 (0≤y≤6 at%)两个系列的纳米粉体.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3R-CuCrO2铜铁矿单相结构.晶格膨胀说明Mn离子已分别固溶到(Cu1-xMnx)CrO2的Cu亚晶格中和Cu(Cr1-yMny)O2的Cr亚晶格中,这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B位Mn掺杂样品具有室温铁磁性,磁性源于Cr3+-Mn3+离子对间以空穴为媒介的双交换相互作用.CuMO2(M=Cr,Mn)铜铁矿纳米粉体的饱和磁化强度比文献值高出约一个数量级,并随着Mn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共同影响:M-M离子对数目、M-M离子间距及空穴浓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具有V(x,t)=f1(t)x+f2(t)x2形式的外部势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单一孤立子解.结果表明:当孤立子的中心满足带有势V(x,t)的牛顿方程,孤立子的内部结构由"体固定"坐标系决定.孤立子的结构与f1(t)无关.若f2(t)与t无关,孤立子是固定的.原则上,若f2(t)剧烈变化,则孤立子将扩散.但数值计算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孤立子还是经得起f2(t)的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极危植物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以贵州地宝兰成年盆栽植株为材料,通过人工遮阴的方法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处理(8%、20%、45%和100%自然光照),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光合-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20%、45%和10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而8%光照强度下的Pn呈“单峰”型曲线,20%光照强度下的日均Pn值最高,为(1.922±0.453) μmol·m-2·s-1;(2)贵州地宝兰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在20%光照强度下最高,在此光照强度下的光合能力最强;(3)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0在100%光照强度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10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遭受了严重的光抑制;(4)叶片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b)]含量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Car/Chl (a+b)呈相反趋势;(5) 2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株高、基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最大,8%光照强度下次之,100%光照强度下最低。研究表明,贵州地宝兰对不同光环境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20%光照强度最适宜其生长;在迁地保护中,可选择相对开阔且具有一定遮阴效果的环境进行苗木种植;在种群恢复过程中,可适当间伐上层乔灌木,增加林下透光率,提高贵州地宝兰的生长速度,促进其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B3P86方法,在Dunning的相关一致基组cc-PVTZ水平上,对铝氢化物Al2Hn(n=1~6)团簇的可能几何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出最稳定构型的几何参数、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光谱等性质参数,并给出了最稳定结构的总能量(ET)、结合能(EBT)、平均结合能(Eav)、电离势(EIP)、能隙(Eg)、费米能级(EF)和氢原子差分吸附能(Ediff)等.结果表明铝氢化物团簇基态稳定结构的电子态分别为:n为奇数为2A,n为偶数为1A;由于Al原子属于缺电子原子,能与等电子原子H化合,通过氢桥键形成含多中心键的氢化物,本文优化计算发现,铝氢化物团簇最稳定的构型中都存在氢桥键,这是铝氢化物的奇异结构特征.最后分析铝氢化物团簇的平均结合能、电离势、能隙和费米能级等动力学和红外光谱特性,说明Al2Hn(n=1~6)团簇中Al2H6最稳定,H-Al桥键键长比端键更长,最强峰红外光谱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喜阴植物对马耳蕨成熟孢子为材料,研究了对马耳蕨配子体发育4个阶段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从孢子萌发到原叶体阶段,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0)、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及光化学萃灭系数(qP)均与发育进程极显著正相关(p<0.001),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与发育进程负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对马耳蕨配子体发育不同阶段荧光特性存在异质性,配子体随发育进程光能转化效率逐渐提高,光合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光合特性,探寻适宜的混交林优势树种,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黄河三角洲盐碱地6种常见树木(桑树、刺槐、白蜡、苦楝、杨树和国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及气孔导度。结果表明:6种树木4项指标峰值大部分出现在10:00和14:00;杨树和国槐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桑树的蒸腾速率为双峰曲线,其余树种四项指标为单峰曲线;影响6种树木光合速率的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气孔导度,而蒸腾速率则是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杨树、国槐和刺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值较高,相较于其它树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0.
秦惠珍  邹蓉  韦霄  柴胜丰  唐凤鸾 《广西科学》2023,30(6):1171-1179
为探明最适宜栽培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i)的光强,采用人工遮阴方法研究不同光强处理(RI 10、RI 30和RI 50)对其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对白花兜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thetic rate,Pn)日变化影响基本一致,Pn均随着时间递进而降低,白花兜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12:00之前,不同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气孔因素对RI 1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影响较大。RI 3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日均值最大且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E),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处理,是白花兜兰生长的最适光强。白花兜兰为阴生植物,RI 5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叶绿素易受损。经过2个月遮阴处理后,白花兜兰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在RI 30光强处理下最大。因此,人工栽培白花兜兰时应进行适当遮阴处理,其最适宜栽培的光强为750 μmol·m-2·s-1,约为自然光强(2 500 μmol·m-2·s-1)的30%。  相似文献   

11.
