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玉竹1a根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不同种栽直径、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与株高、平均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最佳密度是10cm"30cm,1a生玉竹根茎产量达到667m2为2332.8kg;种栽直径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呈正相关,种栽直径1.1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为0.1653kg,是种栽直径0.2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0.1005kg的1.64倍,增加产量幅度达64.5%,因此,瘦弱细小的根茎不宜留种;播种深度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种栽播种深度为6cm是最佳播种深度,其根茎产量比播种深度14cm的增产111.2%,比播种深度10cm的增产44.2%,比播种深度2cm的增产36.1%。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不同降解渗水地膜对马铃薯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宜甘肃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渗水膜.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渗水膜、普通渗水膜、普通黑膜、降解膜、露地的折合产量为2 627.1 kg/hm-2、2 572.7 kg/hm-2、2 510.3 kg/hm-2、2 417.4 kg/hm-2、2 155.6 kg/hm-2;全生物降解渗水膜与普通渗水膜均较对照组普通黑膜增产116.7 kg/hm-2、62.3 kg/hm-2,增幅分别为5%、2%.全生物降解渗水膜与普通渗水膜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8.6 kg/mm·hm-2、8.3 kg/mm·hm-2,均高于对照普通黑膜.且单株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率也高,适宜在庄浪县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辽地区主要蓖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通辽地区不同时期育成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9个蓖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矮秆杂交种中aLmAB5/091078产量最高,为3289.97kg/hm^2;高秆杂交种中通蓖9号产量最高,为2526.03kg/hm^2;高秆常规种中哲蓖4号产量最高,为1877.90kg/hm^2.蓖麻产量构成因素为:株数、单株蒴果数、每果籽粒数、百粒重;蓖麻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为:蒴果数、单果粒数、百粒重.经通径分析,蓖麻单株产量性状中,单株粒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主茎果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次之.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密度与施肥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吉育35在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降低.施氮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施氮对单株荚重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百粒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后降,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为220000株·hm-2、施氮量为9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不同,保温保湿保肥的作用不相同,对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比露地栽培生育期长9d。(2)地膜不同,辣椒农艺性状不同,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株高高16.1cm,分枝数多12.5个,单株结果数多41.2个;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株高高13cm,分枝数多10个,单株结果数多32.1个;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比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株高高3.1cm,分枝数多2.5个,单株结果数多9.1个;果长、果实横径、单果鲜重、单果干重等经济性状露地栽培略优于地膜覆盖栽培。(3)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与露地栽培相比,667m。分别增产27.25%、22.070/0,净产值分别增加31.3%、24.720/0,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对象,从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增施氮、钾肥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适宜移栽秧龄为35 d左右,最晚不宜超过40 d.在35 d秧龄移栽时产量最高,可达8910 kg.hm-2,且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在施纯氮(N):210.0 kg.hm-2、钾肥(K2O5):112.5 kg.hm-2时,已能满足生长需求.超秧龄条件下增施氮、钾肥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但每穗实粒数下降,产量仍表现为减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氮沉降增加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试验设计为5种处理,分别为N0(0kg.hm-2.a-1)、N1(60kg.hm-2.a-1)、N2(120kg.hm-2.a-1)、N3(240kg.hm-2.a-1)、Nr(氮沉降恢复),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尿素[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3年的处理后发现,氮沉降导致土壤速效元素总量的淋失,0~20cm土层中的速效元素对氮沉降的反应要比20~60cm土层更为敏感,且其速效元素的淋失与沉降时间呈正相关,而20~60cm土层还未出现一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吴清毅  陈卓 《遵义科技》2007,35(3):18-19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施肥水平,喷施神露2号可改善番茄经济性状,平均单果重增加5.2g,单株穗果数增加2.8个,产量增加786.5kg/667m62,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陈卓  吴清毅 《遵义科技》2006,34(6):31-3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神露2号可改善辣椒生物学性状。在同一施肥水平下,单株挂数增加5.8个,单果重增加2.9g,产量增加343.4kg/667m^2,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产量最低为92760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于其它处理较差,说明施肥具有提高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作用;处理4(T4)(N 450kg.hm-2;P2O5315kg.hm-2;K2O 225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较好,但通过将其产量102975 kg.hm-2与处理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 150kg.hm-2)111360 kg.ha-2和处理5(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产量111450 kg.hm-2相对比,说明处理4的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同时也说明了外在的生物学性状在施肥过量情况下并不与产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净增收分析T4亏损2339yuan hm-2,而T5净增收2480yuanhm-2。因此,在覆膜滴灌条件下选择T5的施肥配比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既经济又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1.
