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伊朗北部地区的23种蜂虻(双翅目Diptera:蜂虻科Bombyliidae),包含5亚科11属:Usiinae亚科(3属5种),Phthiriinae亚科(1属2种),Toxophorinae亚科(2属6种),Heterotropinae亚科(单个种)和Bombyliinae亚科(4属9种)。  相似文献   

2.
报道福建省漳州市萤科昆虫2亚科8属16种,包括熠萤亚科(Luciolinae)的棘手萤属(Abscondita Ballantyne,LambkinFu) 3种,水萤属(Aquatica FuBallantyne) 2种,脉翅萤属(Curtos Motschulsky) 3种,熠萤属(Luciola Laporte s. str.) 3种,突尾熠萤属(Pygoluciola Wittmer) 1种;以及萤亚科(Lampyrinae)的短角窗萤属(Diaphanes Motchulsky) 1种,扁萤属(Lamprigera Motschulsky) 1种,窗萤属(Pyrocoelia Gorham) 2种。其中福建分布新纪录2属5种。2新纪录属是扁萤属(Lamprigera Motschulsky)和突尾熠萤属(Pygoluciola Wittmer); 5新纪录种是:雷氏萤(Aquatica leii Fu and Ballantyne),黄头脉翅萤(Curtos fulvocapitalis JengSat8),拟纹萤(Luciola curtithorax Pic),三节熠萤(Luciola trilucida Jeng,Yang and Lai)和穹宇萤(Pygoluciola qingyu Fu and Ballantyne)。福建省目前已发现萤科昆虫共计3亚科12属31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蚂蚁名录——猛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中国已知蚁科猛蚁型亚科群Poneromorph Subfamilies名录,共记载该类群4亚科22属142种8亚种2变种,其中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 4属13种,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 1属7种,猛蚁亚科Ponerinae种类最多,有14属112种8亚种2变种,卷尾猛蚁亚科Proceratiinae 3属10种。给出各种的中文名、拉丁名和详细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武夷科学》2019,(2):135-141
记述了伊朗茧蜂科Braconidae 4个亚科,臂茧蜂亚科Brachistinae(2属4种)、茧蜂亚科Braconinae(7属9种)、甲腹茧蜂亚科Cheloninae(3属6种)和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 (3属6种)的25种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伊朗Semnan省的姬蜂科昆虫区系,采集和鉴定了Alomyinae亚科(1种)、Anomaloninae亚科(1种)、Cremastinae亚科(1种)、Cryptinae亚科(5种)、Ctenopelmatinae亚科(2种)、Ichneumoninae亚科(5种)、Phuridinae亚科(1种)、Tersilochinae亚科(1种)和Tryphoninae亚科(4种)的21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灵芝科物种多样性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滇黔桂灵芝科有80种和变种,隶属于4属。滇黔桂灵芝科的优势属是灵芝属,有61种和变种,占中国灵芝科种类的57 5%,其次假芝属17种和变种,占16 0%,鸡冠孢芝属和网孢芝属各为1种,各占0 9%。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 广布成分(7 5%),2 热带成分(28 8%),3 热带亚洲成分(12 5%),4 东亚成分(3 7%),5 中国特有成分(47 5%)。表明了滇黔桂灵芝科真菌是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47 5%)。  相似文献   

7.
王治国 《河南科学》2006,24(1):44-51
报道河南蝉科昆虫29种,棣属3亚科,18属.其中河南新记录1亚科6属,10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伊朗不同地区鞘翅目吉丁虫科昆虫(Buprestidae)的一些种类和分布.共采集和鉴定吉丁虫科昆虫18种,隶属4亚科(Buprestinae,Chrysochroinae,Julodinae,Polycestinae)6属(Agrilus,Anthaxia,Psiloptera,Julodis,Acmaeodera,Acmaeoderella),并报道了部分种类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9.
