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提出,海西区要"大力吸引台湾企业到海峡西岸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台资是祖国大陆各地招商引资争夺的焦点,如何再造厦门吸引台商投资的新优势,对当前和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厦门对台招商引资乃至厦门增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领先优势等工作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塑造政策优势;打通关节,发挥地缘优势;构筑人和,打造服务优势,使三者相结合,以产业优势为内涵,变区位优势为竞争优势,再创厦门吸引台资新优势。  相似文献   

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制定《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厦门,如何增创新优势,如何在海西建设中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也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关心的话题。诸项工作中,加大台湾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4.
台资企业进入广东省二十多年来,对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广东省引进的外资中,台资仅次于香港和维尔京群岛位于第三位。本文用数据说明了台资企业在广东省投资的背景和趋势,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吸引台资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历来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近二下年来.台商大批涌进厦门投资设厂,为厦门与台湾进行科技交流合作提供良机和条件。目前,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厦门与台湾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历子从华南(闽、粤)向全国扩散的过程。1990年以前,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由于这两个省与台湾的传统联系相当深厚,而且台资进入时往往与港资相结合,因此华南地区就成为台资进入内地的首选目标。1990年以后,由于台湾方面实行对外投资的“南下战略”以及中国大陆发生的“北京风波”影响,台资进入内地的势头稍有紧缩,但其增长率仍高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以经济促政治”对台工作方针,与时俱进做好对台经济和祖国统一工作,2003年上半年我们与清华大学台研所昆山研究中心、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市台办就昆山市民营中小企业与台资企业配套协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昆山市广大民营中小企业依托台资、外资聚集优势,搞好配套协作,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转移的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台湾向大陆的投资向纵深领域发展,产业投资方向发生转移。在区位投资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的台商投资大量流出,或西进或北上,迁往内陆、环渤海地区,寻找更优的投资环境、开拓更大的消费市场。针对此情况,本文就台资北移的态势,动因和效应进行分析,为日后吸引投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5,(7):13-13
合肥市在蜀山区着手筹建合肥台资工业园。6月上旬,有关单位及蜀山区负责人专程赴南昌、武汉、成都等地考察台投资园区以及台资企业建设情况,通过对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台资园区、武汉吴家山台资工业园和成都温江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等及台湾统一企业、东元集团、华诚电机等台资企业的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高校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体系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难以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为此,选取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为样本,对比调查了这两所高校专利状况,揭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校专利申请现状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于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校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台湾中小企业自身具备灵活与弹性的特质,能够适应各种内外经济环境,起着大企业所不能起的填补经济活动中的空缺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之间能自发形成各种协作关系,台湾行政当局加以有组织地推动经济合作,使中小企业始终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扶持中小企业,使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创造条件使厦门成为大陆最具规模的台湾水果中转站,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及履行对台使命面临的重要课题。台湾水果在厦门的经营已呈现常态化,但也应看到,台湾水果在厦门销售集散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扰,必须认真分析、思考。为此,必须提高有关部门和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的管理服务水平,围绕开拓内销市场,让入驻台商实实在在得到利益这根主线来推动台湾水果厦门中转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形成的原因,提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发展的建议: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通过改善金融服务、制定战略方案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湾学生陆陆续续来到大陆参加抗日斗争。考察他们来大陆的途径,有的直接从台湾来到大陆,有的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间接来到大陆。他们来大陆的特点:一是以抗日为目的;二是路上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拟就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进行分析,借鉴资本结构理论对其治理结构变迁进行解释,提出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是其治理结构演进的决定因素,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是改进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多发生于中小企业的“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小企业劳资关系冲突产生的原因,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方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公正的监察体制下,缓解劳资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WWZ(WANG WEI 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8.
日本科技创新体制依靠政府和聚集在大城市的传统财阀推动,科技风投市场极不活跃,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相比之下,美国科技创新体制依靠市场和分散在大批小村镇的新兴企业推动,科技风投市场非常活跃,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很强。借鉴美、日发展经验,我国需要在一批高度发达的小村镇实施知识经济“筑巢”工程,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1920年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两个共产主义政党--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台湾地区的台湾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下,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出现了相同的局面:左倾冒险者颠覆了党的领导层,迫使党采取激进、冒险、自杀式的活动,使党陷入覆灭的绝境。其结果是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走向不同的结局: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在命悬一线之际成功地召开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力量重新掌控了党的领导权,使党起死回生,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台湾共产党却不幸被敌人完全摧毁了。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党员素质、政策策略是决定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不同命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台湾历史人口的构成看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渊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历史人口的构成及迁移的过程分析表明:台湾早期住民的一部分为直达族,另一部分为南回族,他们与大陆古越族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大陆汉族人从唐代就有迁移台湾的文献记载,有确切记载的是从宋代开始不断移居台湾澎湖;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共出现了五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因此说,大陆与台湾有深厚的渊源关系,两岸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和同文同种的中华文化是潜移默化的纽带,是任何力量也难以割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