经兔口腔气管插管导管型号和置入深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兔口腔气管插管应用气管导管的型号和置入深度。方法  5 0只体重 1 8— 3 5kg兔按体重分为4组 :A组 :1 8— 2 2kg ;B组 :2 2— 2 4kg ;C组 :2 4— 3 0kg;D组 :3 0— 3 5kg。麻醉后 ,经兔口腔盲探插入气管导管 ,接呼吸机机械通气。通过监测呼吸道压力 (PAW)、胸廓起伏程度、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粗细及置入深度是否合理。术后解剖兔呼吸道 ,测量其长度和气管内径。结果 A、B、C、D组置入气管导管型号分别为 3 0、3 0或3 5、3 5、4 0 ;深度分别为 11— 12cm、12cm、13cm、13— 14cm。结论 对体重 1 8— 3.5kg的兔行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型号约为 :(体重kg - 2 2 ) +3;置入深度约为 12 5cm± 1 5cm。  相似文献   

12.
以来源于泰国的药用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inn.)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种子萌发和栽培试验研究。种子萌发试验在15C恒温、25C恒温、15C/25C变温(15C8h,25C16h)3种温度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对比两种试验;栽培密度试验设20cm×30cm,30cm×40cm,40cm×50cm3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重复;施肥对比试验设每公顷施复合肥Okg(对照)、450kg,675kg,900kg,4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罗勒种子在3种温度条件下均可萌发,以15C/25C的变温处理萌发效果最好;不同栽培密度对罗勒的生长有显著影响,20cm×30cm密度条件下每公顷的鲜重产量和干重产量的平均值最大;施肥能够明显促进罗勒的高和冠幅生长,以每公顷施用复合肥675kg效果最佳,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达611g和111g。栽培过程中罗勒病虫害出现少,是一种易于栽培和管理的品种,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青花菜的10叶期开始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磷酸二氢钾,青花菜产量较对照明显增加,其中喷施浓渡为0.3%时花球直径最大(14.17cm),产量最高(25835.13kg/hm^2),增产率最高(50.13%)。经方差分析,0.3%的磷酸二氢钾处理与对照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青花菜品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喷施0.3%磷酸二氢钾时,青花菜花蕾中Vc、钙、镁、磷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生姜取样调查,测量了产量及有关的9个农艺性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剔除了对产量无显著线性效应的性状,得到了生姜单株分枝数、叶面积、根鲜重、姜球数对产量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对入选因素的通径分析,明确了各农艺性状对产量构成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叶面积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分枝数,再次为根鲜重,姜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个常用自选和引入的玉米自交系进行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到正向极显著吐丝期、株高、穗行数、单株叶片数、单株产量的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宜早代选择;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较其余性状高,获得的遗传增量大,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以及它们所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都较高,通过这3个性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20个常用自选和引入的玉米自交系进行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到正向极显著; 吐丝期、株高、穗行数、单株叶片数、单株产量的遗传力较高, 受环境影响小, 宜早代选择; 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较其余性状高, 获得的遗传增量大, 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 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以及它们所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都较高, 通过这3 个性状的间接选择或者综合选择, 都将会提高单株产量的遗传增量, 达到增加自交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给青海省现有小麦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信息,对61份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穗长平均为10.8 m、千粒重平均为37.9 g、穗粒重平均为2.2 g、稀穗(平均10 cm19.4个)的高杆(平均株高104.6 cm)中熟(平均生育期112.0 d)品种。主成分分析显示的4个主成分(产量因子、穗密度因子、粒数因子、粒重因子)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9.37%,可作为亲本选择的依据。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聚为高产类和密穗类两类,其遗传距离的远近与育种单位和育成地点无必然联系,而引进品种和含有较多地方品种遗传信息的品种与当地育成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远。总体看来,青海省春小麦育种经历了起步、密穗育种、高产育种和品质育种四个阶段,使品种逐步由密穗型向高产型演化,再由高产型向优质型演化,其中,1994年是高产育种的顶峰时期,2001年以后进入品质育种期。  相似文献   

18.
海滨锦葵数量性状的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海滨锦葵的9个数量性状(产量、株高、地径、分枝数、百粒重、种子数、发芽率、蛋白质和粗脂肪)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海滨锦葵自然生长群体急需改良,单系产量问存在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98.44%);(2)产量与地径和分枝数间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r=0.788和0.709),粗脂肪、株高与产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380和0.279);蛋白质、粗脂肪与地径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308和0.342);(3)9个数量性状可归纳为4个主成分(产量因子、株高因子、百粒重因子和品质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7.176%,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优质高产的海滨锦葵单系则可先选择大地径、多分枝的组合,结合选择多种子的后代材料,最后选育品质较好的优良单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