摇蚊科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现行分为11亚科.本文整理了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摇蚊科中的9亚科(不含智利摇蚊亚科和乌桑巴摇蚊亚科),除前寡角摇蚊亚科外,其余均为单系;直突摇蚊亚科与摇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寡脉摇蚊亚科与长足摇蚊亚科为姊妹群.在摇蚊亚科中,摇蚊族(Chironomini)、长跗摇蚊族(Tanytarsini)都是单系群.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18SrDNA和28SrDNA适合研究从界到科所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部分类群可以进行属间分析;CAD基因能较好地解决从亚科到属之间各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ITS和EF-1α可以解决种或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COⅠ和COⅡ适合研究属、种及种以下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较高的阶元如族间、亚科以及科的系统发育关系;16SrDNA适用于种、属阶元水平的系统学研究,但不适用于种内;Cytb适合研究种内到种间甚至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0.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经鉴定该区本次调查发现食蚜蝇科昆虫3亚科11族47属107种,其中管蚜蝇亚科6族16属37种,巢穴蚜蝇亚科1族1属1种,食蚜蝇亚科4族30属69种,其中毛斑胸蚜蝇Spilomyia manicata(Rondani,1865)首次在中国记录,山西省新记录种64种,未定种7种。通过本次调查,使山西省食蚜蝇科昆虫的种类记录达到159种。基于100种已知种类和47属的资料分析,发现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种类成分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要成分,单纯的古北区成分略优于单纯的东洋区成分;从属的分布看,多区属比例高达70.21%,单区属成分所占比例较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伊朗茧蜂科5种新记录及滑茧蜂亚科名录。总计记述伊朗分布的该亚科单一属——滑茧蜂属(Homolobus Frster)的4种,并报道了它们的寄主记录,比较了它们在伊朗和世界的分布。同时,报道了伊朗分布新记录的5种茧蜂,Blacus(Blacus)longipennis(Gravenhorst,1809)(蠢茧蜂亚科Blacinae),Neoneurus auctus(Thomson,1895)(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Macrocentrus kurnakovi Tobias,1976(长体茧蜂亚科Macrocentrinae),Apanteles impurus(Nees,1834)(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和Orgilus(Orgilus)similis Szépligeti,1896(怒茧蜂亚科Orgilinae)。  相似文献   

12.
中国蚁科昆虫名录——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中国蚁型亚科群(the formicomorph subfamilies)蚁亚科Formicinae已知蚁科昆虫3属86种7亚种,其中尖尾蚁属Acropyga6种,捷蚁属Anoplolepis 1种,弓背蚁属Camponotus 79种7亚种.给出各种的中文译名、拉丁学名和详细分布.对近年来分类地位发生变化、具...  相似文献   

13.
贵州生物研究所杨臣瑾同志委托我们鉴定一批采自梵净山的广翅目(Megaloptera)昆虫标本,经鉴定均为齿蛉科(Corydalidae),计4属5种,代表齿蛉亚科(Corydalinae)与鱼蛉亚科(Chauliodinae)两类。其中有3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下面加以简述,研究用的标本保存在贵州生物所。 1、越中巨齿蛉 Acanthacorydalis fruhstor feri Weele(贵州省新记录) 体长78mm;前翅长91mm,后翅长80mm。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伊朗北部Semnan省小蜂总科Chalcidoidea部分科的种类。总计采集鉴定了小蜂总科4科10种,含小蜂科Chalcididae 4种(Hockeria属,Chalcis属,Dirhinus属和Proconura属),姬小蜂科Eulophidae 2种(Chrysocharis属),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 2种(Eurytoma属和Tetramesa属),柄翅小蜂科Mymaridae 1种(Erythmelus属),巨胸小蜂科Perilampidae 1种(Chrysomalla属)。其中,小蜂科的Hockeria singularis Boucek为伊朗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鼎湖山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收藏了一定数量的昆虫标本,其中半翅目(Hemipteta)蝽科(Pentatomidae)昆虫标本,隶属于6亚科,40属,57种,内有4种为广东的新纪录,即翠蝽Anaca fasciata(Distant)、红绿岱蝽Dalpada pe-relegans Breddin、紫绿岱蝽Dalpada sp.