库布其沙漠几种植物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北缘试验地4种沙生植物(沙米、苦豆子、油蒿、沙柳)连体叶片的光合、蒸腾速率及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沙柳和沙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而且沙米对高温、低湿和强光的耐受性比其他3种植物强;气孔的开张程度与湿度的关系更密切,且叶内外水气压差是气孔导度变化的主导因子;4种植物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沙米的蒸腾速率要高于其他3种植物,属于高蒸腾植物;苦豆子水分利用效率较低,沙米居中,油蒿和沙柳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油蒿和沙柳在该地区生产力较高;油蒿对干旱环境的反应要比其他3种植物敏感.  相似文献   

12.
以沙坡头人工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为研究对象,针对水分是沙坡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的现实,对混播油蒿、柠条种间竞争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于优化防护林的布置格局,建立相对稳定的防风固沙人工群落,具有现实意义;对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合理规划设计防护林,稳定人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间锦鸡儿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确认了中间锦鸡儿的学名应为Caragana davazamcli Sancz.,而C. intermedia Kuang et H. C. Fu, C. erenensis Liou f., C. korshinskill Kom. var. davazamcii(Sancz.)Yakovl.和C. korshinskii Kom. var. ordosica Yakovl.均为其异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甜瓜壮龄叶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土壤水分胁迫下,气孔因素是导致甜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使甜瓜叶肉光合能力降低,引起胞间CO2积累,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同步下降.在土壤湿度极低时,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助于诱导气孔开张.土壤水分充足时,过高的空气湿度导致甜瓜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叶肉细胞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降低.甜瓜生产中土壤湿度应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空气湿度宜控制在70%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马鹿花光合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空气相对湿度RH、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叶温Tl、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水汽压亏缺VPD等主要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马鹿花光合作用和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鹿花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前后和16:00前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在16:00达到峰值;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双峰型,上午高于下午.PnPARTaRH的响应程度不同,但均达到显著水平.马鹿花各参数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随着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净光合速率升高,且影响马鹿花Pn下降的因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6.
蓖麻杂交种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田栽培的347×2129、转1645×1987、27×2129、转4号×1987、转1号×2129、转2号×2129六个蓖麻材料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供试材料都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蓖麻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有效辐射强度PAR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早上8:00就开始下降.材料347×2129、27×2129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株丛的水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对风沙侵蚀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毛乌素沙地中,呈星散分布。有的中间锦鸡儿株丛与沙篙(Artemisia ordosica)、羊柴(Agriophlla squarroaum)等组成独特的沙地群落。本文着重研究了中间锦鸡儿株丛的水分关系:(1)中间锦鸡儿叶片的蒸腾速率。通常在上午10时和下午2时左右有峰值,中午时蒸腾速率稍有降低。早晨或阴天,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老茎叶片的蒸腾速率小于幼茎叶片;但在光照强,气温高的条件下,幼茎叶片的蒸腾速率小于老茎叶片。这意味着幼茎叶片比老茎叶片有较强的控制蒸腾失水的能力。(2)一个占地70-80m~2的中间锦鸡儿株丛的日蒸腾失水量达53kg(0.7mm),其中从老茎叶片腾掉的水分约占3/4。这是因为老茎叶量为幼茎叶量的3倍。(3)在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通常生长在水势较高的(-0.42MPa)沙土中,却处在水势很低的(-109.20MPa)大气环境中。因此,中间锦鸡儿可从沙土中获得良好的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18.
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北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以宁夏盐池退化沙地种植不同密度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用稀释平板法对3种不同密度柠条林及对照(封育沙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随着人工柠条林密度的增加,土壤肥力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样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柠条林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665丛/hm^2,2490丛/hm^2,3330丛/hm^2,封育沙地,且4种类型的微生物群落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细菌数量与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的质量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总钾的质量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放线菌数量与总氯的质量含量极显著相关.可为在退化沙地改良过程中大面积营造柠条灌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群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柳、油蒿、杨柴和柠条的自然地理分布、生境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进行主分量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它们划分为1个落叶灌木植物功能型和3个落叶灌木植物功能亚型:柠条为旱生落叶灌木植物功能亚型;油蒿和杨柴为旱中生落叶灌木植物功能亚型;沙柳为中生落叶灌木植物功能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北方干旱半干旱城市公园绿地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颗粒物浓度,并评价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影响,为北方城市居民选择游憩时间及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7—8月,同步观测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5种植被结构及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颗粒物浓度,分析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基本呈“V”形变化特征,空气颗粒物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早晨,最低值出现在下午;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均高于对照点,且复层植被结构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要高于单层植被结构,不同植被结构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调控存在着削减和集聚并存的效应;气象因子是影响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因素,风速与空气负离子浓度间显著负相关,温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浓度间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TSP和PM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露点温度与PM2.5和PM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间显著负相关。【结论】复层植被结构较单层植被结构对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更加显著的作用,疏密适当的植被对减少空气颗粒物浓度起到积极作用;依据观测结果,建议城市周边居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最佳时间选择在9:00—10:00和14:00—1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