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资源丰富,综合开发内在潜力大,发展的景十分广阔。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近1/4左右。2005年玉米播种面积273万公顷,总产1380万吨,约占全省粮豆总产量的40%以上,最高达46%,可见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玉米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由于旱灾发生频率高,受害面积广,减产幅度大,特别是春旱、春夏连旱严重,致使玉米产量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79-80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1500多种,年发生面积达4.67亿hm^2,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已造成严重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木霉生物杀菌剂是我国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应用普遍的活体生物农药之一。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等课题支持下,在木霉菌生物防治作物病害和修复环境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耕地面积日趋减少情况下,大力发展超级稻,实现三系杂交稻向超级稻的历史性转变以及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是改善粮食供求格局,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从2005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推广种植超级稻,既可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解决人增地减矛盾,腾出面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浙优1号”超级稻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符合中央的稳定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的要求,发展种植“中浙优1号”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的国家863计划“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2003AA131020)研究,旨在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国家级农情业务化监测系统,实现全国范围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面积、长势、灾害、产量和草地资源等农情信息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大约为22556万公顷,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统计显示,1991~2001年世界小麦平均总产量为5.27亿吨,占谷物总量的28.48%,世界小麦主要集中在亚洲、俄罗斯、北美和欧洲;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大、产量高的国家,种植面积高达3000万公顷,占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的13.3%.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商品粮外调量均占全国首位。保障粮食安全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除了保障足够的耕地面积之外,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小麦新品种选育的科研团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江西省4个种植面积超700万亩的作物之一,也是江西第一大油料作物。发展冬季油菜生产,一直是江西冬季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对于确保食用油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乃至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油菜种植面积呈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3,(3):32-33
<正>那么同样是种植水稻,为什么我国不主推泰国香米这样的优质稻种而是种植我们自身的杂交水稻呢?水稻是中国人的传统主粮,几千年来其地位一直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由此可见,水稻对于中华民族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吃过中国水稻的人们都知道,虽然我们的水稻产量非常之高,但是与进口的泰国香米等这些似乎口感上差了一些。那么同样是种植水稻,为什么我国不主推泰国香米这样的优质稻种而是种植我们自身的杂交水稻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辣椒“三系”育种技术已在菜椒上采用,而在干制辣椒上许多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我国加入“世贸”以后,干制羊角椒的种植区域越来越广,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出口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全国种植出口型羊角椒的有山东、河北、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年产辣椒干50万吨左右,多数用于出口创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干制辣椒产区主要生产羊角椒、  相似文献   

10.
樊钰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F0002-F0002
玉米是我国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增加、土地面积减少、不确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的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优化粮食的品种,提高单产成为每个国家都不敢忽略的问题.2010年12月22日,刚刚结束的中央家村工作会议也指出力促增收惠民生,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而这也是未来"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4):61-61
尽管黑龙江省奶牛存栏不断增长,但奶牛生产水平还较低,优质饲草、饲料供应不足,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缺乏。具有“牧草之王”的苜蓿,将成为重要补充蛋白质的饲料作物。而苜蓿种植面积发展不起来,主要是缺乏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苜蓿品种及良种,加之黑龙江省草畜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64-65
云南是我国地震频度高发地区,历史上地震灾害严重,机场不仅要在平时发挥重要作用,确保昆明新机场工程自身结构安全和重要仪器设备不遭受地震破坏,对于地震后机场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批准新建的大型机场,国家重点工程。航站楼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地下三层,南北长855.1米,东西宽1131.8米,总建筑面积约54.83万平米,是目前单体面积居国内首位的航站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的秸秆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的农作物种类有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料作物、棉花和甘蔗。根据我国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水域多、气温高,适合水稻、甘蔗、油料等农作物生产,北方地区四季温差大,适合玉米、豆类和兽类作物生长,故播种面积火于其他地区。小麦在我国各地区都普遍种植,播种面积以华中、华东地区最多;棉花产地主要是华东和华中地区,其次是华北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72-73
江苏粮食作物生产稻麦两熟为主体,其中,麦类种植面积334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3350万亩。稻麦两熟制面积2800万亩。全年秸秆量4000万吨,秸秆利用率不到40%,大部分麦秸秆被废弃和焚烧,浪费资源,并造成大气、水体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农家肥少有积制,更难以下田,对化学肥料依赖程度日益加重,农田质量降低。再则由于麦秸还田利用对稻田耕整、水稻栽插带来许多困难,麦秸还田稻作技术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57-60
1立项背景和总体思路1.1立项背景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但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耕地面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4个连年减少”,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四川水稻生产还受不良光温条件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欧盟委员会将在几个月后批准一种转基因抗虫害玉米进行商业种植,但这一举措遭到19个国家的反对。批评人士指出改造农作物的基因是在生产"弗兰肯斯泰因式的食品",将破坏大自  相似文献   

17.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由于其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易成活、用途广,杨树一直是我国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用材的重要树种之一.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4年~1998年)统计,全国林分总面积12919.94万公顷,其中杨树林分面积为628.4万公顷,超过了世界其它国家杨树人工林的总和.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缺口进一步加大,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加上国家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杨树种植面积在全国造林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杨树研究也十分活跃,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1999,(17):47-48
一、主要技术内容 我国种植烟草面积很大,中上等级的烟厂制备香烟为国家增税和创汇.由于地理环境、种植技术等原因,每年有一定数量的低等级的烟草烟厂不收购.烟农对这些废烟草既不能烧又不能作肥料,成为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10-10,11
四川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超过中国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甘薯产量的总和。但长期以来,四川甘薯育种偏重于产量的增加,不重视以提高淀粉含量为核心的品质改良,致使四川省甘薯其淀粉含量只有12%~15%,缺乏适用于淀粉和酒精加工的高淀粉专用品种已成为制约四川省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8):64-64,67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世界小麦主产国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方面,早已实行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近些年来,我国在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先后育成并推广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但由于产量潜力偏低及各种配套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在我国一些麦产区已出现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下降趋势,而高产质差小麦种植面积却出现逐年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