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为上海师范大学首批4个学术创新团队之一,该学术创新团队依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团队负责人杨仲南教授,团队成员有肖明教授、郭水良教授、董彦君教授和杨晓彤副教授,分别负责创新团队的5个学术方向:模式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生态与进化功能基因组学、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产物的立用研究,该创新团队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以乙引教授领衔的贵师大杜鹃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高山杜鹃花研究,团队将独具优势和特色的杜鹃资源价值最大化挖掘和利用,硕果累累。贵州师范大学高山杜鹃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以乙引教授领衔的教育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为依托,利用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平台条件为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LED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青睐的灯源类型,相比较传统白炽灯泡性能更卓越,使用寿命更持久。不过在白色发光的LED灯源的荧光体采用了稀土元素,主要功能是将LED芯片发射出更长的光波,从而使灯泡散出可全光谱的可见光。而稀土的开采和加工是相当危险的,目前是国际上唯一一个提供可观数量的国家,导致稀土的价格攀升,为此来自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Jing Li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为LED灯源成功找到了替代解决方案。科研团队从非常廉价和丰富的碘化  相似文献   

4.
<正>有"磁王"之称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在现代高科技领域被广泛应用,从口袋里的手机、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仪到汽车、飞机,都离不开这种磁性优异的神奇材料。人均钕铁硼用量已经成为评价一国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严密团队,基于晶界组织重构技术研发了一系列钕铁硼新材料和相关制备技术,有力促进了浙江省稀土永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  相似文献   

5.
日前,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等40多位国外专家和100多位国内专家参加会议。西北大学"草原主要毒害草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团队受邀参加会议。会议授予史志诚教授终身成就奖、尉亚辉教授特别贡献奖。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就全球有毒植物研究进展,有毒植物天然毒素及其系统影响,有毒植物的药用价值与产业开发,有毒植物的生物学、毒理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有毒植物中毒与毒草灾害的防控等内容展  相似文献   

6.
河海大学继刘汉龙教授和余钟波教授分别领衔的两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之后,又新增一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在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2年度"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中,河海大学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会超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申报的"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团队入选,成为河海大学第三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7.
稀土在农作物中吸收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农作物中5个稀土元素(La、Ce、Nd、Y、Gd)的含量分布以及单一稀土的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农作物吸收稀土的能力与土壤可给稀土量呈正相关,植物体各部位稀土含量分布一般为根>叶>茎>果实;单一稀土在根部的分布特征是La>Ce>Nd>Y>Gd,在叶,茎,果实的分布特征是Ce>La>Nd>Y>Gd,说明轻稀土较重稀土易被植物吸收;植物在生长不同期吸收稀土的能力大小为:幼苗期>分枝期>成熟期.总之,稀土元素在植物中不易迁移,主要集中在根部,果实中含量甚微.  相似文献   

8.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2,(4):76-77
<正>科学家从琥珀中发现绽放一亿年的现存最古老花朵2月1日,青岛科技大学王硕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发表了封面论文《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起源于中生代鼠李科植物具原位花粉的完整花朵化石,为东南亚地区早期有花植物演化与板块运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9.
正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较广等特点。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俊彪教授团队围绕柔性AMOLED显示关键技术,在高性能氧化物TFT材料与薄膜制备技术、柔性AMOLED显示集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自主开发了高性能稀土掺杂氧化物半导体材料,获得了高迁移率和稳定的TFT阵列背板,实现了TFT阵列背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汕头挂牌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吸引了内地和香港的众多高端研发团队,共同组成实验室建设的"梦之队"。其中中山大学阵容鼎盛,有三个研发团队参与实验室建设。他们分别是毛宗万教授"生物与医药无机化学团队",童叶翔教授"电化学团队"和陈水挟教授"环境材料创新团队",他们的研发成果既有前瞻性,又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经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由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匡廷云院士领衔,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董鸣教授、林荣呈研究员、黄善金研究员参与,依托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匡廷云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第六批"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的进站成员为金则新教授、李钧敏教授等19人。匡廷云院士专家团队与省重点实验室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于2012年获得了国家基金委资助  相似文献   

12.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李存雄,孟德斌我国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贵州的稀土储量也居全国各省前列。如何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是目前紧迫的研究任务。稀土农用是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1]。稀土及其配合物对植物的作用机理,虽然还没有弄清其全部过程,但是,它对植物...  相似文献   

13.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是细胞色素C的水解产物,它保留了细胞色素C肽链的11个氨基酸残基和血红素活性中心[2].由于它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又与三大植物细胞保护酶之一的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因此可以被用来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稀土元素广泛的开发利用,稀土进入环境中的数量急剧增加.外源稀土进入环境以后必然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说明稀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因而稀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稀土农用必须关注的重点.本文从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稀土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为合理的施用稀土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教授带团队在西湖区创业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授带团队在西湖区范围内注册并创办企业,企业的税收在西湖区属地征收。一、西湖区教授带团队创业现状西湖区共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拥有浙大科技园、  相似文献   

16.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西安交通大学2个教学团队榜上有名,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这2个团队分别是电气学院王兆安教授作为带头人的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教学团队和理学院马知恩教授作为带头人的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中国     
<正>高度统一的胚胎干细胞可3D打印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的研究团队用基于3D打印的方法制造出三维网格结构以生长胚体,这种胚体被证明较有活力,能够快速自我修复,还能保持变成任意类型细胞的多潜能性。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制造》杂志上。植物乙烯信号"开关"找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红卫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了由EIN2蛋白调控的新的乙烯信号转导机制。应用该成果,将可以人为控制乙烯信号"开关",让植物抵御各种环境威胁或延迟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稀土催化剂基础研究被列为国家科学基金化学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我校为专题承担单位,我校化学系刘景福教授为这个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本项目是根据国内外催化剂研究、开发的实际情况选定的。在稀土催化剂方面将选择有确定结构、并且颇有应用前景的稀土化合物为催化剂,重点对:(1)稀土复合氧化物;(2)稀土杂多酸(盐),(3)稀土配合物和(4)稀土有机化合物等四类含稀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创新团队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二批学术创新团队之一.团队负责人为杨海峰教授,团队成员有任天瑞教授、贾能勤教授、金荣华副教授、刘国华副教授和李辉副教授,分别负责创新团队的4个学术方向:有机不对称催化合成、高分子化学与有机农药学、生物有机分子纳米分离技术、有机分析.该创新团队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星系形成和演化”是当今天体物理的主攻方向,上海师范大学“星系形成和演化”创新团队依托上海市“星系与宇宙学半解析研究重点实验室”,团队负责人为束成钢教授,团队成员包括黄家声教授(哈佛-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罗智坚副教授、傅莉萍副教授、陈建珍副教授.团队成员都具有在欧美进行科研工作的背景.该创新团队的工作方针是: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规划,立足于观测事实,围绕国家大科学工程科学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在本学科主流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