、剑蝽Iphiarusa campacta(Distant),稻绿蝽Nezara viridula(Linnaeus)有3个型.上述标本均存于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室.鼎湖山蝽科昆虫除少数广布种外,大多属东洋区系.现将鼎湖山的蝽科昆虫名录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西凤蝶科和粉蝶科区系成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广西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广西农科院植保所、桂林叠彩山蝴蝶馆于1962年~1999年对广西蝶类昆虫进行调查和采集,共采集蝴蝶总科11科195属467种(含亚种),标本4万余号.经鉴定,其中凤蝶科(Papilionidae)有66种(含亚种),隶属2亚科18属;粉蝶科(Pieridae)44种(含亚种),隶属2亚科14属.凤蝶科(Papilionidae)中有9个亚种为广西新记录.作者依据这些已知种,探讨广西蝶类(凤蝶科和粉蝶科)的区系组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广西蝶类乃至昆虫区系的全貌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蜻蜓目COII全基因的非特异性引物,获得蜻科5亚科15属21种蜻蜓的21条COII基因全序列.采用Clustal X(1.8),MEGA 2.1,Phylip 3.6以及MrBayes 3.0等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显示,①蜻科COII的A+T含量非常低(69%),这与蜻蜓目是一比较原始类群的观点相一致;②蜻科COII全序列均含有2个半胱氨酸,这一点有别于其他类群;③各属内的种类基本聚在一起,大黄赤蜻与红蜻近缘而远离赤蜻属,褐蜻属与赤蜻属近缘,曲缘蜻亚科与赤蜻亚科近缘;④斜痣蜻亚科的进化速度相对较慢,蜻亚科与赤蜻亚科的进化速度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对中国土蜂科(Scoliidae)昆虫种类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方法]参考《动物学记录》(The Zoological Record)以及相关的种类记述文献,对土蜂科昆虫的系统地位、分类研究历史、生物学习性、经济意义等进行简述;同时整理土蜂科各属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类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目前土蜂科包括2个亚科2个族,共计44属560种220亚种,世界性分布,其中:1)分布于古北区的有12属66种39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11.78%,17.72%;2)分布于东洋区的有22属215种86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38.39%,39.09%;3)分布于澳洲区的有24属182种61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32.50%,27.72%;4)分布于非洲区的有18属146种41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26.07%,18.63%;5)分布于新北区的有7属22种4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3.92%,1.81%;6)分布于新热带区的有12属43种7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7.67%,3.18%.当前中国的土蜂科昆虫已知有12属53种22亚种.[结论]土蜂科昆虫在中国尚未被系统地调查研究,仍有部分土蜂种类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19.
以木灵藓科21属33种植物为内类群,以缩叶藓科(Ptycomitriaceae)、虎尾藓科(Hedwigiaceae)、树生藓科(Erpodiaceae)、蕨藓科(Pterobryaceae)、平藓科(Neckeriaceae)、蔓藓科(Meteoriaceae)、刺果藓科(Symphyodontaceae)、油藓科(Hookeri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金发藓科(Poltrichaceae)为外类群,以NADH脱氢酶亚基〖STBX〗5〖STB3〗基因、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A-Leu基因为分析指标,从Genbank获得它们的碱基序列,通过Clustalx对碱基比对,使用Winclada 软件对木灵藓科植物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显示: (1) 木灵藓科是一个明确的单系类群;(2) 支持将木灵藓科分为两个亚科: 木灵藓亚科(Orthotrichoideae)和蓑藓亚科(Macromitrioideae);(3) 马他属(Bryomaltaea)归为蓑藓亚科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伊朗北部Golestan省的食虫虻种类(双翅目:食虫虻科),总计调查鉴定了食虫虻科的10亚科(Apocleinae,Asilinae,Dasypogoninae,Brachyrhopalinae,Laphriinae,Laphystiinae,Leptogastrinae,Brachyrhopalinae,Stenopogoninae和Stichopogoninae)17属2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