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毋庸置疑,全球电网发展的趋势一定是智能电网的方向,智能电网将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在于建设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备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这是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研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技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涵义出发讨论,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及特点,并对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智能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上。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对智能变电站的正常、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已经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基于此,来探讨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建立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电网系统意义重大。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组成具有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等特点,配置以高速的通信传输网络,自动的完成包括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在内的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智能变电站设备实现广泛的状态监测技术,使得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文中针对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监测技术,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现状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对变电站智能状态监测系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智能电网是我国的国家战略,目的是更加强韧的电网,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智能变电站是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节点,我国的变电站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化变电站,但是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一体化的GIS系统结合各种传感器系统,能够兼容虚拟发电站以及微网,并且能够远程的实时在线监控,能够在远程控制中心实施一定的控制和检修,而检修方式上也由传统的定期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为主。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IEC61850的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化变电站依靠其庞大的通信网络体系,不仅提升了站内设备间的互换性和互操作性,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但智能化变电站信息系统良好的开放性和统一报文也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旦通信系统的某个点出现了漏洞,整个系统都会存在被破坏的危险.因此,保障电力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非常重要.本文,笔者根据IEC6185的智能设备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期望为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智能电网理念逐渐形成,代表未来电网发展方向的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电网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电网智能化也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持续恶化,要改变这一现状,发展低碳经济是一条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可以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促进生态环境的改良,推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智能电网概述简单来说,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建立在双向的通信网络基础上,将高级测量体系、传感技术、通讯技术、高温超导技术和储能控制等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传统的物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管理对于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以当前阶段的技术水平来说,全部实现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仍然值得我们期待。在本文的研究中,重点对智能化发展体系下的变电站自动化管理的特点进行研究,从其演变过程出发,对当下方兴未艾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IEC61850对变电站智能化管理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电网运行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电网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多使用电力工程技术,使之与智能电网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介绍我国智能电网的特点。由于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经常使用到电力工程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煤矿开采逐渐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智能采矿技术现状和关键技术,针对现有的智能化水平不高、精确性低等问题,展望了智能开采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等电力各个环节的关键,也是智能电网进行电压变换和接收、分配电能的重要电力设施。实现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三流汇集,对于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设110KV智能变电站的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分析了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智能电网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电网将会给生活带来更清洁、更可靠的电力供应,美好的生活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电网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引领当前电网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的关系,最后分析了电力市场智能电网建设的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13.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电网是高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物联网是一种基于网络、数据、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将其与智能电网相结合不仅有效地整合了电力系统的设施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而且使得电力系统以安全、环保的方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文中从传感器网络应用与智能用电技术应用来说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阐述了物联网技术渗透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中,势必会对国家、社会以及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面临着全球变暖和大范围雾霾天气污染等严重环境压力,而我国电力供应中以烧煤为主的火电占了很大份额,因此在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压力下,建设智能化高效的电网迫在眉睫。2010年已经将建设智能电网提升至我国国家层面上的战略部署,意图在现有电力系统物理基础上大规模采用电子技术,起到传感、远程控制、通讯等作用,在电网的使用上实现深度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清洁化、高效化,突出经济性、高效性、安全性,能够实现更加强韧的电网,进一步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本文综述了智能电网的趋势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机器人巡检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能够解决变电站巡检任务的艰巨性、重复性和高风险所带来的大部分问题。但是,由于作业现场的复杂环境及天气变化、巡检对象的多样性等原因,要求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作业能力和作业范围覆盖变电站巡检任务的所有方面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检测变电站设备状态以及弥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作业范围不足的新型智能传感器,并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现有变电站状态检测系统和新型智能传感器进行协同和信息融合,构建了变电站智能化人工智能巡检体系。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是一项新兴的电力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系统运行高效和兼容性好等优点,代表着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对智能电网的体系架构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数字化电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系统失效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失效模型,该模型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故障树失效模型,进行了变电站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通信网络失效分析,应用这些通信系统失效模型分析方法可以实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失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为二次设备失效风险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关系到国计民生。为实现电力工业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建立智能电网以及合理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至关重要。一、智能电网的概念与特点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社会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大、现代电网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观点的提出,人们对电力安全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智能配电网应运而生。一、智能配电网概述智能配电网主要是通过分布式智能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对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电力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电气自动化实现了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等功能,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近年来,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散监控系统、变电站以及电网调度中。随着电力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的作用将更加明显,电力互感器、电力一次设备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文章分析了电气自动化的设计要求、构成以及作用等,并对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